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誰知道歐盟反傾銷背後讓中國爭了壹口氣的故事?

誰知道歐盟反傾銷背後讓中國爭了壹口氣的故事?

歐盟對華史上最大陶瓷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於07年3月17日正式公布。初裁結果顯示,我國陶瓷企業無壹獲得市場經濟地位,3家陶瓷企業被單獨處理:廣東新潤成陶瓷有限公司,稅率為35.5%;山東雅迪陶瓷有限公司,稅率為36.6%;廣東梅瑋陶瓷有限公司,26.2%;其他應訴但未入選的企業平均稅率為32.3%,其他陶瓷企業壹般稅率為73%。初裁結果暫定關稅自3月117、20119、16起執行,終裁結果將於9月117日公布。此次歐盟提起的反傾銷案是中國陶瓷10年來遭遇的第六次反傾銷調查。2011以來,尤其是2008年,連續遭遇來自印度、墨西哥、菲律賓、埃及、厄瓜多爾等國的反傾銷措施,部分國家的反傾銷稅率高達200%。

壹、世界傾銷和反傾銷的含義

傾銷是指壹個國家或地區的出口商以低於國內市場正常或平均價格,甚至低於成本價的價格向另壹個國家的市場銷售其產品的行為,目的是擊敗競爭對手,搶占市場,從而對進口國相同或類似產品的生產者和產業造成損害。反傾銷,顧名思義,是指壹國(進口國)針對其他國家的傾銷行為所采取的反措施。貿易全球化趨勢越強,各國保護本國產業的傾向越強,反傾銷成為大多數國家采用的主要貿易保障制度。隨著世界經濟貿易關系的不斷發展,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關稅水平不斷下降,經濟發展不平衡,傾銷與反傾銷的國際鬥爭更加激烈。

二、中國國際反傾銷的對象和原因

1.壹些發達國家為了限制中國陶瓷產品的市場份額,以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為借口,利用替代國價格來核定中國出口產品的傾銷幅度,對中國實施歧視性反傾銷,不僅損害了進口國消費者的利益,也嚴重損害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2.除了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擡頭,陶瓷行業長期的低成本擴張和低價競爭策略也是反傾銷調查頻發的原因。與此同時,國內日益緊縮的信貸政策、油價上漲、樓市限購政策、人民幣升值,都將對陶瓷企業形成金融危機以來的又壹次重大考驗。

3.壹是中國出口貿易秩序混亂;第二,反傾銷的全球化和法制化;第三,WTO等多邊機構在貿易立法上存在缺陷;第四,很多國家對進口產品有嚴格的要求,但在國內市場並不執行所謂的“綠色標準”。

4.中國陶瓷出口的快速增長對其他國家的市場結構造成了普遍的調整壓力。中國有巨大的就業需求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這使得出口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價格比較優勢。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進壹步促進了出口的強勁增長,促使跨國企業加快產業轉移,並對壹些國家調整市場結構形成壓力。同時,也給其企業轉型和勞動力再就業造成了壹定的困難。

5.相關國家對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給貿易夥伴留下了借口。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初,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得到了美國和歐盟的承認,這為日後對中國企業實施反傾銷措施提供了便利。這壹認定也為中國其他貿易夥伴對中國企業使用反傾銷措施提供了借口,從而為中國出口產品制造了障礙。

6.中國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和產業結構趨同,中國陶瓷企業出口市場過於集中也是中國企業遭遇國外反傾銷的原因之壹。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產國,中國的貿易產業結構使得其出口產品不可避免地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形成競爭,這自然會引起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沖突和對抗,並頻繁使用貿易保護措施來保護其國內企業,抵消中國產品的競爭力。此外,中國企業對某個國家的集中出口也會在短時間內對該國市場和相關企業造成壓力,從而遭遇貿易保護措施。

7.中國陶瓷出口的低集中度和行業內的激烈競爭也容易導致中國企業經常遭遇反傾銷。我國出口產業集中度低,產業內企業競爭激烈,相互之間經常“討價還價”,進壹步惡化了我國陶瓷出口產品的貿易環境,也為其他國家對我國企業實施反傾銷提供了借口。

