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勞動保障法包括哪些法律法規?

勞動保障法包括哪些法律法規?

1,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07年8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65438+2007年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年4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6年5月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 10 10月27日)。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1978年6月2日)。

國務院直轄市老弱病殘幹部安置暫行辦法(1978年6月2日)。

2.行政法規

國務院直轄市職工探親待遇規定(1981 3月14)。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88 7月21)。

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1989年9月30日)。

國務院直轄市職工工作時間規定(1995年3月25日)。

失業保險條例(1999 65438+10月22日)。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1999 65438+10月22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1999年9月28日)。

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2002年6月65438+10月1)。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4月27日)。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04年6月165438+10月65438+10月)。

《殘疾人就業條例》(2007年2月5日)。

國慶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65438+2007年2月65438+2007年4月)。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7年6月5438+2月65438+4月)。

3、* *中央和國務院文件。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壹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1997年7月16)。

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1998 12 14)。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年10月28日10)。

國務院直轄市關於進壹步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11.4,2005)。

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65438+2005年2月3日)。

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意見(2006年6月65438+10月365438+10月)。

《國務院關於建立中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7年7月1)。

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2007年7月10)。

國務院關於促進就業的通知(2008年2月3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實施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的意見(2000年5月20日)。

衛生部、財政部、農業部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6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配偶失業期間社會保險暫行辦法(65438+2003年2月25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2006年4月10)。

4.養老保險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65438+2004年10月6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1999年3月9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2006 54 38+0 654 38+2月22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通知(2007年6月5438+10月65438+8月)。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1997 65438+2月22日)。

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1992 1.3)。

5.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暫行辦法(1999年4月26日)。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1999 5月11)。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範圍管理暫行辦法(1999 . 5 . 12)。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意見(1999年6月30日)。

關於確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範圍和支付標準的意見(1999年6月30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管理的意見(2007年6月10號)。

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2年5月21)。

壹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障辦法(65438+21,2005年2月)。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2007年7月6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解決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2002年9月16號)。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指導意見(2003年5月26日)。

擴展數據:

勞動保障法主要由各種法律制度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利和勞動關系的正常運行,或實現勞動保障的社會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市場的歧視不可能自動消除,需要政府機制和法律機制的約束。因此,許多西方國家都建立了反對工資歧視的法律和制度,主要是“民權法”和“公平報酬法”。各國反歧視工資法的規定包括以下內容:

法律明確規定,任何雇主因某人的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原國籍而拒絕雇用或解雇某人,或在就業報酬、條件、期限和待遇方面歧視某人,都是非法的。

關於就業和勞動報酬歧視,國家鼓勵對非法雇主及其組織的歧視行為提起訴訟。

為主要受歧視群體制定特殊的法律保護。例如,各國制定了關於就業中種族和性別歧視的法律規定。例如,壹些國家的法律保護黑人和有色人種獲得就業和工作報酬的平等權利;許多國家為婦女就業提供特殊的法律保護。

主要內容是通過法律規定,對使用相同技術、在相同條件下工作的勞動者支付不同的工資是違法的。“相同的工作”是指具有相同的工作技能、努力程度和責任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勞動保障法

  • 上一篇:酒店管理失敗的原因
  • 下一篇:兩篇400多字的政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