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尋找爾雅法的社會學答案。。。

尋找爾雅法的社會學答案。。。

1.1

1.哪個學派不屬於西方社會法學三大流派?(儒家)

2.哪個不是法社會學的名字?(社會學)

3.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法律與社會)

4.法律社會學是研究法律與社會關系的學科。(右√)

5.法律現象只是法學的研究對象。(錯誤×)

1.2

1.下列哪壹項不是法社會學研究對象的例子?組成

2.歐文認為什麽不是法學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點?(從歷史、哲學等角度)

歐文認為,社會學家在研究法律體系時並不關心(書中的法律)。

4.法學家意見的特點是從法律角度出發。(右√)

從多個角度研究同壹個問題,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右√)

1.3

1.布萊克認為法律模式的目標是(判斷)。

2.(弗裏德曼)提出了“內部觀點”和“法律觀點”兩種觀點。

3.那種人不是“內線”?(普通人)

4.布萊克認為社會學模型關註的是規則而不是社會結構。(錯誤×)

人類學家在處理家庭糾紛時,可能會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感興趣。(右√)

1.4

1.不屬於“法律多元主義”的是(國家法和政府法)

2.人類學家用國家法和非國家法的二元結構?(法律人類學家)

3.《野蠻社會中的犯罪與習慣》這本書是馬林諾夫斯基寫的。

4.法律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是法律的有限性和約束性。(右√)

5.民間法僅指習慣法。(錯誤×)

1.5

1.法律是“授權使用暴力”是的(霍伯)

2.原始法律和現代法律有什麽相似之處?(現代成熟的法律體系)

3.“第壹類規則”和“第二類規則”是(哈特)。

4 .特羅布人之所以遵守這些“原始法律”,是因為他們害怕法律的制裁。(錯誤×)

5.原始法律和現代法律之間有原則上的區別。(右√)

1.6

1.(格裏菲斯)從社會控制分工的角度整合了人類學家庭法的概念。

2.“國家法與非國家法”的框架聚焦於(未開化社會)

3.“政府法與非政府法”框架的重點是(現代社會)

4.習慣的再制度化就是法律的過程(右√)。

5.“授權行使暴力”是非法與法的分界點(錯x)

1.7

1.《正義與非正義》、《善與惡》從什麽角度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律”是(麥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在法律全球化的研究中提出了法律遙遠性的概念。

4.同壹個社會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政府才能制定和解釋規則(錯×)。

1.《正義與非正義》、《善與惡》從什麽角度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律”是(麥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在法律全球化的研究中提出了法律遙遠性的概念。

4.同壹個社會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政府才能制定和解釋規則(錯×)。

1.8

1.(弗蘭克)認為法官是憑感情而不是憑推理來判斷的。

2(布萊克)認為“法律是可變的。可增可減”

3.(社會)不是影響行為的因素

4.“全球法”是民族國家法和國際法(打勾)。

5.麥考利認為,書的預演可以分為:從未實施的法律,有時實施有時不實施的法律,從未實施的法律(對√)。

1.9

1.下列哪壹項不屬於中國的普通法?(國家法律)

2 .“行動中的法律”是指(法律的實際運作)

3.以下哪壹個不是西方經典法社會學的創始人?(卡爾·馬克思)

4.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中。習慣法與國家法同時並存,形成二元或多元結構。(右√)

5.法律是神聖的,在實際操作中不會改變(錯×)。

1.10

1.塗爾幹提出(社會壹致性)

2.馬克斯·韋伯的核心問題是(為什麽資本主義只來自西方)。

3.哪壹個不是馬克斯·韋伯提出的三種權威?(皇家權威)

4社會分工導致了古今社會壹致性的變化(對√)

5.結構功能法社會學是批判的左翼理論(錯×)

1.11

1.沖突論法律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是(馬克思)

2.建國後占主導地位的法律是(馬克思主義法學)。

3.馬克思主義法學的重點是(法律與社會)

4.論沖突法社會主義認為社會和法律不是基於沖突,而是基於認識。(錯誤×)

5.馬克思主義法學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法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右√)

2.1

1.以下哪壹項不是實證研究方法?(純理論研究)

2.觀察的兩種方法是什麽?(個人觀察和機器觀察)

只要是以研究為目的,都可以在人身上進行實驗。(錯誤×)

4.材料壹分,材料壹分,材料十分。沒有素材就不要說話(對√)。

2.2

1.哪壹項不是抽樣調查的特點?(取樣的全面性)

2.蓋洛普民意測驗失敗的原因(調查的代表性差)

