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現在對美國黑人的種族歧視的表現。

現在對美國黑人的種族歧視的表現。

當今美國誰歧視誰?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問題值得壹提嗎?自然,白人歧視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然而,許多美國白人認為,根據美國政府頒布的平權法案,當今美國社會遭受種族歧視的其實是白人,而不是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這個涉及“反向歧視”的復雜問題正是加州大學董事會訴艾倫案?貝基案件的由來。

(1)屢試不爽的白人天才學生

艾倫?阿蘭巴克1941出生於佛羅裏達。他的父親是來自北歐和挪威的移民,在郵局當搬運工。艾倫?貝基從小聰明好學,成績突出。她曾經進入過全國中學生榮譽獎學金競賽的決賽。1959被明尼蘇達大學錄取,機械工程專業。大學期間,他的GPA是3.51。

大學畢業後,艾倫?貝基於1963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參加了侵略越南的戰爭。由於他在猛烈炮火下的戰場上的機敏和勇敢,他在四年的軍旅生涯中連升幾級,被提升為上尉軍官。越戰期間,艾倫?貝基想當醫生的抱負開始實現了。

1967艾倫?退休後,貝基在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附近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高級研究中心當工程師。在該中心工作期間,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艾倫?貝基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繼續深造,並獲得了工程學碩士學位。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艾倫?貝基逐漸意識到,她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壹名醫生,去血腥的戰場拯救垂死的戰友。因此,他在工作後開始學習醫學預科課程,並開始復習和準備醫學高考(MCAT)。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醫生和律師不是那麽好當的。首先,名校醫學院和法學院的學費極其昂貴。因為學生畢業後掙得多,醫學院和法學院基本不提供獎學金。其次,名校醫學院和法學院錄取率極低,競爭激烈,考生的淘汰率和競爭的殘酷程度已經在壹定程度上超過了中國大陸的高考。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為例。1973年,學院只錄取了100人,但考生總數卻高達2464人。

但是艾倫。Becky剛剛選擇了加州大學醫學院作為報考的重點院校之壹。原因可以用加州居民對州立大學的俏皮話來解釋:

“如果妳讀書好,妳爸爸就壹邊拿著錢,壹邊在斯坦福大學讀書;

如果妳讀書好,妳爸爸不占錢便宜就去加州大學。

如果妳不能閱讀,妳的父親將在南加州大學學習,同時利用這筆錢。

如果妳不能學習,妳父親會去壹所社區大學,而不是利用這筆錢。"

這其中的奧妙在於,雖然加州大學董事會管理的伯克利、洛杉磯、聖地亞哥、戴維斯都是美國名校,但與哈佛、耶魯、斯坦福不同,加州大學的所有分校都是公立大學。因為公立大學有政府補貼和補助,學費比私立名校便宜很多。再說像艾倫?像貝基這樣在加州居住兩年以上並依法繳納州稅的居民,也將享受本州學生大幅減免學費的特殊待遇。

在以優異成績完成醫學預科課程後,艾倫?貝基又在醫學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在考試的科學知識部分,他的正確率是97%;在語言能力部分,正確率為96%;在數學方面,正確率是94%。這個成績很優秀。

1972結尾,艾倫?Becky正式向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提交了1973的入學申請。沒想到加州大學給了誌在必得的艾倫?貝基被關在外面。

像往常壹樣,給艾倫?貝基應該是壹個很有競爭力的學生,有GPA和MCAT的分數,有斯坦福大學的碩士學位,有綜合素質。艾倫?起初,貝基認為她在孫山失去名字的原因可能是她已經30多歲了。但是艾倫。貝基後來從戴維斯分校的學生事務處助理彼得。斯托揚發現了壹個讓他吃驚的內幕。原來,當年醫學院100個錄取名額中,有16個名額是專門分配給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學生的。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錄取的16少數民族學生中,大部分人的GPA和MCAT成績都遠低於自己。

艾倫?當貝基得知錄取名額和不同的錄取標準時,她非常生氣。他落筆寫了壹封頗有政策層面的投訴信給戴維斯大學招生辦。信中寫道:“為了適應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的要求,醫療行業需要最有能力和奉獻精神的人才。我知道少數族裔人士的配額是為了彌補過去種族歧視的惡果。然而,這種照顧少數族裔的措施實際上造成了新的種族偏見。這不是壹個公正的解決方案。”

