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經驗
2014.12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
2013.1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2011.9至今,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2006年7月至2011.9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年8月-200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講師
主要學術職位
中國法學會法學會理事
《法律哲學和法律社會學論文》編輯(中國政法大學)
主要研究領域
司法原則、法律職業和權利理論(勞工權利)
教育和學術背景:
2011.5-2012.1威斯康星大學訪問學者
2010.5-2011.5耶魯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9.7-2010.7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分管科研和外事工作)
2009.11劍橋大學公法中心訪問學者
2008年2月-10最高人民法院掛職進修。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6年5月-9月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語言培訓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浙江大學法學院獲憲法學、行政法博士學位。
65438+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浙江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理論碩士學位。
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浙江大學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本科畢業。
主要學術交流經歷
2006年3月,臺灣省立大學在第六屆東亞法律哲學會議上做了主題演講。
2005年6月5日至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當代中國研究”研討會上的主旨演講。
2002年8月至9月,日本京都大學法律系交換生
主要教學和學術榮譽
2008年7月被上海交通大學授予“教學新秀”稱號。
2006年8月獲第八屆上海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主話題主持人
1.2007年5月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系――法律職業準入控制的視角》;
2.2007年起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不道德的德性:現代法律職業道德的困境與超越》。
3.2008年3月起主持上海市法學會項目“法律的本質與確定性——規制視角下的勞動權”。
4.2008年3月至5月主持完成上海市律師協會委托的項目《關於新律師法第八條實施細則的議案說明稿》。
5.2007年4月起主持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資助項目“法人參政——壹種超越專業主義的解讀”。
6.2004年主持並完成項目《法學學生與臺獨分子之間——臺灣省民進黨高層的法社會學考察》研究工作;
主要項目參與
1.2008年起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胡雲騰教授主持)子課題“和諧社會與司法改革研究”(朱勇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2.2008年起參與最高人民法院科研項目《司法成本與司法效率研究》的研究工作。
3.2004年起,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法治中國的捷徑與可能性》(孫笑俠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主要設計者、撰寫人。
4.2005年起參與司法部課題“司法推理與法官思維”的研究工作(鄭教授主持)。
5.2004-2005年參與浙江大學211教育項目“民營經濟與制度創新”子課題研究(孫笑俠教授主持)。
6.2002年至2005年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法治主題——中國法律職業形成研究”(孫笑俠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7.2002年參與國家臺辦“遏制臺獨影響的相關法律措施”項目研究工作。
8.2001至2003年參加司法部項目《法律職業的結構與法制建設》(葛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9.1999年5月至2000年11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行政違法”的研究工作(胡建渺教授主持)。
主要學術論文
1.《法律職業主義》,《法學研究》2005年第6期。
2.“這是壹個職業危機的時代嗎?——後職業化時期美國律師職業研究的理論總結,《中外法學》2004年第5期。
3.在法科學生與民進黨之間——臺灣省政治的社會學考察(第壹作者、第二作者為馮),載《法學》2005年第5期;本文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同名文章全文由《高全喜:大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4.論法律職業同源自治的條件(第二作者,第壹作者為孫笑俠),《法學》2004年第4期,全文轉載於《法理學與法制史》2004年第7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本;主要學術觀點分別被《新華文摘》、《山西日報》、《伊犁日報》等媒體轉載摘錄。
5.改革與出路:評德博拉·l·羅德的”(第壹作者,第二作者為於君),《法律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5期。
6.《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職業藍圖的失敗》,《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版)》,第1期,2006年。
7.《論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第二作者,第壹作者為張誌明),《法律應用》2007年第1期。
8.《論正義的原初功能和派生功能》(第二作者,第壹作者為蔣洪珍),載《法律論壇》2004年第2期。
9.《法治與藝術:論職業法家高尚的原因》,《法學》第65438期+0,20065438。
10.《當代中國的法律職業化》,發表於2006年3月第六屆東亞法哲學大會。
11.《律師職業定位的原則體系與批判》,發表於2007年6月神戶大學主辦的2007年國際律師論壇(杭州)。