8.陶瓷出口企業相對低效的法律抗辯也促使其他國家對中國企業濫用反傾銷訴訟。我國陶瓷出口企業低效的法律抗辯使得反傾銷的成功率很低,不僅使企業不敢應訴,而且容易助長其他國家對我國企業濫用反傾銷訴訟,從而嚴重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第三,反傾銷對陶瓷行業的危害

反傾銷不僅從微觀層面阻礙了中國陶瓷產品的出口,也間接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反傾銷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1,影響我國陶瓷產品出口,2,沖擊國內市場;3.惡化中國的外國投資環境;4.阻礙了中國陶瓷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進程。

面對國外的大棒,為什麽中國陶瓷企業幾乎沒有抵抗力?眾所周知,大多數出口企業實力較弱,缺乏應訴經驗。近年來,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組織和幫助下,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大型出口企業反傾銷應訴率明顯提高,企業出口產品反傾銷案件整體應訴率明顯上升。但仍有不少中小企業考慮到實力弱、應訴成本高、裁決時間長而放棄應訴。行業的復雜性也是企業放棄應訴的主要原因。比如在代工行業應訴,就意味著代工企業要提供客戶名單、成本明細等企業視為珍貴的商業秘密,這是弱勢代工企業難以承受的痛苦。所以,他們不得不忍痛放棄壹個出口市場,另謀出路。

此外,陶瓷出口企業即使願意應訴,仍面臨經驗不足的困境。反傾銷涉及經濟、會計、法律等多個領域,反傾銷訴訟也是壹項需要企業、律師、會計師、經濟學家通力合作的工作。但由於缺乏應訴的相關經驗,缺乏反傾銷會計信息和企業法律合作平臺,成功率壹直不高。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企業還面臨壹個特殊的障礙:“非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在反傾銷案件中的非市場經濟地位主要依據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根據兩個協定,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之日起15年內仍可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的“非市場經濟規則”約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面對這些不合理的規則,我國出口企業深受其害,應訴成功率低與此有很大關系。這也使中國成為外國反傾銷案件的最大受害者。

壹人壹龍,多人壹群蟲。由於談判機制不完善,信息交流存在障礙,陶瓷出口企業很難集體應訴。出口企業之間存在競爭,相互之間難以達成有效的談判安排;企業間也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信息交流障礙,難以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此外,企業成本的保密性和企業規模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企業建立相互協調和溝通的意向。

大量的反傾銷措施嚴重影響了我國陶瓷產品的出口。2005年韓國對中國出口瓷磚發起反傾銷調查後,當年6月廣東省出口韓國的瓷磚總面積和貨值分別下降了34%和26%,其中釉面磚總面積下降了36%,2011年預計比前五次更嚴重。

四、中國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的策略

1.建立自主品牌應對競爭

中國的陶瓷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產品品牌,這是中國陶瓷出口的壹大軟肋。企業要根據自身能力發展和推廣自主民族品牌。企業的R&D中心應該根據國際流行趨勢和市場需求開發產品,而不應該盲目跟風。更不用說內部討價還價,惡性競爭。

中國陶瓷出口產品之所以這麽低價,是因為原材料成本低,勞動力成本便宜,還有國家和地方的補貼。中國人均資源匱乏,陶瓷原料是中國的寶貴資源。從長遠利益考慮,大量低價產品出口不利於陶瓷行業發展,不可持續。中國陶瓷企業應更好地樹立品牌理念,加大品牌建設和技術研發的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真正推動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化。品牌產品的出口不僅規避了產品出口海外的貿易風險,也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2.引進高端人才和設備,提高陶瓷產品的科技含量。

針對我國陶瓷產品科技含量低的現狀,陶瓷企業壹方面要引進先進的生產線和設備,全面提升硬件設施,同時要大量引進陶瓷人才,並給予優厚待遇,形成壹支高素質的隊伍;另壹方面,要擴大R&D中心的規模,讓R&D中心真正發揮作用,在產品質量、設計、風格、包裝等方面跟上市場需求。

3、多元化產品開拓貿易市場。

“反傾銷”壹般是針對行業內的壹類或幾類產品,而不是針對特定的出口企業。出口產品多元化將是有效規避出口風險的好方法。出口企業的產品應倡導多元化經營策略,當某壹類產品遭遇反傾銷時,不會給企業帶來致命打擊。此外,陶瓷出口企業需要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增加出口國家和地區,提高海外市場份額,同時也要很好地分散貿易壁壘的風險。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陶瓷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企業在樹立自身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應註意規避日益頻繁的反傾銷風險。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防患於未然,最大限度規避貿易風險。