經過壹番抱怨,艾倫在1973結束?Becky於1974年申請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但是,艾倫?貝基的回答仍然是壹劑不會被接受的苦藥。

該做的都做了,還是因為膚色不夠黑進不了醫學院。在宣揚“白人優越”的社會長大的艾倫?貝基,這是我這輩子第壹次遇到“顛倒黑白”這種怪事。中國人遇到委屈可能會想到揍那個王八蛋。美國人遇到不公,第壹個想法就是起訴那個狗娘養的。艾倫?當然,貝基也不例外。他拿著壹紙訴狀將加州大學告上法庭,指控加州大學從事反向種族歧視,違反了美國憲法14修正案中的平等保護條款。

(2)最高法院進退兩難

在壹向標榜人人平等、公平競爭的美國社會,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為何專門為少數族裔申請者預留16錄取名額?壹言難盡,這項特殊照顧措施實際上與美國政府頒布的“平權法案”直接相關。

“平權法案”壹詞源於民主黨總統肯尼迪在1961年簽署的行政命令10925。這項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承包商采取平權行動,為少數族裔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約翰遜總統上臺後,聯邦政府頒布了壹系列範圍更廣的“平權法案”,也被稱為《平等權利法案》。簡而言之,“平權法案”實際上是在1964民權法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項平等權利措施,旨在幫助美國歷史上長期遭受歧視的少數族裔和女性更快地改變他們在政治、經濟、教育和社會中的劣勢地位。具體來說,在學習、就業、頒發獎學金、接受政府貸款和分配政府合同時,黑人、印第安人、西班牙裔和亞裔以及女性在競爭力和資格條件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有被優先錄取、就業或接受貸款和政府合同的權利。

保守的共和黨尼克松總統上臺後,正是通過上壹層樓才推動了“平權法案”。後來在裏根政府中擔任國務卿的舒爾茨是尼克松政府中的勞工部長。在擔任勞工部長期間,舒爾茨創建了壹個引起巨大爭議的硬性配額制度。聯邦勞工部規定,公立大學必須招收壹定比例的少數族裔和女性學生,政府部門必須雇用壹定比例的少數族裔和女性工作人員,壹定比例的政府商業或工程合同應優先考慮少數族裔和女性投標人。此外,所有接受政府資助並與政府簽署商業或工程合同的私營企業都必須提交壹份“平權行動”計劃,說明企業打算在多長時間內使少數族裔和女性員工達到壹定比例,否則合同就無從談起。在美國這個以私企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是聯邦政府第壹次大規模幹預私企內部經營,公開限制私企雇傭員工的自由權利。聯邦政府擁有數萬億美元的商業和工程合同,是私營企業的最大客戶。所以私企只有聽話,壹點脾氣都沒有。

在民權運動聲勢浩大的20世紀60年代,“平權法案”得到了美國公立高等學府的積極響應。美國大學校園壹直是自由化和激進化的大本營,加州大學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對越戰和爭取平等權益運動中最暴力的大學之壹。在這種背景下,為了糾正種族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對少數族裔造成的傷害,增加醫學生的多樣性,為少數族裔樹立努力學習、爭取成功的榜樣,戴維斯醫學院專門為少數族裔申請者設立了優惠和照顧性的錄取名額制度,由此引發了艾倫?貝基的訴訟。

1975,地方法院起訴艾倫?在貝基案中,法官宣布加州大學設立的錄取配額制度不合法,但沒有裁定戴維斯醫學院必須錄取多刺的艾倫?貝基。結果雙方都不服,繼續上訴到加州最高法院。1976,加州最高法院做出不利於加州大學的裁決。但加州大學董事會不服,聘請曾在水門事件調查中擔任特別檢察官的哈佛大學教授考克斯為律師,以1978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訴訟。

艾倫?貝基的案子,實際上是美國最高法院的壹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這場與“平權行動”有關的訴訟所涉及的問題不是壹個簡單的法律問題,而是壹個高度復雜的政治問題。種族問題壹直是美國政壇的定時炸彈。壹不小心就會在社會中心爆炸,造成前所未有的社會動蕩。在中國,各種法律問題通常集中在政治問題上,但在美國,正如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壹百年前所說,各種政治問題通常集中在法律訴訟上。美國社會特有的政治議題法律化現象,讓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頭疼不已。

