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審計是由有資質的會計師進行的,所以所謂的第三方就是中立方,而註冊會計師恰恰具有這個特性。因為第三方具有中立的特性,在審計上市公司的同時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偏袒任何壹方。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用,從而提高投資者對審計報告的認可度。
對美國上市公司來說,有效的財務會計報告內部控制在公司管理和事務中,以及在履行對投資
第三方審計是由有資質的會計師進行的,所以所謂的第三方就是中立方,而註冊會計師恰恰具有這個特性。因為第三方具有中立的特性,在審計上市公司的同時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偏袒任何壹方。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用,從而提高投資者對審計報告的認可度。
對美國上市公司來說,有效的財務會計報告內部控制在公司管理和事務中,以及在履行對投資者的責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司管理層、公司所有者、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都需要依靠公司承保的財務信息來做出決策。那麽要做到這壹點,自己審核顯然不夠公平公開,也不可能得到各方面對報告的認可。所以把這些留給中立的第三方是最合適的。
那麽審計的獨立性就意味著註冊會計師不受削弱或始終具有合理估計的壓力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仍然會削弱註冊會計師做出無偏見審計決策的能力。這對審計工作非常重要,因為這涉及到市場經濟的公平性和獨立性。這種獨立性還應保持形式上的獨立和實質上的獨立,也就是說,註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或個人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利益關系。不受個人或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幹擾,保持客觀無私的精神和工作態度。
第三方審計在中國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們不僅在借鑒,也在利用第三方審計的工作。而且我國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上市公司的年報必須經過第三方審計。這也是為了讓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更加客觀、公平、公正、公開,不摻雜任何利益關系或個人情感關系。
全球第三大審計機構Certik曾為眾多知名項目保駕護航。
據統計,2018年,全球區塊鏈130的93706165共發生近百起安全事件,損失超過20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538%。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面臨著來自數據層、網絡層、* * * *知識層、激勵層、合約層、應用層的安全風險,安全攻擊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安全攻擊主要發生在應用層,其中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安全的重災區。
而且也發生過很多安全事件,比如MtGox事件,它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占全球比特幣交易的70%。2014年,MtGox遭遇了最嚴重的黑客攻擊,隨後MtGox宣布因其安全軟件存在漏洞而暫停交易。兩周後,網站突然關閉,MtGox申請破產。
根據MtGox的估算,該公司的比特幣投資損失約為4.8億美元,其中包括來自客戶的75萬單位比特幣和公司自身持有的6.5438億+單位,約占全球比特幣發行量的7%。這壹事件導致投資者信心受挫,比特幣暴跌36%。
還有許多其他項目也遭受了巨大損失。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區塊鏈的安全事件大多是因為源代碼存在漏洞,讓黑客有機可乘。智能合同受區塊鏈本身的保護,因此智能合同代碼可以最大程度地開源和可讀。然而,代碼的開放性使得黑客很容易掌握代碼的缺陷,並進壹步利用代碼缺陷的觸發條件來改變智能合約的執行結果,這使得區塊鏈項目存在巨大的經濟隱患。所以智能合約代碼的開源對代碼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要求100%的正確性。
但是,對於程序員來說,寫壹個完全無bug的代碼太難了。即使采取了所有可能的預防措施,復雜的軟件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漏洞。因此,代碼審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過代碼審計,檢查源代碼中的安全缺陷,檢查程序源代碼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是否存在編碼不規範的地方,通過自動化工具或者人工評審對程序源代碼進行逐壹檢查分析,找到這些源代碼缺陷導致的安全漏洞,並提供代碼修改措施和建議。
目前已為交易所、錢包、公鏈、智能合約提供代碼審計等服務,並與慢霧科技、Certik等全球知名審計公司合作。我們有優秀的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歡迎合作夥伴合作交流,與我們探討!
