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期貨交易所的前身是德國期貨交易所(DTB)和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SOFFEX)。事實上,在歐洲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前,兩家交易所的合作由來已久。德國期貨交易所在1990正式開業時,采用的計算機交易和信息系統是基於當時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的系統,當時的軟硬件設施都是參照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設計的。經過四年的運營,德意誌交易所正式加入德意誌交易所集團(DBAG),這使得現貨和期貨市場更加緊密地結合在壹起,也為德意誌交易所集團和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之間進壹步的合作起到了橋梁作用。
成立的機會
歐洲期貨交易所的建立主要是由於歐洲貨幣聯盟的形成和歐元時代的到來。2001年末,歐元正式投入流通之前,美元區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2%,其次是歐元區,占16%,日本占7%左右。歐洲各經濟體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發展速度也在加快。在歐元區領導人討論如何推動統壹貨幣的同時,各國交易所也在研究不同貨幣帶來的結算問題的解決方案。歐洲經濟體中有很多具有長期期貨期權交易經驗的交易所和機構。隨著區域交易的增加,不同貨幣帶來的結算不便日益明顯。德意誌交易所的集團母公司德意誌交易所集團率先與SWX建立戰略聯盟,於1998 * *共同投資成立了EUREXZurichAG。歐洲期貨交易所的總部在瑞士的蘇黎世。EUREXZurichAG成立後,對法蘭克福歐洲期貨交易所德國子公司再投資65,438+000%。由此,初步形成了在蘇黎世和法蘭克福發展起來的兩家交易所子公司EUREXZurichAG和EUREXFrankfurtAG。
聯合股票交易所
20世紀末,歐洲期貨交易所成立的時候,正是全球交易所探索從會員制向股份制過渡的時候。歷史上的交易所大多不以盈利為目的,由會員所有。自20世紀初以來,交換中出現了壹種趨勢,即考慮治理結構的選擇,而不是傳統的互助或合作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交易所被轉變為股東所有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交易所的股份化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每種形式都有自己的問題。壹些聯合股票交易所同時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成為上市公司,如紐約泛歐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盡管壹些交易所已經股份化,但它們仍然是私人公司。其他交易所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根據國際交易所聯合會(FIBV)1999年會的非正式報告,當時的52筆交易中,l5已經全部股份化,l4通過會員投票同意股份化,l5正在積極考慮股份化。
競爭和技術變革極大地推動了證券交易所股份化的趨勢。傳統交易所之間以及交易所與其他交易系統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就要求交易所提高其所有活動的效率,包括其決策過程,而建立壹個更有效的交易系統需要對新技術進行大量投資,這就擴大了對資本的需求。會員制交易所的顯著特點是其所有者、決策者和交易服務的直接使用者往往是同壹個人,即會員公司。決策往往是在壹人壹票的基礎上做出的,而且往往是由成員公司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做出的。會員交易所的所有權不能自由轉讓,隨著會員資格的到期而終止。會員制交易所很難從會員以外的人那裏籌集資金。顯然,這種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交易所發展和擴張的步伐。大多數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都是以股份資本公司的形式組織起來的,它們的所有者、決策者和主要客戶可以分為三個孤立的群體。股東將公司決策權授予擁有選舉和罷免權力的董事會,這些權力由公司管理層在日常活動中實施。股東的投票權與其在公司中的經濟利益是壹致的:壹個股東所代表的經濟利益構成財產權,與成員的經濟利益完全不同。股份公司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籌集資金。
競爭的加劇使交易所從會員制或合作實體轉變為逐利公司,出現了各種新情況。交易所所有者的利益可能與其交易服務的主要客戶的利益背道而馳。交易所的商業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利益最大化成為非常明確的目標,越來越多的會員制交易所逐步完成了向股份制的轉型。在全球證券交易所公司化趨勢的背景下,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技術委員會於2000年6月5438+2月發布了題為《證券交易所討論文件》的咨詢文件。經過討論修改,2001年6月,技術委員會以正式報告的形式發布了《交易所股份化發布稿》。該報告是國際證監會組織關於股份化、自行上市和治理等重大問題的第壹份文件。
基於這種經濟背景,德意誌交易所集團與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的合作采取了公司股份制的形式。可以說,歐洲期貨交易所是當時世界上唯壹的跨境交易所。出於稅務原因總部設在瑞士,但交易所的實際運作更多是在德國。歐洲期貨交易所的誕生和歐元區跨國外匯管理的形成是歐元單壹貨幣經濟區的必然產物。德意誌交易所與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的合作引領了跨區域交易所管理的潮流,為國際衍生品市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在1991至1997期間,兩地交易所完成了交易所的整體工作,將交易所軟件公司和交易所清算股份公司的系統支持下的交易、證券、期貨統壹在壹個領導系統中,形成了全球優勢。雖然交易所註冊地在瑞士,但兩家交易所各占50%的股份。交易所的主機在法蘭克福,兩國的產品基本上在同壹個平臺上給所有會員提供無差別交易。歐洲期貨交易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成立後交易量猛增。成立第二年,交易量達到3.65億手,占全球總交易量的18%。歐洲期貨交易所為客戶提供廣泛的國際標準金融衍生品,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利率衍生品。其特點是開放、低成本的電子接口,通過全球700多個接口連接全球市場參與者,年合約交易量達到654.38+0.5億手以上。