在美國憲政史上,曾有最高法院試圖用法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的先例,但結果卻是社會動蕩。南北戰爭前,最高法院在1857斯科特訴桑福德(Scott v)壹案中做出裁決。桑德福德)做出了有利於南方奴隸制的判決,以至於國會通過的限制南方奴隸制擴張的密蘇裏妥協法案因違憲而被取消。雖然從純法律的角度來看,最高法院對斯科特壹案的判決無可厚非,但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壹判決加劇了本已尖銳對立的南北之爭,堵塞了以和平手段解決南方奴隸制問題的道路,堅定了南方各州依據憲法公約捍衛奴隸制的決心, 並使北方和林肯總統處於“違法亂紀”的被動地位,對內戰的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使美國陷入不可避免的南北戰爭。 斯科特案壹直被後人視為最高法院歷史上最慘的案件。

作為前車之鑒,最高法院在審理此類“政治案件”時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艾倫?在貝基的案子之前,壹個叫馬可的人?早在1971,MarcoDefunis的白人學生就曾挑戰過“平權法案”。這名白人學生在法學院入學考試中的分數遠高於大多數被華盛頓大學法學院錄取的黑人學生,但他沒有被錄取。壹怒之下,他在地方法院起訴了華盛頓大學。地區法院判決華盛頓大學敗訴1971,馬可?德夫尼斯隨後進入法學院。但華盛頓大學不服判決,繼續上訴。1974年2月,訴訟至最高法院。

然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狡猾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把馬可?德夫尼斯將於當年5月從法學院畢業,審理此案已無任何重大法律意義,因此拒絕向德夫尼索夫上訴。Odegaard)做出了判斷。事實上,大法官們找到了壹個刻意回避這壹政治問題的借口,這讓強烈支持和強烈反對“平權法案”政策的兩派大為失望。但是,妳躲不過第壹天。幾年後,艾倫?貝基案再次找上門來,迫使進退兩難的最高法院給出壹個明確的說法。美國朝野將拭目以待最高法院如何裁決此案。

1978年6月,最高法院以五票對四票,做出了不利於艾倫的裁決。貝基案做出了美國憲政史上罕見的雙重判決。由鮑威爾法官主持的判決由兩部分組成。第壹部分裁定加州大學設立的錄取名額制度違反民權法,加州大學醫學院必須錄取艾倫?貝基;第二部分判斷加州大學有權實施壹些政策,使生源多元化,錄取新生時可以考慮種族因素。這樣,最高法院壹方面裁定加州大學按照“平權行動”政策設定的名額不合法,另壹方面又規定了種族可以作為申請升學的壹個因素,實質上是肯定了聯邦政府的“平權行動”政策。這種極其順利的雙重判決,對控辯雙方都是壹個打擊,讓支持和反對平權行動的兩派都很困惑,無所適從。雖然最高法院的決定是壹個法律決定,但仔細考慮政治後果顯然對法官的決定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從體制歧視到"扶持行動"

在美國這個白人和白人男性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美國總統和聯邦政府在對人民生活有著至關重要影響的兩個問題上,出臺壹系列照顧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特殊政策和法案,絕非偶然。

美國是壹個由200多個不同種族、民族、族裔和文化傳統組成的移民國家,被譽為世界民族的大熔爐。然而,在美國歷史上,“民族大熔爐”的神話主要是針對白人移民的,而少數族裔(主要是印第安人、黑人、亞裔等所謂“有色人種”)的美國經歷則充滿了痛苦和辛酸。美國早期的經濟發展和繁榮,伴隨著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印第安土著的野蠻屠殺和數百萬黑奴的殘酷奴役,造成了延續至今的種族矛盾和仇恨。

