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歷史演變與發展

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歷史演變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1978年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業金融的發展主要分為恢復階段、擴張階段、逐步完善階段和新世紀深化改革階段。目前,我國農村金融已經形成了以正規金融機構為主導,農村信用社為核心,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為補充的包括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在內的農村金融體系。

壹,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後,農業生產得到初步發展,農業擴張和再生產對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交換所需民間資金的情況已經不能滿足現實農業發展的需要,於是* * *在很多地方重新出現。為遏制* * *和加強農村金融管理,央行於1951年3月召開了全國農村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強農村金融工作、積極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的任務。於是,大量的銀行機構下鄉,很多金融機構也在集鎮設立了自己的營業所。與此同時,農村信用社也獲得了相機發展的機會。截至1957年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已覆蓋全國80%的鄉鎮。接下來的20年,農村金融發展緩慢。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後,中國農村經濟體制吸引了新的發展機遇。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鄉鎮企業的大力發展下,以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為主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也同步進行。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壹)恢復階段(1978-1984)為適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2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對農業銀行的性質、任務、業務範圍、資金來源、機構設置等作出了具體規定,指出這樣就形成了以農業銀行為主體、農村信用社為基層機構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銀行成立後,信貸業務有了很大的拓展和突破?農業貸款只用於維持簡單的農業再生產和用於救濟?有限,將經營範圍擴大到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相關的工商領域,走上全面支持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道路。同時,中國農業銀行也通過改革信貸管理方式,打破了統存統貸的舊格局,以改變農村信用社?官方?風格,1983中共中央* * *《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幹問題》1號文件明確指出,信用社要堅持合作金融的性質,並強調要把農村信用社真正辦成群眾合作金融組織,恢復?三性?(群眾組織、民主管理、靈活經營),在保證農業貸款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允許經營農村工商信貸業務,貸款利率可以浮動。在中國農業銀行的領導下,農村信用社進行了壹系列配套改革,加強了信用社內部管理,強化了稽核檢查工作,擴大了自主經營權。

(2)擴張階段(1985-1993)1985 1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搞活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中指出,農業銀行要實行企業化經營,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適度發展民間信貸,積極興辦農村保險。中國人民銀行也出臺了允許專業銀行業務交叉和適度競爭的政策措施。在此政策背景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銀行機構逐步在農村設立分支機構,壹些財務公司、保險公司、農村合作基金會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將觸角伸向農村。至此,農村金融市場形成了多種形式金融機構並存的局面,農業銀行的壟斷地位被逐步削弱。實行企業化管理後,四大國有銀行更加註重貸款的質量和經濟效益。因此,與前壹階段相比,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的國有銀行在農村地區的貸款增速放緩,市場份額逐漸下降,而農村信用社由於經營自主權的提高,成為農村貸款市場的絕對主力。與1985相比,1993年全國金融機構農村貸款增長5.18倍,年均增長25.57%;其中,國有銀行農村貸款較1985增長3.13倍,年均增長19.34%,而市場份額從1985的53.22%下降到1993的35.55%,年均下降1%。農村信用社農村貸款比1985增長6.80倍,年均增長29.27%,市場份額由1993的51.10%增長到64.45%。

(三)完美階段(1994-1999)

1993 65438+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了組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並試點城市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分離、逐步組建農村合作銀行、將國有專業銀行變為真正的國有商業銀行等壹系列重要改革舉措,為農村金融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進入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新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有專業銀行確定了向商業銀行轉型的目標,大量機構被兼並,國有商業銀行開始大規模撤離農村。(2)農發行成為專門從事農產品收購和融資的政策性銀行。(3)農村信用社從中國農業銀行分離出來,實現了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其改革目標進壹步定義為以農民為股東,成員民主管理,主要為股東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4)打擊各種非正規金融活動。1991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取締農村合作基金會,到2000年底,全國共清理整頓農村合作基金會28588家。這壹階段,由於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大量基層機構從1998合並而來,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資金的主要提供者。1994-1999期間,農村信用社農村貸款占全國農村貸款的64%以上,1999期間為65.98%。