3.哪個不是實驗方法?(抽樣調查)

4.個人觀察與個人經歷直接相關。(右√)

5.人口普查雖然成本高,但準確率高(對√)。

2.4

1.哪壹項不是根據現象之間的關聯程度來劃分的?(正相關)

2.相關系數的值在0.5和0.8之間(顯著相關)。

3.代表數量關系的點的分布壹般在直線附近,也就是說兩個變量是(線性相關的)。

4.相關性是現象之間反復出現的、不確定的數量關系(對√)。

5.現象之間定量依賴的具體數值是固定的。(錯誤×)

2.5

1.下列哪壹項不是相關系數的表達式?(相關性)

2.以下哪個陳述是錯誤的?(有關聯就要有因果關系)

3.用什麽方法可以排除其他變量,只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控制方法)

4.相關系數是反映兩個變量密切相關的綜合指標。(右√)

5.“冰淇淋在北美的銷量與強奸案數量有很高的相關性”說明兩者之間有因果關系(錯×)

2.6

1.哪壹項不是確定因果關系的過程?(直接判定兩者是否因果)

2.法定指標的特點是什麽?(具體性)

3.法定指標通常用(指標樹)表示。

4.在判斷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時,只要看它們是否高度相關即可。(錯誤×)

5.法律指標是壹種特殊的社會指標。(右√)

2.8

1.“嚴打”投入的警力和物力指(投入指數)

2.以下哪壹項不是對法律指標適當性的描述?(增加主觀性)

3.《伊凡的法律體系——跨國分析》中選取的法律指標有(7項)。

4.主觀指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受訪者的感受(對√)。

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是指客觀指標真實,主觀指標主觀不真實。(錯誤×)

PS:錯題1

2.10

1.哪壹項不是立法機關規定的?(地方政府(市級))

2.中國法律發展報告:數據庫與指標體系(2007)中哪個模塊最不盡如人意?(資金和收入)

3.以下哪壹項是社會指標?(教育)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執法機構。(錯誤×)

5.法律社會學的壹個主要研究特征是問題導向。(右√)

3.1

1.“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和範圍內自由裁量”是自由裁量的形式?(規則範圍內的自由裁量權)

2.“試驗因人而異。表現了知府的脾氣、性格、教養、處境和個人特點。

3.對「法官不按規則審判」有什麽看法?(法律現實主義派或規則或事實懷疑論派)

4.多少年到多少年有期徒刑由法官酌情決定(我答×)我不知道答案。

5.法官的判斷公式1:法治(R)*事實(F)=判斷(D)(右√)

3.2

1.哪壹個不是布萊認為的社會歧視?(平等法律空間)

2.以下哪壹項不是文化歧視?(熟人和陌生人)

3.“與白人相比,黑人被確認有罪的比例更高,得到的刑期更長”,從這句話(種族歧視)就能看出來

4.在社會空間中沒有地位的人更容易受到歧視(右√)。

5.黑人更容易犯罪(錯×)

3.3

1.從刑事立法的角度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不包括(原則規定的自由裁量權)。

2.“對某壹犯罪的處罰往往有多個主刑、附加刑,可以在法定刑幅度內選擇量刑”,屬於哪種裁量?(選擇性條款下的酌處權)

3.哪個不是刑事司法實踐的過程?(監獄押送)

4.刑法頒布實施後,法官仍然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錯×)。

3.4

1.以下哪種情況不會發生?(任何法院對同壹案件的判決都是壹樣的)

2.在《人民法院第三個五年改革綱要》中,試點旨在規範自由裁量權,將(量刑)納入法院色溫審判程序,以增強量刑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實現量刑的公正與平衡。

3.根據2007年美國人權紀錄,女性被攻擊的概率是男性的(10)倍。

4.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將不再“自由”,“同案不同判”的現象將得到有效防止。(右√)

5.警方的逮捕決定因肇事者之間的距離而異。(右√)

3.5

1.在家庭暴力案件中,決定警察作出逮捕決定的可能性的是當事人(壹)的性質或案件本身的直接性質。

2.在下列哪種情況下,警察最不可能實施逮捕?(該女子拒絕在逮捕令上簽字)

3.哪壹個不是警察自由裁量權的理由?(警察權力最大)

4.警察趕到時,雙方都在場,發現男子喝醉了,所以降低了抓捕的可能性(錯×)。

5.當女方報警時,被警方逮捕的可能性降低(右√)。

3.6

1.「撇清」和「委托關系」屬於警察自由裁量權的理由是什麽?(來自警局內外的壓力)

2.中國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暴力)