雖然19世紀60年代的內戰摧毀了南方的奴隸制,但被奴役了兩個世紀的奴隸成為了自由人。然而,利用美國的聯邦民主制度和白人占多數、政治經濟力量強大的優勢,南方各州通過合法的民主程序,通過了壹系列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法律,繼續剝奪黑人的權利。在1896中,美國最高法院在對Plessyv的判決中承認了南方種族隔離制度的合憲性。弗格森,使得黑人在南北戰爭後遭受了長達壹個世紀的法律歧視和迫害。應該提到的是,南方各州通過的種族隔離法也是針對其他少數民族的。南方各州的種族隔離設施只分白人和有色人種。南方各州的法律不僅禁止非黑即白的婚姻,還明文禁止亞裔(蒙古人)與白人結婚,違者將被判處兩年以上監禁。

美國社會對華裔的歧視也是源遠流長。19世紀下半葉,美國用無數華工的血汗和生命換來的橫貫大陸鐵路建成後,受經濟蕭條影響,西部各州出現了白人大規模排斥和迫害華工的浪潮。為了爭取白人移民的選票,西方各州的官員和國會議員無視美國憲法對個人權利的保護,采取歧視中國移民的立場,導致各州通過法律排斥和歧視中國工人。在排華浪潮開始時,聯邦法院裁定歧視華工的州法律無效,因為它們未經正當程序剝奪了個人的權利。但從1882開始,在西部各州參眾兩院議員的壓力和推動下,美國國會陸續頒布了壹系列排華法案,規定在美國的華人不得入籍成為美國公民,禁止已經海外歸國探親的華人返回美國,然後幹脆禁止各類中國移民。南北戰爭後,曾經的奴隸被依法歸化為美國公民,而被孤立的中國移民卻淪落到終身不能歸化為美國公民,回國探親後也不能返回美國的悲慘境地。當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排華法案是美國憲政史上最明目張膽的種族歧視法。

20世紀50年代後,廢除種族隔離、建立社會公正的呼聲日益高漲。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最終推翻了Brownv案判決中的“隔離但平等”原則。托皮卡教育委員會,並裁定南部各州的種族隔離教育制度違憲。然而,南方各州大規模抵制了布朗案的判決。布朗的判決公布十年後,在11個南部州中,只有2%的黑人學生真正進入了黑白學校。為了應對南方各州對布朗判決的抵制,聯邦政府不得不派兵保護黑人學生進入南方各州的公立大學。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為了徹底推翻南方各州的種族隔離制度,美國黑人發起了壹場驚天動地的民權運動。這場運動得到了新聞媒體的同情和積極支持。美國各大電視臺經常臨時中斷正常節目,直播南部各州警察暴力對待黑人示威者的場景。電視、報紙、雜誌等新聞媒體上不斷出現的大規模黑人示威遊行、警察施暴的場景,震驚了美國各界乃至整個國際社會。北方各州的白人紛紛集會示威,要求聯邦政府和國會立即介入,廢除南方的種族隔離制度。在社會局勢可能失控、民權運動可能轉向大規模暴力的巨大壓力下,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1964、1965、1968三項民權法案,從法律上徹底終結了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制度。

雖然民權法案的通過使黑人在法律上獲得了平等,但要徹底根除種族歧視的遺毒,實現真正的種族平等,絕非易事。當然,種族歧視給美國黑人帶來了數不清的負面後果,但黑人在教育領域的落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危害最大。與數百萬帶著“美國夢”來到新大陸尋求更好生活的移民不同,美國黑人是被鎖鏈和腳鐐束縛在新大陸的奴隸。數百萬奴隸來自非洲十幾個國家和數百個部落,說數百種不同的部落語言,受教育程度很低。在長達兩個世紀的奴隸制和苦難中,奴隸們被完全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甚至連聖經都被禁止閱讀。白人種植園主知道,壹旦奴隸們能夠閱讀並理解“人人生而平等”的真理,奴隸制的末日就將到來。南北戰爭後,黑人雖然名義上獲得了自由,但在教育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卻繼續遭受著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使得相當壹部分黑人陷入了貧困和愚昧的深淵。

美國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任期1967-1991年)在艾倫?貝基的觀點壹針見血地指出:“美國黑人和其他族裔的經歷差異不在於程度,而在於本質。”美國黑人長期被奴役、被歧視、被排斥在美國主流社會之外。當黑人最終爭取法律平等時,他們面臨的是高科技和高度競爭的現代社會的挑戰。美國主流社會標榜所謂“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主張通過個人奮鬥和競爭來爭取成功,但這種價值觀忽略了歷史原因造成的巨大不平等。這就好比讓壹個被鐐銬弄得遍體鱗傷的普通人和壹個訓練有素、身體強壯的運動員站在同壹起跑線上,按照同樣的規則在田徑賽場上競爭。這種看似平等的競爭,完全掩蓋了實質上的不平等。

