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民法》第985條關於不當得利

《民法》第985條關於不當得利

《民法典》關於不當得利的規定是985~988條。

壹.不當得利的法律規定和後果

我國關於不當得利的法律規定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85-988條,不當得利的法律後果如下:

1.在不當得利之債中,不當得利者為債務人,承擔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而債權人遭受損失,受害方有權請求返還不當得利和損害賠償;

2.不當得利之債的客體是返還所獲得的利益。在支付方式上,由於利益形式的不同;

3.不當得利的內容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和受害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

4.債權人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債權人有權要求不當得利人返還取得的不當利益。當利益不存在時,有權要求返還價款。

不當得利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不當得利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最基本的劃分是不當得利是否基於給付行為,分為給付不當得利和非給付不當得利。

1,支付不當得利

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受益人基於給付行為而收受他人轉移的財物或利益時,因給付目的的缺失而產生的不當得利。這裏的支付目的是支付的原因。給付人贈與財產總有壹定的目的或原因,或為債務的消滅,或為債權的發生,或為贈與。這裏的目的或理由就成為了收受者收受利益的法律依據。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支付的目的不存在或者不能實現,那麽受益人的利益就會因為沒有法律依據而成為不當得利。

2.不支付不當得利

不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基於給付以外的原因的不當得利,包括人的行為、自然事件和法律規定。人的行為可以分為受益人行為、受損人行為和第三人行為。基於這些原因,不當得利的原因是受益人無權從中受益。因此,不給付不當得利的“無法定事由”是指受益人沒有權利和利益。

(1)基於受益人行為。基於受益人行為的不當得利主要是指侵害他人權益的不當得利。受益人的行為可以是事實行為,也可以是法律行為。前者,如強占他人財物或擅自占有、使用、消費他人財物;後者無權處分他人物的,由第三人有效處分。

(2)基於受傷害人的行為。這種不當得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受害者把錢花在了別人身上,比如錯把別人的牲畜當自己的家畜養,錯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管。

(3)基於第三方的行為。基於第三人行為的不當得利主要包括:債務人清償債權的準占有人,使債權消失,使真正的債權人遭受損失;債權轉讓人被通知轉讓前,債務人向轉讓人清償,對債權受讓人造成損害的;第三個人把A的肥料給了B的田地,等等。

(4)以法律規定為依據。基於法律規定的不當得利,是指當某種事實或行為發生時,法律不詢問當事人的意思,直接規定某種得利的效果。例如,因附著、混合、加工而取得附著物的所有權時,允許附著物的原所有人依據不當得利請求權,向受益人主張返還相當於附著物價值的利息。

(5)基於事件。比如,A塘的魚因暴雨沖進B塘;甲養的家禽吃了乙等的飼料。,都是基於事件的不當得利。

如果發生不當得利,應當返還原物和孳息。當事人拒絕返還的,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壹百二十二條他人沒有合法依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有權要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985條受益人無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時,受損失人得請求受益人返還所取得之利益,但有下列情形之壹者除外:

(壹)履行道德義務的報酬;

(二)債務到期前的清算;

(三)明知沒有支付義務。

  • 上一篇:美國南方的奴隸制本質上是資本主義制度嗎?
  • 下一篇:新舊民事訴訟法之比較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