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希
最近我們小區和學校刮起了壹股“垃圾分類”風,身邊壹下子出現了四種垃圾桶:綠色、藍色、灰色、紅色。壹開始我對這四種垃圾桶完全不感興趣,但是隨著學校、社區、電視的宣傳,我越來越感受到垃圾分類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
我們家就是其中之壹。我們家產生最多的垃圾是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種類的垃圾。所以我們家有三種垃圾桶,是我和我媽用廢油漆桶做的。平時我們把家裏用的紙巾、食品包裝袋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扔進灰色的桶裏,喝完的礦泉水瓶、易拉罐、紙板等可回收的垃圾扔進藍色的桶裏,菜葉、剩菜剩飯。我是家裏的“環衛工”。每天我都會把垃圾扛到樓下,扔到小區裏相應的垃圾桶裏。那時候,我還會看到壹些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他們也會把垃圾放進垃圾桶。看來大家都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環境屬於每個人,地球屬於每個人,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只要每個人都能養成分類的好習慣,我相信我們的環境會更幹凈,天空會更藍,空氣會更清新。
偏激
妳知道我們縣每天產生多少生活垃圾嗎?對此,我走訪了環衛所,了解到我縣每天產生的垃圾量是85噸,壹年就是31.025噸。別說我不知道,說出來很震撼!看來環衛工人太辛苦了,每天處理這麽多垃圾不容易。
生活垃圾可分為兩類:壹類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剩菜、蔬菜皮等。另壹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橡膠、玻璃、金屬等。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通過中和處理和回收利用,減少汙染,節約資源。目前我縣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是先收集,再轉運,再運到尖山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而且我們縣投資4000多萬元在金溪上坑新建了壹個垃圾填埋場。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這不僅是環衛部門的工作,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因此,我建議:
大量宣傳,提高民眾素質,強化環保意識。
二、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定期定點投放。
第三,盡量不用塑料袋,用籃子買菜。出去吃飯,少用壹次性食物。
第四,進行廢物回收。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拾荒者,雖然他們的形象有損市容,但他們對垃圾的分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家園會更加美麗。
提索
星期六,我在公園裏散步,發現公園裏有成堆的垃圾。冰淇淋袋、傳單、飲料瓶等等隨處可見,美麗的公園變得不再美麗。這讓我陷入了沈思。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另壹方面,環保卻不容樂觀。我們經常可以在街上看到人們扔掉垃圾,隨地吐痰口香糖,在電線桿上張貼亂七八糟的廣告。事實上,當我們扔掉這塊垃圾時,它正在摧毀養育了我們幾千年的地球母親!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對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生活中,人們根本不把樹當回事。大面積的樹木被砍伐,制造美好的生活用品卻不知道大地母親的痛苦!人們無意識地破壞自然,使許多小動物無家可歸,瀕臨滅絕。渾濁的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料總能讓城市天空煙霧彌漫,這些都是破壞自然。自然也憤怒回應。我們經常可以從電視上聽到關於自然災害的報道:洪水沖垮了美麗的家園;沙塵暴和臺風越來越多,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這和其他現象不得不讓人深思!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另壹個與環保相關的問題是“節能”,兩者相輔相成。從網上看到再生紙國際回收標準是壹半,而在我們國家只有十分之壹慘。差別真大!如果我們能增強這些環保和節能意識,那麽我們就不會到處亂扔垃圾,我們會回收垃圾。這樣既環保又節能。為什麽不呢?關鍵是這壹切都要靠我們每個人從壹點壹滴做起。比如不使用木頭做的壹次性筷子,這樣會減少砍伐樹木;買菜的時候用布袋或者籃子,這樣我們就不會再看到塑料袋滿天飛;扔垃圾時,垃圾要分類,能回收的要放入可回收箱,讓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應該有節能和環保的意識。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從童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保護人類地球盡壹點綿薄之力。讓我們少扔垃圾,節約能源,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