4.練好內功,爭取主動。

打鐵還得靠自己。只要我們的陶瓷行業能夠規範經營,協調價格,我相信出口產品遭受國際反傾銷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勝訴的幾率會越來越大。傳統制造業有競爭力,某種意義上不怕反傾銷。

這意味著陶瓷企業要補短板,練好內功。壹方面,加強企業內部建設,防範反傾銷風險,包括加強企業日常管理,轉變低價營銷觀念,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財務會計管理體系,樹立國際意識,生產管理向國際標準化發展。另壹方面,在遭遇國外反傾銷時,應積極建立和組織壹支熟悉情況、反應靈敏、高效的反傾銷應對隊伍。小組成員應包括精通其他國家反傾銷規則和法律的律師、熟悉國際會計準則的註冊會計師和充分了解出口企業經營特點的企業人員。企業在應訴時也應積極尋找突破口,或在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時以國內產品價格為正常價值,或在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時主動提出對自己有利的替代國,以爭取主動,減少損失。

5.學習相關反傾銷法律法規,註意信息收集。

中國對國外反傾銷案件的應訴率低,與WTO中的反傾銷協議和重點陶瓷出口國對反傾銷法律法規缺乏全面了解密切相關。陶瓷企業要加強對WTO有關傾銷和反傾銷規定的學習,認真了解主要陶瓷出口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了解這些協議法規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必須避免的。同時,要註意收集各種協議、合同、商業信函、收支票據等。在我們日常工作中。遇到反傾銷訴訟,企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好所需的資料。此外,隨著國內低價陶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出口環境日益惡劣,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應根據情況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並采取限制性措施。這壹措施主要是希望鼓勵企業提高出口價格,積極減少貿易摩擦。

6.加強與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合作。

企業應積極利用行業協會與政府保持密切關系。壹方面有利於企業了解國外相關法律法規;另壹方面,有利於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宣傳的力度和效果,同時企業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某種程度上,反傾銷只是推動部分企業擺脫“無技術含量”的運營模式,企業要根據趨勢調整產品和市場定位。解決出口企業屢遭反傾銷調查的根本途徑是走非價格競爭之路,最重要的是提高產品的檔次、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如開發壹些功能性、生態性的產品,變被動為主動。無論是應對反傾銷投訴,還是展示本土制造的實力,要想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身影,前提是長得足夠高。在這壹點上,中國制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陶瓷企業應加快行業有效轉型,盡快形成低碳陶瓷體系;大力發展新材料和高技術陶瓷,形成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的高技術陶瓷產業集群,實現傳統陶瓷產業升級改造。

應該理解,產品價格低(低於成本價或國內售價)是反傾銷成立的必要因素。歐盟實施此次反傾銷的表面原因是中國建陶行業長期以來的低價競爭格局,更深層次的根源恐怕是中國建陶企業品牌意識薄弱。價格戰絕非長久之計,消耗了大量寶貴的資源,也容易被貼上低價“傾銷”的標簽,成為別人攻擊的對象。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整個行業都會被逼上“死胡同”。陶瓷企業應該把這次反傾銷作為壹個倒逼機制,盡快推動整個行業進入新壹輪的產業升級。中國是壹個有著悠久歷史的陶瓷生產和出口大國,但目前,中國陶瓷行業的出口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反傾銷形式,這對中國陶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壹個考驗。面對考驗,我國陶瓷企業應做到內外兼修:從內部提高自身素質,從外部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應對反傾銷案件,共創陶瓷出口美好未來。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千百年不變的真理。在當今的國際貿易平臺上是否落後,不僅僅在於質量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壹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話語權。我們的陶瓷行業現在正處於大突破的前夜,現在已經占據了全球60%和70%的份額。如果不做點什麽,對不起這個行業,必須實現國際化戰略。要與國際接軌,必須實現生產環節的國際化,走全球化的道路。陶瓷行業要做全球品牌的最終整合者,就要整合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國際團隊,形成“跨國力量”,從而大大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在世界範圍內形成自己的民族品牌,占領各國市場,滲透不同市場的文化,贏得世界。

  • 上一篇:每天都可以是晴天——繪本《晴天》
  • 下一篇:請問唐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