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教學過程的豐富程度是海量開放網絡課程、微課、翻轉課無法比擬的。他們使用的素材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動畫、圖片、聲音、視頻等。
2.傳統課堂老師的教學是針對全班的,而海量開放網絡課程的微課、翻轉課堂可以定制化、個性化,真正的個性化;
3.傳統老師講課在壹定程度上是由老師決定的。微課和海量開放網絡課程中學生可以選擇授課風格流行的老師的微課。
海量開放網絡課程微課翻轉課堂給課堂帶來哪些挑戰?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
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輔助者。
學生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
在哪裏可以找到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翻轉課?德勝智課錄制了微課海量公開課翻轉課課件,在圈內頗有名氣。
如何將海量開放網絡課程、微課、翻轉課運用到教學中?首先,妳得明白意思:
分三步解釋:
第壹,海量開放在線課程是壹個平臺(開放學習平臺),讓教育資源貧乏的地區學習到更好的課程資源;所以對於語文教育來說,我們可以學習全國各地名校的優質語文課程;
微課:是壹種微課件,主要以小視頻的形式出現。常用的微課工具有:
微課剪輯Camtasia工作室,音視頻,首映(剪輯,字幕,配音等。)
互動電影yoya。(簡單的動畫應用,人物,對話,遊戲問題等。)
音頻剪輯GoldWave(錄制、處理、格式轉換等。聲音和音樂)
字幕工具字幕向導(快速添加字幕)
視頻轉換格式工廠(視頻格式轉換壓縮等。)
第二,微課同樣適用於中國教育。當然,對於語文老師來說,需要學會做微課,慢慢做好。
三、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把學習的決定權從老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的寶貴時間裏,學生可以更專註於主動的項目式學習,研究和解決現實世界面臨的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等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教授信息。他們可以觀看視頻講座,聽播客,在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上閱讀增強版電子書,在互聯網上與其他學生討論,並隨時查找所需資料。
如何看待微課堂,海量開放網絡課程,翻轉課堂,無論是微課堂,翻轉課堂,還是海量開放網絡課程,都只是壹個載體,還是壹個概念。可能當年也像電大壹樣過熱炒作過;可能真的會取代傳統大學,導致壹批大學倒閉,但這並不是普通教師的首要考慮。作為壹線教師,只要是能促進教學的新事物,就要及時學習,加以利用。微課、海量開放網絡課程、翻轉課堂的結合,關鍵是提高教師的基本功。
如何理解微課,海量開放網絡課程,翻轉課堂翻轉課堂?
不同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學習知識,課堂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回答問題、運用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視頻實施教學,很多年前就已經在探索了。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廣播電視教育就是明證。為什麽那些年所做的探索並沒有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太大的沖擊,而“翻轉課堂”卻備受關註?這是因為“翻轉課堂”具有以下顯著特征:
1.教學視頻短小精悍。
大部分視頻只有幾分鐘,更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鐘。每個視頻針對壹個具體問題,針對性強,查詢方便;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註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範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網絡發布的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並可自行控制,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2.教學信息清晰明確
薩爾曼·汗的教學視頻的壹個顯著特點是,視頻中唯壹能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他的手不停地寫著壹些數學符號,慢慢充滿了整個屏幕。此外,它是用文字解釋的畫外音。用薩爾曼·汗自己的話說:“這樣。我好像不是站在講臺上給妳們講課。讓人感覺很親密,就像我們坐在同壹張桌子上,壹起學習,把內容寫在壹張紙上。”這就是“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與傳統教學視頻的區別。視頻中老師的頭像和教室裏的各種物品都會分散學生的註意力,尤其是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
3.重構學習過程
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壹階段是“信息傳遞”,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來實現;第二階段是“吸收內化”,由學生自己在課後完成。由於缺乏老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吸收和內化”階段往往使學生感到沮喪,失去動力和成就感。“翻轉課堂”重構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視頻,還提供在線輔導。“同化內化”是通過課堂互動完成的。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並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指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知識吸收內化的過程。
4.復習考試方便快捷。
看完教學視頻,學生是否理解了學習內容,視頻後面的四五個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察覺,判斷自己的學習情況。如果發現有幾個問題沒有回答好,學生可以回去再看壹遍,仔細想想哪裏出了問題。學生的問題回答可以通過雲平臺及時匯總處理,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視頻的另壹個好處是方便學生經過壹段時間的學習後進行復習鞏固。隨著評價技術的跟進,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可以得到實證數據,有利於教師真正了解學生。
小型講座
“微課”是指在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某壹知識點(重點、難點)或教學環節,以視頻為主要載體,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