1965年6月,以提出“建立壹個偉大的社會”和“公平治理”口號而聞名的約翰遜總統在黑人創辦的霍華德大學(Howard U .)應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強調黑人只爭取合法的平等競爭地位是不夠的,聯邦政府應采取特殊措施幫助少數族裔,以實現實質上平等競爭的最終目標。約翰遜總統的講話是聯邦政府首次公開宣布對少數族裔給予特殊照顧和優待,在實現真正種族平等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壹步。這種特殊照顧政策的實質是要求美國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做出讓步,讓弱勢群體在激烈的自由競爭的起跑線上,在正式開始競爭之前跑壹段路,以改變歷史原因造成的競爭起點極度不平等的不公平現象,達到種族和諧、社會公正的最終結果。

簡而言之,作為平權行動核心的平權行動政策實際上是聯邦政府作為種族關系協調者的吃力不討好的角色。通過為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提供更多提高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機會的政策,彌補數百年來奴隸制和制度性歧視對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造成的傷害,糾正令現代文明社會深感恥辱和尷尬的美國社會各個領域的種族歧視。消除種族歧視留下的惡果,潤滑美國社會緊張的種族關系,調節族群之間的矛盾和利益沖突,推動美國社會向更加公正的方向發展。這壹政策並不是修改美國社會競爭規則的永久性法律規範,而是為了補償過去受到歧視的少數族裔和女性等弱勢群體的利益。這是壹項補償性和臨時性的國家政策。

在多數票決定壹切的民主社會,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能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少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卻很難保護自己的利益。然而,民主制度的真正意義在於容納和保護少數人。建國200多年來,美國社會從種族奴隸制走向奴隸解放,從種族隔離走向民權運動,從法律上廢除種族隔離走向刻意保護少數族裔利益。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黑人民權運動的壓力和最高法院、聯邦最高行政部門的介入,壹系列優先考慮少數民族、婦女、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政策和法案終於在壹個白人占多數的國家獲得通過,這是壹個巨大的歷史進步。

規則不平等和反向歧視

然而,從嚴格的法律角度來看,“平權行動”政策是壹項“不平等”政策。總的來說,人類社會的平等可以分為三種,壹種是起點的平等,壹種是規則的平等,壹種是結果的平等。歷史證明,要做到真正的起點平等和結果平等是不可能的,唯壹能做到的就是規則平等。然而,“平權行動”政策暫時修改了比賽場上規則平等的原則。

對於聯邦政府的行政部門來說,為了糾正過去種族歧視的弊端,緩和社會矛盾,在壹定的歷史時期,實質平等和社會公正的原則可以暫時高於規則平等的原則。“平權行動”政策的壹個主要特點是不拘泥於規則平等的原則,而是以壹種特殊的矯枉過正的形式補償和照顧弱勢群體的利益,以達到在起點上平等公平競爭的最終結果。

然而,由於規則的不平等,盡管有良好的意圖和充分的理由,其結果實際上是對白人的制度性反向歧視,這使得白人不得不在社會生存競爭的競爭領域中為“祖先創造的罪惡”付出沈重的代價。從就業的角度來看,美國是壹個失業率不變的國家,無論申請什麽級別的工作都會面臨激烈的競爭。從升學的角度來說,壹個學生能否考上著名的法學院或醫學院,往往會決定他壹生的命運。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能否拿下政府部門的商業和工程合同,往往關系到壹個企業或公司的生死。但根據“平權”政策,白人在能力和成就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無疑會落敗,在能力和成就明顯高於少數族裔的情況下也可能落敗。