(四)深化改革階段2000年以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逐步深化,重點是農村信用社改革。農村信用社積極推進建立市(地)1級聯社和省級聯社試點工作。2003年6月2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確立了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農村信用社新壹輪改革目標。2004年,農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試點擴大到29個省(市)。在改革的過程中,農村信用社的農村貸款占全國農村貸款的比重從2000年的74.49%上升到了現在的20%。2004年已逐年提高到80.64%,農村信用社在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二、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格局經過20多年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我國形成了以正規金融機構為主導,農村信用社為核心,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為補充的包括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在內的農村金融體系。從廣義上看,主要包括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或準正規金融。正規金融組織主要有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郵政儲蓄。(1)農行。65438年至0979年,中國農業銀行重建的初衷是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和金融支持。與其他國有商業銀行壹樣,中國農業銀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壹直在進行商業化改革。1994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之前,中國農業銀行的業務兼具商業性和政策性。此後,壹些政策性貸款,如主要農副產品收購貸款、扶貧貸款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被轉移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這樣,中國農業銀行的性質就被確定為主要服務城鄉經濟發展的現代國有獨資商業銀行。(2)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4,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它是壹家政策性銀行,旨在將農村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不直接涉及農民。其主要任務是承辦國家規定的政策性金融業務,撥付財政支農資金。其業務主要包括:主要農副產品國家專項儲備貼息貸款;農副產品購銷和批發貸款;扶貧貸款;在貧困地區發展經濟貸款;貧困縣辦實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和其他財政貼息的農業貸款;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貸款等。(3)農村信用社。農村信用社是我國分支機構最多的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幾乎所有鄉鎮都有分支機構。他們是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中唯壹與農民有直接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是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為農村和農業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的核心力量。農村信用社是中國農業銀行的農村基層組織,是引導農民存款流向集體農業和鄉鎮企業的壹個主渠道。(四)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是在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基礎上改革設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它突破了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原有的經營模式,經營機制更加靈活,有利於業務拓展,更好地為轄區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農村合作銀行是以合作制原則為基礎,吸收股份制原則和做法的新型銀行組織形式。是實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區地方金融機構。(五)農村郵政儲蓄機構。農村郵政儲蓄機構只吸收農民存款。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出現了高通脹。央行采取吸收農村社會資金,通過郵政儲蓄回籠資金的政策,在當時是合理的。2003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調整了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部分轉入人民銀行的新增郵政儲蓄利率下調,新增存款由郵政儲蓄機構自主使用。

正規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遠遠不能滿足農村金融的需求。苛刻的貸款條件和繁瑣的貸款手續讓農民望而卻步,於是各種非正規金融應運而生。(1)農村合作基金會。農村合作基金會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壹種準正規金融組織。主要依靠農戶的資金註入作為經營成本,經營活動由農業部直接管轄。然後,相當壹部分農村合作基金會脫離了原有的運行軌道,以發行股份的名義吸收大量居民存款,隱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1996年8月,國務院作出清理整頓關閉合並後的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決定。1999 1,國務院正式公布全國統壹取締農村合作基金會。(2)私人金融機構。民間金融機構主要由民間借貸、各種合作社和私人銀行組成。民間借貸可分為三種形式:農村經濟主體間互為無息的民間借貸、中等利率的民間借貸和* * *;合作協會是各類金融協會的統稱,通常以血緣、鄉情等血緣、地緣關系為基礎,集儲蓄、信貸於壹體,基本不以營利為目的;民營銀行通常是靠放貸發展起來的,主要從事存貸款業務,賺取存貸款利差。由於其存款利率高,容易吸收農民的閑散資金,手續簡單,借貸雙方都需要民營銀行的存在,並願意支持其發展。

三。結論與展望

農業金融是農民投資和資助農業生產的主要渠道。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農村金融逐步建立。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我國農村金融是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鄉鎮企業的大力發展下發展完善起來的。具體來說,新世紀中國農業金融的發展主要分為恢復階段、擴張階段、逐步完善階段和深化改革階段。截至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日益完善,形成了以正規金融機構為主導,農村信用社為核心,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為補充的包括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在內的農村金融體系。隨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不斷打破,我們可以大膽想象,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各大商業銀行以及其他涉農金融機構的業務會越來越放開,農村金融會更加發達和便捷,農村金融體系會更加完善。

  • 上一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如何兌現員工期權?
  • 下一篇:剖腹產應該誰簽字?需要等到剖腹產發紅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