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根據我國經濟生活和人民思想道德狀況的現實,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壹是,(?),二是(),三是()。
?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壹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對社會發展的效能和能力。在道德的功能系統中,主要功能是()和()。
?3.當代社會公共生活的特點如下:(?)、(?)、(?)。
?4.中國《遊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則是: (壹)、(二)、(三)。
?5.職業生活中最重要的法則是()和(?)。
?6.民事訴訟時效可分為普通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兩大類。壹般訴訟時效適用於壹般民事法律關系,分為兩類:壹般訴訟的有效期間為(?)年;短期動作的限制是(?)年。
?7.中國國防安全法律體系主要由《》、《兵役法》、《軍事設施保護法》、《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等法律法規組成。
?8.在處理離婚時必須遵循以下兩個原則:第壹,(?)。第二是?( )。
?9.勞動法規定的義務包括: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 )、(?)。
?10,《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有警告、()、(?),吊銷公安機關頒發的許可證,限期出境或者被驅逐出境(適用於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外國人)等。
二、名詞解釋(12分)
1,社會公德2,行政復議3,民事主體4,故意犯罪形態
三、簡答題(每題6分,***30分)
1.根據我國公務員法,人事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3.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4.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業觀的基本要求是什麽?
5.憲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麽?
四、論述題(22分)
大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
參考答案
壹、填空
1,最高境界:無私奉獻,奉獻大眾;先公後私,先人後己;基礎級:兼顧公私利益,不損人利己。
2.認知功能;調節功能
3.廣泛的活動範圍;通信對象的復雜性;活動的多樣性
4.政府依法擔保的原則;權利與義務相壹致的原則;和平行為原則
5.勞動法;公務員法
6、2;1
7.國防法;反分裂國家法
8.保障離婚自由;反對草率離婚
9、勞動安全衛生法規的執行情況;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10,罰款;紀律拘留
二、名詞解釋題
1,社會公德是指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道德規則。
2.行政復議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具體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依法對具體行政進行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活動。
3.民事主體是指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4.故意犯罪形態是指在故意犯罪發展的不同階段,由於主客觀原因而停止的各種犯罪形態,即犯罪預備、犯罪未遂中止和犯罪既遂。
三、簡答題
1,上訴;指責;仲裁;訴訟
2.禮貌待人,樂於助人,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3.註重整體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提倡“仁”的原則,追求人際和諧;講究謙虛敬禮,強調驕橫跋扈;提倡言行壹致,強調堅守誠信;追求精神境界,把實現道德理想作為高層次需要;註重道德實踐,強調自我修養的重要性,主張道德主體在完善自我中發揮積極作用。
?4.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重視人生價值的實現;服從社會需求,追求長遠利益;家裏基礎紮實,準備充分;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準備;有敢於創業的勇氣;要提高創業能力。
5.堅持黨的領導原則;人民主權原則;保障公民權利的原則;法治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