根據高考統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92錄取的黑人學生SAT成績比其他族裔學生的平均SAT成績低228分。從政府合同的分配來看,根據1977頒布的《聯邦公共公司工作與就業法》,聯邦公共項目資金至少要有10%留給少數族裔企業。在1980中,最高法院在Fullilove訴Klutznik(full ilove訴Klutznik)壹案中以六比三的票數裁定聯邦法案不違憲,因為這是壹項補償措施,旨在糾正少數族裔企業在競標政府合同時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對“平權法案”政策的另壹個批評是,它可能會讓無辜的人承擔補償政策帶來的不良後果,也會憑空讓壹些從未受到種族歧視傷害的人受益。與社會救濟和福利方面的其他公共政策不同,“平權行動”是壹種“壹刀切”的政策,簡單地以種族、膚色和性別作為實施照顧措施的標準。只要妳是少數民族或者女性,不管妳是什麽樣的少數民族或者女性,都可以在比賽中得到壹些照顧。相反,只要妳是白人,不管妳是什麽樣的白人,妳都會生來倒黴,沒有人會因為被歧視而難受。

例如,壹位富有的黑人商人是投資移民,他在20世紀90年代從南非移民到美國。他的遠祖和幾百年前被賣到北美的奴隸沒有任何關系。壹個白人工人是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北部的愛爾蘭移民的後裔。他的祖先在美國獨立戰爭後移民到美國。內戰期間,他在北方軍隊中為維護國家完整和廢除奴隸制而戰。他的家庭成員壹直是廢除奴隸制和民權運動的支持者。此外,由於賓夕法尼亞州早在獨立戰爭結束前就已經立法禁止奴隸制,所以這個白人工人家庭從來沒有人奴役過奴隸。然而,在申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入學的競爭中,盡管白人工人家庭世代居住在賓夕法尼亞,並以稅收的形式向聯邦政府和州立大學繳納了大量的金錢,盡管白人工人的兒子勤奮、學業優秀、考試成績和綜合能力都高於壹位黑人富商的女兒,但他仍有可能在入學競爭中輸給壹位新到的黑人富商的女兒。這種只問膚色和性別,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政策,顯然是極不公平的。

此外,美國社會的“少數族裔”並不是鐵板壹塊,各少數族裔之間的情況差異很大。“平權”政策在不同領域對各族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對亞裔的影響。亞洲移民主要由中國人、印度人、韓國人、日本人和越南人組成。由於黑人民權運動的壓力和推動,美國國會於1965年頒布的《移民法》修改了此前制定的針對有色人種的歧視性條款和配額。現在亞裔移民的主體主要是以1965和1992移民法移民美國的高科技人才為主。據統計,絕大多數亞裔技術移民都在原籍國接受過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其中不乏經過千挑萬選後赴美留學的科技精英,擁有遠高於原籍國公民平均教育水平的高學歷和綜合能力。這是其他少數民族無法比擬的。

由於他們受教育起點高,有重視子女教育的文化背景,如果高校取消“平權”政策,利益受損的主要是基礎差、起點低的黑人和拉美裔,而亞裔則受益於種族比例限制的取消。然而,美籍華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田長霖博士認為,雖然廢除“平權法案”政策從申請大學的角度來看對亞裔有利,但從更廣泛的政治經濟背景來看,會造成亞裔的劣勢。亞裔基本上是60年代民權運動的旁觀者,但“免費搭車”卻成為民權運動歷史性成就的最大受益者之壹。如果亞裔在維護“平權”政策這壹涉及少數族裔整體利益的重大問題上目光短淺,可能會對亞裔未來的政治經濟地位產生負面影響。

加州大學董事會的黑人董事沃爾德?沃德康納利認為,“平權行動”政策實際上為少數進入上流社會的黑人和白人女性提供了特殊的便利。此外,該政策中的壹些特殊照顧措施實際上等於公開宣布,少數族裔根本無法用真正的武器與白人競爭,只能靠種族和膚色領先,本質上是對少數族裔的貶低。這種指控現在已經成為美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2001年5月,美國亞裔商會的代表在白宮會見了布什總統,感謝他提拔中國趙小蘭人和日本人豐田章男為內閣部長。小布什馬上嚴肅地回答說,趙小蘭和豐田章男入閣完全是因為他們傑出的能力和品德,與種族背景無關。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新聞媒體都喜歡說小布什總統沒腦子,既不懂外交,也不懂內政。其實不壹定是這樣的。如果喬治·w·布什總統以某種方式追隨了亞洲壹代,

  • 上一篇:罵人有多嚴重?
  • 下一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