然而,股份公司面臨的挑戰也是艱巨的。比如,當壹個逐利公司履行交易所的監管職能,特別是壹級市場監管(公司上市和準入)、二級市場監管(交易規則)和會員監管時,會出現或增加什麽樣的利益沖突;此外,公平有效的資本市場符合公眾利益,而運作良好的交易所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護公眾的利益,是否有必要在交易所強制加入特殊機制(如具體的公司治理安排或股權方面的規則)?此外,在以利潤為導向的交易所運營過程中,是否會適當考慮其財務可持續性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分配給其監管職能,包括制定計劃管理無法履行的債務?上述問題很多都不是新問題,但股份化和競爭加劇可能會加劇壹些問題,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這些問題和相應的監管對策。歸根結底,問題的核心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的商業壓力(或治理結構)是否會從根本上影響交易所配置資源的能力,是否會損害其根據適當的標準有效履行監管職能和維護公眾利益的義務。
操作和內部結構
在交易所內部管理架構方面,歐洲期貨交易所這種兩個跨區域交易所的合作模式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在運營方面,EUREXFrankfurtAG有德國子公司(EurexDeutschland)和美國子公司(USExchangeHoldingInc)。)、清算中心(EurexClearingAG)、債券交易有限責任公司(EurexBonds)和回購交易有限責任公司(EurexRepo)。美國歐洲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平臺成立於2004年初,由擁有80年衍生品結算經驗的ClearingCorporation負責清算。在掃清了電子平臺交易系統和跨區域無障礙結算的障礙後,歐洲期貨交易所的業務也擴展到了場外交易,經營債券交易有限責任公司(EurexBonds)和回購交易有限責任公司(EurexRepo)兩家公司。前者用於電子通信網絡(ECN)進行場外和批量交易,實現固定收益市場和德國貼現債券(Bubills)的交易。同時提供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直接接口,實現中央指令書中的基差交易。EurexBonds為銀行等市場參與者提供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愛爾蘭等國政府債券的交易和清算服務。EurexRepo是Eurex的另壹個獨立分支,為回購協議提供電子交易平臺,是回購市場電子平臺的主要提供商之壹。它經營瑞士法郎和歐元的回購市場,並提供從交易到清算到結算的服務。2007年底,歐洲期貨交易所也完成了對國際證券交易所(ISE)的收購。國際證券交易所成為歐洲期貨交易所的子公司後,帶來了各種全電子化的交易平臺。ISE的業務範圍包括期權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
交易所的商業作用是提供服務賺取收入。交易所的收入來源於上市交易服務費、結算費、會員費和提供市場信息費。它可以直接取自使用或購買交易所信息的機構,如證券公司、中介機構、上市發行人和信息供應商,也可以間接取自投資者。交易所上述服務的範圍和質量是決定交易所整體經營收入水平的關鍵。歐洲期貨交易所的突出服務之壹是其清算中心的服務。蘇黎世和法蘭克福兩家子公司的清算和交割由交易所持股100%的清算公司EUREXClearingAG處理。EUREXClearingAG成立的初衷是為EUREXDeutschland和EUREXZürich的衍生品交易提供結算服務。但事實證明,它除了讓交易所安然度過歐元流通對兩大區域交易所結算的沖擊之外,在結算業務上也發展得異常出色,為母公司帶來了大量的結算收入。目前,EurexCleaing為在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Bonds和EurexRepo交易的證券提供清算服務,還為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Xetra電子系統交易和場內喊價交易)和愛爾蘭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提供中央對手方服務,從而消除了壹對壹清算對手方的風險。
歐洲交易所采用等級制的會員制組織結構,分為三種:非清算會員(NCM)、直接清算會員(DCM)和壹般清算會員(GCM)。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非結算會員只能交易,不能清算,相當於其他交易所的交易會員,只能通過具有結算資格的會員進行清算。結算會員分為直接結算會員和壹般結算會員,兩者均可清算。
結算會員必須選擇經EUREXClearingAG認證的後端系統聯網。EUREXClearingAG與結算會員有合同關系,結算會員是自己賬戶和做市商賬戶的所有者,對自己的賬戶負責。結算會員是客戶賬戶的經紀人,結算機構和個人期貨交易者沒有直接關系。作為個體交易者的經紀人,結算會員有責任向結算所保證期貨交易者的表現。清算所向結算會員收取保證金,結算會員向交易會員收取保證金。結算會員向交易會員收取的保證金不得低於結算機構對結算會員的要求。直接結算會員結算自己的交易、客戶交易和附屬交易。比如德意誌銀行在中國有分行,如果交易達成,可以由德意誌銀行清算。壹般結算會員可以對自營交易、客戶交易等非結算會員進行結算,但雙方需要簽訂合同。對於與歐洲期貨清算所簽訂協議並有聯盟關系的清算所,EUREXClearing規定可以接受其為特別清算會員(SCM)。特別結算會員可以代表其會員完成所有交易的結算。eurexclearag訂立了多項協議,通過協議的簽署,明確了eurexclearag與各結算會員及聯合清算所之間的關系。
總之,全球經濟壹體化和區域合作的步伐並沒有因為金融危機而改變。隨著危機的發生,市場對衍生品交易的監管非常重視,歐洲經濟體、亞太、美洲等區域內的交易所之間的合作可能會比以前更加緊密,不僅是出於擴大交易量活躍市場的目的,也是出於提高交易安全系數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