12.《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系——壹種職業規範的視角》(第二作者,第壹作者為鄭),發表於2006年8月司法部主辦的學術會議上(京)。
主要作品
1.專著,《法律職業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2.參加《法治:法律人的統治》(等待孫笑俠),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
3.參加《行政違法研究》(胡建渺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版。
4.參編《法理學》(陳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5.副主編,《法理學》(鄭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6.參與《法理學導論》(孫笑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主要是教課程
講授法理學、法律職業道德與責任、中國法制史等。給本科生和法律碩士。
公法基礎理論、法律社會學、中國法律思想史等。
簡歷
雪瑤莉莉雪瑤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
地址:
法律學校
上海交通大學,
東創路800號,
中國上海,200240
當前位置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上海金融學院研究員;法律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
教育
浙江大學
法學院法學博士,2005年
浙江大學
法學院法學碩士,2002年
浙江大學
法學院法學學士,1999
研究和工作經歷
2006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2006年至今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
2005年至今上海金融學院研究員;法律
2002.7至2008.8京都大學法學院交換生
研究興趣
法律與社會、職業社會學、公法(人權)
出版物
㈠期刊文章
張誌敏& amp李:“論我國法院人事分類改革”,載《法官學院法學》2007年第1期。
李,專業工程的迷失——評理查德·阿貝爾的《專業主義的矛盾》,《上海大學學報》第1期,2006,上海。
李:“法律職業化”,載《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2005年第6期。
李&;馮:“在律師與臺灣臺獨之間:對臺灣政壇的法社會學審視”,《法學》2005年第4期。
危機中的法律職業李?“後職業化時代美國律師理論概述”,《北京大學法學雜誌》,2004年第5期,北京。
孫笑俠& amp李律師如何贏得自律?《法學》,2004年第4期,中國上海。
李&;俞軍:“公共利益與職業理想——評羅德的《為了正義:改革法律職業》,載《法律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5期。
李律師為什麽要顯赫有影響?,法律科學,編號1,2001,中國上海。
李:“多元控制理念與當代行政法原則”,《杭州商學院法學》2000年第3期。
建港齊& amp李,行政主體在政府合同中的特權,中北政法學院學報,31999。)
㈡書籍
李:《法律職業化》,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日本神戶大學法學教授紀衛東作序並評論。)
㈢書籍章節
李,日本行政違法論,載《行政違法論》,載《行政違法論》第壹版。胡建渺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鄭& amp李(編。),法理學,Ed。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法律職業者,載於《法理學》,編。孫笑俠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版)
李:《正義理論》,載於《法理學》,編。孫笑俠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版)
李,律師,法學,編輯。陳,,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律師的職業素質),載於《律師治下的法治》,編。孫笑俠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李,如何把“臺獨”勢力限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載於《臺灣法律問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事務辦公室,2003年。
,李,美國行政違法理論,載於《行政違法》壹書。胡建渺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李,法律職業的技能內容(論律師職業素質的技術構成),載《律師治下的法治》,主編。孫笑俠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㈣會議文件
李,法律職業定位的理想類型,載於2007年10月杭州國際法律職業研討會。
鄭& amp李,“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壹種職業規範的視角”,載於司法部司法考試研討會,2006年4月。
李,當代中國的法律職業化,載於第六屆東亞法哲學大會,臺北,2006年3月。
李:“如何以法律約束臺灣分裂勢力”,載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編《涉臺法律問題研究》,2003年4月,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如何遏制臺獨勢力”研討會上的發言。
課程& amp程序
㈠課程
1.法學
2.公法
3.法律倫理
4.傳統中國法律史
㈡方案
1.非責任化:現代法律倫理的困境及其克服(2006-2008),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項目。
2.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市場控制的視角(2007-2008),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21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擴招簡章已發布。以下是詳細內容,供您參考:
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2021高職高專擴招匯總
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於周珂人民政府,是壹所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學院創建於1958,由周珂農業學校(1960)、周珂衛生學校(1972)、周珂技工學校(1978)、周珂職業高級中學(1990)等八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