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考研偵查專業

考研偵查專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還不錯。

隨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發展,偵查學的發展經歷了曲折而輝煌的歷程。綜上所述,中南政法大學1948早期到1958時期是偵查學醞釀的初期。1958到1970是壹個逐漸發展的時期;湖北財經學院1971到1977期間停滯。1978到1980是恢復發展期;1980是快速發展期。

壹、醞釀期:1948-1958。

團隊建設

1948年8月,中原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同誌在河南寶豐正式宣布成立中原大學,任命範文瀾同誌為校長,潘子年同誌為副校長。除了河南大學轉來的部分學生,其余來自招生。這時,張嘉同誌(出生於7月31,1926,河南省人)進入中原大學壹三隊學習,後留校工作。1948 65438+2月中原大學遷至開封。1949 5-8月搬到武漢。

1952年9月,張嘉同誌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第三期研究生班,師從前蘇聯著名刑偵專家、莫斯科大學犯罪對策系主任科爾金教授,成為我國較早系統學習和研究前蘇聯刑偵理論的中國青年學者。

1953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以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主體,合並湖南大學、中山大學、廣西大學政治系、法律系,組建中南政法學院,隸屬司法部。李伯釗是總裁,林山是黨委書記和副總裁。當時沒有系,學院直屬有刑法學教研室,分為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刑事偵察三個教研組(在定稿的題目中,“偵察”壹詞仍引自原文,下同)。

(2)教學工作

1954年招收第壹批本科學生,包括鄭昌濟、王等100余人。這些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大多成為單位的骨幹力量,為當時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政治鞏固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1956,張嘉同誌人大研究生班畢業,返校。他首次為54級本科生開設司法鑒定課程。他根據前蘇聯的刑事對策體系,結合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經歷,編寫了壹份講稿,發給學員們。該體系分為技術、措施、方法三個部分,學時* * 120,跨越兩個學期。同時邀請李道全(湖北省公安廳法醫)、黃(後為同濟醫科大學法醫學教授)講授法醫學,範同誌擔任實驗者。

二、逐步發展期:1958-1970。

團隊建設

65438-0958年,湖北省接收教育部、司法部移交的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與中南政法幹部學院、武漢大學法律系合並,組建省屬湖北大學。校長由湖北省副省長孟,黨委書記朱浩天,分管此項工作的副校長擔任。

當時的第壹大系是法律系,下設司法鑒定教研室,下設司法鑒定和刑事訴訟兩個教研室。授課老師分別是張嘉、、(畢業於北京政法學院,師從前蘇聯專家褚貢諾夫刑事訴訟專業)、洪漢波(調離武漢大學法律系,師從前蘇聯刑偵專家柯爾金壹年)、黃(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許6。

(2)教學工作

法律系* * *在校生1500多人,是當時國內規模較大、影響較大的法律系。司法鑒定教研組承擔偵查學、法醫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首先,在1958,為55級本科生開設了司法鑒定學課程。當時,教研組借鑒前蘇聯的課程體系,結合國家司法實踐經驗和自身研究成果,組織教研室教師編寫了《司法鑒定》教材作為合訂本。該制度仍分為技術、措施、方法三部分,但許多內容更貼近當時的司法實踐,更具指導性。當時和實踐部門關系不錯。公安機關遇到疑難案件,經常請張嘉同誌等師生幫助分析研究。正是在這種結合下,許多疑難案件得以解決。我們的學生經常在實習部門實習。從65438年到0958年,張家同誌深入實際部門,親自查閱卷宗、檔案,克服重重困難,編輯了《刑事案件匯編》,20多萬字,分殺人、盜竊、搶劫、放火、強奸等。,並以保密資料的形式分發給學生,每人壹份,極大地促進了偵查教學。

1959在合編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組織教師編寫了《偵察》、《現場勘查》、《痕跡檢驗》、《文件檢驗》、《刑事攝影》五個分冊。此時的內容和體系更加完善,講課更有針對性,為學生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60年,根據當時的政治形勢,為加強指導思想教育,重新編寫了合訂本,分為治安基礎理論、發展歷史、技術、措施、方法五個部分,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基礎理論、體系和內容,促進了當時的偵查研究。該合訂本壹直使用到1970。在基本原則上,強調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日常工作與破案戰役相結合的原則。

此時的實驗室建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配備了各種長短槍,還有各種痕跡物證陳列室,可以做物證、痕跡、書證等多種實驗。

停滯期:1970―1977。

在“文化大革命”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氣氛中,高等教育的園地成了壹片廢墟。湖北大學被迫撤銷,縮編為湖北財經學院,是當時全國原18財經類院校中僅存的“壹所半”。學校設有政法系(由中南政法大學政治學系和法律系合並而成),骨幹教師仍堅守教學崗位。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張嘉同誌仍然在1973給司法幹訓班的學員講授了實地考察,並在1974編著了8萬多字的《實地考察》單行本,作為幹訓班的教材,印數千冊。但由於當時的整體社會形勢,偵查教學和科研無法正常開展,處於停滯階段。

