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前海合作區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實驗平臺,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規劃明確,進壹步拓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裏擴大到120.56平方公裏。
前海合作區成立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目前,註冊港資企業1.1.5萬家,註冊資本1.28萬億人民幣,實際利用港資占前海實際利用外資的92.4%。合作區的產業布局以金融、現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為重點。,充分發揮香港的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和基礎科研優勢以及深圳的市場、人才和體制機制優勢。
擴張早就計劃好了。
前海合作區獲批設立後不久,就出現了“擴區”的呼聲。2019年初,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前海合作區擴大開放。同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到,適時修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進壹步拓展前海發展空間,在新增範圍內落實前海相關扶持政策。
2019,10在前海合作區召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蛇口自貿區“雙擴區”已上報國務院。
2020年6月,《廣東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提出,以粵港澳深度合作為主題,推進前海合作區連片拓展,整合蛇口與南山、寶安中心區與大鏟灣區、機場與周邊、會展新城與海洋新城,在新拓展區域落實前海相關扶持政策,與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政策重疊。
根據規劃,合作區擴展至以下區域:南面毗鄰的蛇口、南山區【東至後海大道、離岸路、愛榮路、招商路、水灣路,南至深圳灣,西至月亮灣大道、珠江口,北至東濱路,含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蛇口區】22.89平方公裏;北鄰的會展新城、海洋新城(東至松福大道,南至福永河,西至海岸線,北至東寶河、沙井北環路)29.36平方公裏,機場及其周邊(東至寶安大道,南至金灣大道、寶園路、碧灣路,西至海岸線,北至福永河、松福大道、福州大道)30.07平方公裏。總面積從14.92平方公裏擴大到120.56平方公裏。
“前海的大幅擴容,是進壹步放大前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戰略效應的需要,(新前海)也是當前‘雙區’建設的重要政策支點。”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對第壹財經記者表示,新擴區的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基礎雄厚,為未來深港合作從服務業向多業態、多領域拓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現實基礎,也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鐘健也對第壹財經記者表示,前海擴容將有利於深圳原特區內外壹體化發展,提升深圳整體實力;有利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大灣區國際壹流中央商務區,帶動大灣區整體發展;有利於深化粵港澳合作和前海合作區規劃建設。
許多優惠政策覆蓋整個地區
前海擴區後,方案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業務指導和支持力度,將合作區現有相關扶持政策(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除外)按程序覆蓋到本方案規定的所有區域。
在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實驗平臺方面,《方案》明確,要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營造國際壹流營商環境,創新合作區治理模式。
在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方面,《方案》還明確了四大政策措施,包括前海合作區將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高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等。
“隨著面積的擴大,相應的政策也會完善,受益面必然更大。”熊易剛在接受第壹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前海日新月異,區內現代服務業發展成效顯著,但也面臨不小的挑戰。這壹次,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進壹步擴大開放的《方案》,這是對挑戰的及時戰略回應。而且還要註意“門開著,門不開”的問題,加快中央在深圳的部署。
擴張後如何實現新的目標
規劃還提出了前海合作區的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要素高端、輻射功能突出的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多輪驅動的創新體系成效突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凸顯。
到2035年,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達到世界壹流水平,建立與港澳產業協同聯動、市場互聯互通、創新驅動支撐的發展模式,打造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戰略能力強、協同發展驅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廣泛推廣改革創新經驗。
前海的拓展已經納入寶安區的壹大片區域。如何促進該地區多部門的協調發展?鐘健對第壹財經記者表示,涉及到跨行政管理問題,城市規劃和公共設施建設要以行政統籌為基礎,產業布局和發展要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
熊易剛提醒我們註意以下問題:壹是如何與河套、光明科學城等平臺合作;二是如何充分調動港澳的積極性;第三,如何與寶安區原有的產業規劃和社會發展基礎相銜接;第四,如何實施全面授權改革,讓中央賦予的政策紅利落到細節上。
熊說,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壹直註重通過在港澳學習,引進國際先進經驗和做法。未來40年,我們還是會重視留學,但也要開始創造壹些更進步的體制機制,這也是深圳先行先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