已經發生的案件:
1.區塊鏈代碼審計能解決什麽問題?讓黑客無從下手。
隨著BTC、ETH、EOS等區塊鏈項目的快速發展,區塊鏈項目已經進入智能合同時代,但是智能合同本身的正確性和安全性面臨著巨大的問題。
換句話說,任何項目在使用區塊鏈時都可能誤入歧途,代碼的準確性也不能完全保證。正如每個人在電腦上打字時都會犯錯別字壹樣,程序員在輸入代碼時也會犯筆誤和錯誤。
區塊鏈的基礎:智能合約代碼開源對代碼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要求100%的正確性。
壹個微小的差別是千裏之外。
用專業術語來說:
像比特幣這樣的代碼都是開放的,與智能合約代碼壹起存儲在區塊鏈,並像交易數據壹樣受到區塊鏈加密的保護。修改智能合約碼,需要掌握51%的計算能力,所以智能合約碼的防篡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智能合同受區塊鏈本身的保護,因此智能合同代碼可以最大程度地開源和可讀。智能合約解決了代碼可以公開,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證的問題。然而,代碼的開放性使得黑客很容易掌握代碼的缺陷,並進壹步利用代碼缺陷的觸發條件來改變智能合約的執行結果,這使得區塊鏈項目存在巨大的經濟隱患。
比如我們在銀行轉賬,每個賬戶的信息都是正確的,轉賬才能正確,妳的財產才能得到安全的保護。因此,區塊鏈法典中的壹個字都不會錯。
二、區塊鏈電碼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
區塊鏈智能合約代碼的低質量已經導致了許多嚴重的後果。
目前很多交易所和代幣項目在去交易所之前都沒有經過區塊鏈碼的審核,導致很多虛擬貨幣被盜的黑客事件。
1,SMT項目方與美國BEC代幣的安全漏洞
2065438+2008年4月25日淩晨,SmartMesh(SMT)項目方反饋發現其交易存在異常問題。經初步調查,SMT的以太坊智能合約存在漏洞。受此影響,火幣Pro目前暫停所有貨幣的充兌業務。
據媒體報道,發現SMT和美圖BEC存在類似的安全漏洞,即可以通過溢出攻擊接收大量代幣。
2.美圖BEC的異常交易漏洞。
2065438+2008年4月22日,美圖BEC出現異常交易。據分析,BEC智能合約中的batchTransfer函數存在漏洞,攻擊者可以傳入壹個很大的值,使得cnt *值超過unit256的最大值,使其溢出,導致金額變為0。
3.奇偶多重簽名錢包漏洞
2065438+2007年7月,由於其智能合約代碼存在漏洞,奇偶校驗的多簽名錢包被黑客盜取,ETH價格超過3000萬美元。
4、黑客偷錢漏洞
2016年6月,由於智能合約的壹個錯誤,黑客竊取了道價值5500萬美元的ETH。
代碼的安全缺陷迫使對智能合約進行自動代碼審核。
第三,區塊鏈代碼審計實現了完美的契約
區塊鏈智能合同通過代碼建立了壹套“法律合同”。軟件工程師不可能創造出壹個完全沒有錯誤的代碼,程序員總會有疏忽。紅海岸科技和國防科技大學的Ulord區塊鏈項目研究團隊對市面上的區塊鏈智能合約進行了審計,他們的研究發現:
對於所有程序員來說,寫出壹個沒有bug的代碼太難了。即使采取了所有可能的預防措施,復雜軟件中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執行路徑或可能的漏洞。
這是需要代碼審計的最重要的原因之壹。
區塊鏈中的“法律契約”受到解釋和仲裁的約束,程序員很難創建壹絲不茍的契約。在任何壹份大合同中,手稿和壹些條款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都需要解釋和仲裁。
同時,軟件工程師不是法律專家,反之亦然。起草壹份好的合同需要各種技能,而這些技能不壹定與編寫的計算機程序兼容。
因此,智能合同代碼在壹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安全風險。傳統的智能合同代碼審計主要采用人工方式,依靠代碼審查人員讀取智能合同代碼。人工代碼審計最終還是要靠人的經驗,代碼審計的效果並不明顯。針對目前智能合約存在大量ETH令牌的情況,人工審核工作量大,難以高效完成工作。
區塊鏈領域從事代碼審計業務的項目公司很少。目前,每個代幣在走向交易所之前,其區塊鏈智能合約代碼由交易所進行審查和判斷,但交易所有時無法完全有效地判斷合約是否完善。
智能代碼審計,用計算機檢查健壯性是目前最主要的代碼審計方式,國內很少有公司掌握這個技術標準。
然而,區塊鏈電碼審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區塊鏈世界本身是相當安全的,但由於人為編寫代碼的問題,它不可能是完美的。要加強代碼有效性的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