四、恢復發展期:1978-1980。

團隊建設

1978年1月,學校更名為湖北財經大學,恢復四年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成為文革後最早恢復本科和研究生招生的高等院校之壹。次年1月,學校領導體制發生變化,由財政部領導。從此,學校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當時在法律系設立了刑偵教研室,由張嘉同誌任教研室主任,師資力量大大充實。1978,王萬成同誌調任法醫教師,韓紹奎同誌、李應存同誌在19865438陸續調任任教,王彥嶺、劉書義同誌在1988調任物證技術教師。

(2)教學工作

首先為78級本科生開設了壹門公安業務課。張家和丁煥春自己編寫教材,名為《公安業務講座》。課程共240學時,分兩個學期講授。張家同誌參與編寫了1982司法部編寫的《刑事偵查》教材,這是恢復高考以來司法部編寫的第壹本偵查教材,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動詞 (verb的縮寫)快速發展期:1980至今。

20世紀80年代後期,偵查學科得到發展,成為公安學科建設的重點。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加強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壹是團隊建設。通過深造,培養了壹批有潛力的教學和科研骨幹。其間,在張佳、範、楊、李建勛的帶領下,刑偵教研室的力量不斷壯大,教師人數壹度達到13人:張佳、、、、王萬成、範、、李建勛、孔明、、李金文、張遠煌、朱景平。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增加偵查實驗室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提高實驗室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三是教材建設。張嘉先生在1980-1981期間,負責法律出版社1982版《刑事偵查》中“現場勘查”壹章的編寫工作。這本由周英德教授主編的權威教材,是新中國第壹本公開出版的全國高校刑偵教材,已列入國家教委組織的高校文科教材編寫計劃。該教材匯集了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偵查學專家,構建了中國當代偵查學的基本體系和框架,代表了當時偵查學的最高研究水平,在中國法學界和偵查學界產生了廣泛而持續的影響。1990 5月,由刑偵部先生主編,李建勛、張為副主編的新編《刑事偵查》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改革開放後中南政法大學自主編寫的第壹本偵查學教材。它壹方面吸收和繼承了刑事偵查部門前輩的理論研究成果,另壹方面在理論體系和內容上有所創新,為新時期偵查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5年7月,隨著公安行政法學專業班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南政法大學決定將刑事偵查教研室、行政法學教研室從法律系中分離出來,設立公安行政法學系。方教授任系主任,李建勛(兼刑偵教研室主任)、張、楊、關寶英等先後任副主任。偵查學科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在教材建設方面,李建勛承擔了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主編的《高等學校法學教材》“現場調查”和“爆炸案件調查”兩章的編寫任務。該教材由法律出版社1996出版,在全國法學界和偵查界產生了較大影響,也說明我們在現場勘查領域壹直保持著壹定的理論優勢。專著方面,王君平於6月1997出版了《司法接入技術》,提升了司法接入的理論研究水平。張在巴黎第十大學刑法與犯罪學研究所學習後,於1998年6月發表了《現代犯罪學基本問題》,以專著形式對犯罪學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深化我國犯罪原因理論研究做出了貢獻。

1999年8月,行政法學專業回到原中南政法大學法律系,公安系正式成立。以楊為主任,李建勛、為副主任,偵查學科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2000年5月,中南政法大學與中南財經大學合並組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中南政法大學公安系升格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安學院,成為全國第壹所教育部直屬公安院校。楊任總裁,張任黨委書記,任副總裁,黃樹春、王平任黨委副書記。公安學院的成立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兩年的發展,刑偵教研室現有教師中,碩士以上學歷教師比例達到87%,副教授、教授職稱教師比例達到57%。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科學,形成了學科建設梯隊。依托師資力量,2002年8月,刑法學學科(研究生)獲批成立。本學科導師組主任為張,成員為楊、。2003年6月,第壹次招生。為了進壹步加強偵查學科的技術力量,學院於2002年7月成立了物證技術教研室。與此同時,高校不斷加大對刑偵實驗室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投入,刑偵實驗室是偵查學的重要發展力量。經過長期努力,司法部於2003年3月批準成立了中南地區第壹家綜合性司法鑒定機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隸屬於公安學院,以張為主任,李、劉為副主任。

為促進國內外偵查領域的學術交流,提高學術知名度,2000年5月,公安學院組織召開了“全國公安理論與公安教育學術研討會”,邀請了我國公安領域的48位知名學者、理論家、教育家與會,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術研討。緊接著,2002年10月24-26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主辦,公安學院承辦,福特基金會資助的“警察學國際研討會”召開,邀請了來自白俄羅斯、美國、英國、中國大陸、港澳地區的70多位專家學者,就偵查學科的幾個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兩次會議為中國偵查學科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提供了壹個極好的平臺,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受到了學術界的好評。在科研方面,張在《現代犯罪學基本問題》出版後,於2001年出版了《犯罪學原理》壹書,對犯罪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作了較為系統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2年6月5日至10月38日,楊、主編的《偵查學》出版發行。這部教材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偵查學的研究成果,將偵查學的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實踐經驗有機統壹,強調體例和內容的創新,促進了偵查學科的發展。其後,楊的《偵查前沿研究》、的《證人偵查理論與應用技術》和的《證券欺詐犯罪偵查》,是偵查學科不斷發展的重要標誌。

  • 上一篇:會計中編制者和審計者的規則是什麽?
  • 下一篇:美國旅遊業的收獲,美國旅遊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