“微課”是指圍繞某壹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並獲得最佳效果,而精心設計並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效果最佳,設計是細致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短,本質是壹個完整的教學活動。所以對於老師來說,最重要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做微課,而不是站在老師的角度,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1.微課的構成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片段),還包括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實踐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輔助教學資源,這些* * *共同“創造”了壹個具有壹定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的半結構化、主題化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不同於傳統的教學實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也是在此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壹種新型教學資源。
2.微課的十大特點
微課只教壹兩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和眾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似乎不夠系統全面,很多人稱之為“碎片化”。但微課是針對特定的目標群體,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壹門微課本身還是要有系統性,壹組微課所表達的知識還是要全面。
微課的特點是:
1.主持人講課。主持人可以出現在鏡頭裏,在聲音之外說話。
2.流媒體可播放性。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等基於網絡的流媒體播放。
3.授課時間短。5-10分鐘為宜,最少1-2分鐘,最多20分鐘。
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壹科目的知識點或技能。
5.資源容量小。適合基於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
6.精致的教學設計。完整細致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7.經典示範案例。真實、具體、典型的案例式教學場景。
8.自學為主。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壹對壹的學習。
9.生產簡單實用。各種方法和裝置,以實用為目標。
10.支持相關材料。微課需要相關的練習、資源和評價方式。
3.微課的分類
根據課堂教學方法分類:
壹個微課作品壹般只對應某壹個微課類型,但也可以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微課類型的組合(如提問教學、合作探究等。),而且它的分類也不是唯壹的,所以要保持壹定程度的開放性。同時,由於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創新,微課的類型也不是壹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根據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程序):
微課可以分為課前復習、新課導入、知識理解、練習鞏固、總結拓展。其他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類型有:講座、班會、實踐、活動。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壹門大型開放在線課程。它是壹種新興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起源於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開放的網絡資源整合的舊的課程開發模式。
1.課程範圍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理論基礎是聯結主義和在線學習的開放式教學法。這些課程和傳統的大學課程壹樣,逐漸讓學生從初學者成長為高級人才。課程範圍不僅涵蓋了廣泛的科技學科,如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與工程,還包括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海量開放在線課程課程不提供學分,不計入本科或研究生學位。通常,在大量開放的在線課程中學習是免費的。但是,如果學習者試圖獲得某種認證,壹些大型的在線開放課程可能會收取壹些學費。
2.教學形式
課程不是壹個集合,而是通過某個話題或主題,把全世界的講師和學習者聯系起來的壹種方式。
雖然這些課程通常對學習者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所有的海量開放在線課程都會以每周討論話題的形式提供壹個大致的時間表,其余課程的結構最小,通常包括每周講座、討論問題、閱讀建議等等。
每門課都有頻繁的小考,有時還有期中和期末考試。考試通常由學生打分(比如壹門課的每篇論文由同壹個班的五個學生打分,最後的分數取平均值)。壹些學生與附近的學生建立了在線學習小組或面對面學習小組。
3.主要特征
1,大規模:不是個人發布的壹兩個課程:“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指的是參與者發布的那些課程。只有當這些課程是大規模或大規模的,它是壹個典型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2.公開課程:尊重* * *享受(CC)協議的創建;只有當課程開放時,它才能被稱為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3.網絡課程:不是面授課程;這些課程材料在互聯網上分發。人們上課的地點沒有限制。無論妳在哪裏,妳都可以用最少的成本享受到美國大學的壹流課程,而且妳只需要壹臺電腦和互聯網連接。
如果不清楚,可以聯系我。
海量開放網絡課程智慧課堂環境下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哪些變化?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從“翻轉課堂”或“倒置課堂”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把學習的決策權從老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的寶貴時間裏,學生可以更專註於主動的項目式學習,研究和解決現實世界面臨的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等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教授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後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看增強版電子書,在網上和其他同學討論,隨時查閱所需資料。老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大家交流。課後,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知識呈現方式,教師運用講授法和協作法滿足學生需求,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壹部分,它與混合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和工具在意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更加參與。互聯網時代,學生通過網絡學習豐富的網絡課程,不壹定非要去學校才能被老師教。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式”是對基於印刷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過程的徹底顛覆,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壹系列變革。
