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漢代獄卒高俊斌。
4.清代東北的參政政策--廖曉卿。
6 .論中國古代流放的進化史——梅湘華。
7.古代詩人姜夔反映了宋代樂論的發展——李善。
9.“太空”氣象科技思想初探--查慶齡、張軍。
10再論李世民篡改國史——黨斌。
12蘇軾在楊文華黃州的文學創作。
13宋代酷刑及其在審判中的作用——李超
15明清以來徽州宗族對宗教的態度——陶。
16從拙政園看明代蘇州園林建築設計——張如新顧靖
中國古代優先購買權制度探析。
19秦漢時期“重農抑商”政策分析——王娟。
21獲得能源和總督的擴張與人權在同壹時間-張繼。
■以史為鑒
22司馬遷政治思想體系的淵源——楊銀行。
24明清時期的集體審判制度-黃* * *-周星。
25宋代“律師”的出現及其原因——李·。
27 .清代中國國際私法研究-王曉嬌。
28.大運河與唐代沿海城市經濟發展研究——田、李
30清代民間繼承人繼承情況分析-呂寬慶。
32.唐代審級管轄制度-馮勇。
33辛亥革命準備時期“派滿”思潮探析——列夫·於春陽。
清末民國第三次學制改革對現代學校體育影響的研究--侯寬與李丹。
36從清代民事訴訟疑難案件看訴訟制度——馮
38.清代衛生防疫體系初探-駱曉琳段華清黎小雯。
39清初刑事訴訟及其意義——張張
41商鞅關於法治、廉政建設和道德教育的觀點和措施——王琦。
42.從洪的請願書看的人口學概念。
■歷史爭論
44清代教育家林辦學之道考辨--董卿。
45多元主義在清代蒙古立法中的體現和作用是精致的——賀文齋王芳。
47.陸《春秋》樂論與《文心雕龍·繁》文學樞紐的關系研究。
宋代國子監的教育傳播作用及影響。
50李鴻章對晚清洋務運動的歷史影響和愛國實踐——王林、郭誌
51論秦律中的婚姻解除條件-王鄧春靜
53.宋代王贏賒銷制度的法律特征。
54先秦文學對陶淵明詩歌創作影響的考證——張曉霞。
56秦公子有幾個人是被秦二世殺死的?—————————————王小雲何潤坤
57明代工商業的發展與民法的發展——許陳靈生。
59.唐代田瑞芳音樂繁榮的內在動因探析。
60.宋與吐蕃茶葉貿易原因的歷史考察--陳賢明與趙瑞華。
62.明代戲曲音樂創作的民間研究-馮葉。
63蜀漢末年重要的政治侍郎——馬姜維的功過是非。
■檔案解讀
65從蘇軾的禪學歷程看其文人畫美學思想與實踐——張平
66董仲舒《春秋大判》與漢代家族制度考證——袁金勇唐建華
68元代審判案件的管轄制度-李玉娥,趙勇。
69從“阿雲大牢”看宋代法制——吳敏。
71張財政改革對明代稅收的影響-馮。
72抗金英雄楊再興的民族氣節對大宋軍魂——金英、李林艷的影響。
74.甲午戰爭中著名的海軍將領鄧世昌--宋蘇民的抗日愛國事跡。
75談宋太宗對音樂發展的作用和貢獻——譚薇。
77.儒學在漢代的表現及影響。
78.宋代教育學科體系研究-呂敏康伯翰。
梨園創始人李隆基浪漫皇帝王芳的音樂人生。
81神醫華佗與高效祛病強身的五禽戲——朱與。
83 "跨國驢友"鼻祖張騫下西洋的歷史意義--賈。
■歷史考證
84馬球對唐代體育繁榮的內在價值-孫玉寧。
86“猴子”孫魯堂的武術經歷和名氣——劉永濤。
87竇爾敦對武術本質的詮釋——宋·華政。
論晚明袁宏道的“姬友”觀——王晶、徐娜
90唐太宗-辛棄疾時期中央官學的教育特點及影響。
92丁發祥解讀武魂——宋曉瑜,蒙軍。
93.宋代新編輯兒童讀物《楊曉光》的調查與分析。
95“德”與“興”合壹——論詹甘泉對明代教育的影響。
96.從石刻史料看遼代婦女的佛教崇拜--呂。
98.翻譯把佛教納入了中國文化的歷史軌道。
99唐代對外貿易中的誠信思想-李。
101唐宋音樂對契丹民族音樂發展的影響——蔣
102舉重活動與古代武術體系的發展-劉維。
104小音樂教育思想-張敏。
■文史淵源
105淺析唐代酒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劉妍劉文。
107哲學智慧的佘翔和劉的國家公關-孟。
108董仲舒政治思想的核心——大壹統論——王海標孫敬
110王中全——黃梅王柯城,引八極拳入京的蒼南“神棍”。
111清末學前教育“寄養家庭”的意義與影響——陳曉鳳與錢
113漢代園林的景觀特色和歷史意義-張、王萬、張曉明
114西周陶器制作:超凡脫俗之美與黃。
116論慈禧的改革與保守主義——杜壹彤與劉澤宇。
117江南郵輪旅遊對地方發展的影響探討——江玉林
119北宋朝廷政治氣候下樂理與樂器體系的表現——唐洪娜。
120“孔融讓梨”政治生態觀念的演變——張永剛。
121戰國初年,魏文侯以用人為主——杜興華。
123宋代經濟中心南移的思考——楊國利。
■百家爭鳴
125“三點得失法”樂音數學定律及其影響——牛孟思
126“先秦第壹書生”——論戴震的“西學東漸”說——孫
128隋代吳曉紅宇文愷建築設計。
129清初顏元人才觀考辨--肖立新、牛微。
131東晉旅行家謝靈運的旅遊觀分析——賈。
132程顥對北宋明道先生——王元許文彬的啟蒙觀考證。
134後梁“鐵槍之王”王的史料價值——潘友蓮。
135漢文帝實行“德治、仁政”的政治原因——吳曉燕。
137從左的經濟活動看其經濟理念。
138從曹操的“求才令”——趙薇看其用人心理。
65,438+040元:論晚明樂評人沈德福——李船的成就與影響。
141王符的治道政治思想及其潛夫論中的烏托邦——黃春英
■文博考古
143昆曲鼻祖顧頡剛對昆曲的影響研究——熊有鈞。
144唐代“三絕”裴敏之劍鉤沈——徐利鋒。
146從《太和尹正譜-周偉》看明代雜劇曲譜理論的發展。
147明代中後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發展及影響-遼夏
149《古代計算機》珠算的起源、演變及其重要影響——範桂玲
150宋代“農商社會”的經濟特征——寧與範亞楠。
152隋唐賀拓《黃鐘壹宮》調——王
153獨特的明代木版年畫歷史概述——小。
155漢代武術練習射擊比賽對軍隊士兵的影響——常春芳
156宋代瓷器藝術的審美價值及其對後世的啟示-譚丹麗李萬康。
158從樂舞《破陣樂》——連玉珠看唐代音樂的發展。
159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的藝術風格——李征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