首先,我之前對“翻轉課堂”不太了解。為了參加這次培訓,我特意在網上搜集了相關資料進行自學。在課堂上,通過對培訓導師傳授的實踐經驗的了解,我的教學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我個人認為,所謂翻轉,就是把常規的課前、課中、課後復習練習變成課前學生預習+學習、課內合作答疑+練習鞏固的模式。其實質是江蘇省楊司中學創建的“先學後教,課內實踐”教學模式的升級版。然而,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多媒體智能終端廣泛使用的背景下,“翻轉課堂”比“先學後教、課堂上練”更有生命力。具體操作流程如下:學生預習時,用移動智能終端從服務器下載學習預先錄制好的教學精讀視頻,然後回到教室進行師生面對面的交流、討論、完成練習。老師的主要工作是提前制作和錄制學習微視頻,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測試反饋。並針對學生在考試中重點關註的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同時,對於微視頻之外需要補充的知識點和問題,也會統壹講授。翻轉課堂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有機地結合被動接受性學習和主動建構性學習的優勢。被動接受學習的優勢是:準確、高效、系統,可以通過教學視頻來實現。主動建構性學習的優點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在復雜情境中獨立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可以通過課堂自主、合作、探究來實現。課堂內外的師生關系如下圖所示:
以上所有的優勢和特色都是建立在擁有大量系統的微課資源的基礎上的。微課的顯著特點是:獨立、短小精悍;在智能終端上,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老師安排的學習內容。而且不懂的可以反復讀,需要思考的時候可以暫停壹會兒。以實現課程資源效益的最大化。接下來我就說說在微課制作學習中的收獲和體會。
首先,微課也是課:這是同事們必須認清的根本問題。微課不是教學片段,必須能夠解決壹個實際的教學問題。微課分為11類,分別是講座、問答、啟發、討論、演示、習題、實驗、表演、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不同的類有不同的設計方法。其次,制作微課的基本程序壹般是:選題、課程設計、制作指令代碼、錄制微課、後期制作、反饋修改等步驟。其中,設計課程和制作指令代碼是制作微課的核心步驟。制作人必須仔細分析選題內容,確定重點和難點。從而設計課程的介紹、主題、總結和延伸的呈現方式。並制作錄制微課的指令代碼。再次,關於制作微課的軟硬件要求:壹、硬件配置可以是“高大上”的電腦加攝像頭(頭)加平板加麥克風,也可以是普通的智能手機。而且軟件要求常規的ppt課件課直接用錄屏軟件和麥克風,如果要做PPT和視頻就用CS軟件。當然,配合影音軟件使用攝像頭是“個子高”的選擇。四、微課錄制過程中的語言和舉止要端莊。眼神要親切自然,讓視頻學習者感覺到妳在和他說話,語言要準確幽默,讓學習者不感到厭煩和疲憊。萬壹在錄制過程中出現壹些語言錯誤或其他問題,也不需要停下來重新錄制。這些小問題可以在後期編輯過程中修正。總之,微課制作是壹個正確表達設計思想的過程。設計是核心,生產是手段。只有思想和技術的完美結合,才能產生高水平的微課。
最後是這次培訓的感受和建議。個人認為“翻轉課堂”是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理念高度融合的產物。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拘泥於課堂教學。他們的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課堂教學在“翻轉課堂”的背景下有了不壹樣的意義,從原來傳授知識的主戰場變成了討論、交流、合作、提高的沙龍。教師也從傳授知識轉變為準備知識,組織學生學習。微課沒有好壞之分,任何適合學生的都是好的微課。同樣的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設計思路和不同的知識呈現方式。只要對自己的學生有正確的預測和認識,有針對性的設計和制作微課,這樣的微課就是好的微課。給學校和同事的建議:學校可以從硬件設備上給全體師生提供幫助。壹是完善校園網,建立系統的微課資源庫;第二,充分有效地基於學校自身資源增加電子閱覽室和計算機房的開放。第三,完善制度,正確引導學生有效使用智能手機作為微課的智能終端。給同事的建議是認同並熟悉“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和實施模式;因地制宜地通過各種方式制作和收集微課資源,將有助於學校微課資源庫的建立。最後壹點,我個人認為也是最難的壹點,就是給學生提供壹些必要的訓練。他們將極大地轉變他們的學習觀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課堂學習和課後實踐到課前學習和課堂實踐。讓他們意識到,手機不僅僅是壹個聊QQ、玩微信的遊戲機,更是壹個可以隨時學習的學習機。
海量開放網絡課程,微課,翻轉課堂,有什麽新的教學模式?目前,“海量開放網絡課程”、“微課”、“翻轉課堂”已經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流行語,來勢兇猛,大有顛覆傳統課堂、迎來課堂教學革命之勢。這種起源於美國的教學形式,引起了國內許多中小學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
隨著海量開放網絡課程、微課、翻轉課的出現,中學語文教育將面臨哪些機遇?分三步解釋了哪些挑戰:
第壹,海量開放在線課程是壹個平臺(開放學習平臺),讓教育資源貧乏的地區學習到更好的課程資源;所以對於語文教育來說,我們可以學習全國各地名校的優質語文課程;
微課:是壹種微課件,主要以小視頻的形式出現。常用的微課工具有:
微課剪輯Camtasia工作室,音視頻,首映(剪輯,字幕,配音等。)
互動電影yoya。(簡單的動畫應用,人物,對話,遊戲問題等。)
音頻剪輯GoldWave(錄制、處理、格式轉換等。聲音和音樂)
字幕工具字幕向導(快速添加字幕)
視頻轉換格式工廠(視頻格式轉換壓縮等。)
第二,微課同樣適用於中國教育。當然,對於語文老師來說,需要學會做微課,慢慢做好。
三、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把學習的決定權從老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的寶貴時間裏,學生可以更專註於主動的項目式學習,研究和解決現實世界面臨的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等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教授信息。他們可以觀看視頻講座,聽播客,在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上閱讀增強版電子書,在互聯網上與其他學生討論,並隨時查找所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