3.那些現象不就是模糊家暴的體現嗎?(罪有應得)

4.家庭暴力案件和財產狀況。受教育程度和民族有必然的關系(錯×)

5.某種程度上,雖然反對家暴,但社會的容忍度還是比較高的(對√)。

3.7

1.哪壹項沒有明確禁止家庭暴力?(勞動法)

2.從輕處理兒童家暴會陷入怎樣的困境?(我(不知道概念困境)

3.如果孩子在家長被問責後無人監管,屬於哪種困境?(我:觀念的困境)

4.司法機關對於撤銷監護人的監護權壹直持謹慎態度。

5.審判回避制度是指法官有法定情形,必須回避且不參與案件審理的制度(打勾)。

3.8

1.“平權法案”是從哪個政府開始的?(肯尼迪政府)

2.哪些群體不是弱勢群體?(富人)

3.印度大學生對中國最感興趣(民族自治政策)。

4.社會上的現實歧視是執法者在自由裁量時偏袒強勢壹方而不利弱勢壹方的重要原因(對√)。

5.“壹定要先行動”會因為照顧壹些弱勢群體而得到他們的感激(錯×)

3.9

1.控辯雙方的交易在英國被稱為(辯訴交易)。

2.刑事案件中起訴和辯訴交易程序的比例為(90%以上)。

3.美國法律界辯訴交易的責任不包括(辯訴交易是秘密進行的,違反了公平原則)。

4.控辯交易是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和檢察官達成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並經法院同意的過程。(右√)

5.辯訴交易的價值取向是純粹的法律制度(錯×)

3.10

1.老師通過駕照考試後,原來的扣9分改為後來的(3)分。

2.控辯雙方的交易在英國被稱為(辯訴交易)。

3.在英國,辯訴交易主要用於哪些案件?(輕罪案件)

4.在美國,法律官問是否有罪,如果回答無罪,就進入辯訴交易程序(錯×)。

5.在英國,法官問他是否有罪。不認罪就進入正式審判程序(右√)。

3.11

1.德國處罰令的內容不包括(使用的刑法條文)壹:估計錯誤。

2.自白制度是(日本的)制度

3.控辯雙方的交易在中國叫(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4.處罰令的處罰可適用於罰款和監禁的案件(錯×)

5.口供不再是證據之王(右√)

3.12

1.《囚徒困境》中,如果兩個人同時認罪,會受到什麽樣的懲罰?(減輕處罰但不予支付)

2.辯訴交易或類似制度在各國都受到批評,主要指責是估計錯誤。

3.辯訴交易的前提是(證據不足)

4.辯訴交易或類似的制度可以又快又好地處理案件。不應該被指責(錯×)

5.辯訴交易是建立在壹定程度上犧牲被害人利益的基礎上的(右√)。

3.13

1.哪壹個不是刑事案件“了結”的目的?(將肇事者繩之以法)

2.強奸案中,受害人除了經濟上的考慮,主要考慮(名譽)。

3.“和解”(不公平)的本質是什麽?

4.“刑事案件的和解”是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的交易(正確√)。

5.在醫療事故中,醫院之所以選擇和解,往往是出於對醫院聲譽、時間和精力的考慮(右√)。

3.14

1.刑法中“不理不睬”的性質是什麽?(謙虛)

2.礦難發生後,如何處理煤老板的隱瞞?(國家必須幹預)

3.不起訴不理原則是法院審理的原則。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是(正確√)

4.法院審理民事糾紛的範圍。法院有權變更或撤銷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錯×)

3.15

1.家庭聚會是哪個國家?(新西蘭)

2.在家庭小組記憶中,(受害者家屬)沒有參與賠償和防止再犯的私下討論(我不知道)

3.“和解與普遍化”運動發生在(法國)

4.哪壹項不是決定實施調解的前提條件(被害人不同意和解)(不知道)

5.家庭群體記憶制度適用於犯罪情節輕微,對公共利益影響不大的案件(右√)。

6.英國刑事案件系統主要用於處理成人刑事案件(錯×)

7.迄今為止,和解制度規定最全面的國家是英國(錯×)。

3.16

1.德國輕罪自訴案件調解失敗時(自訴程序)

2.《關於輕微傷害案件訴訟階段委托人民調解的規定(試行)》頒布於哪個城市?(上海)

3.哪種處理不屬於輕微案件的從寬處理(依法嚴肅處理)

4.德國刑法典規定,刑事和調解對象可以擴大到未成年人(打勾)。

5.中國不同地區的刑事和解制度可能不壹樣(對√)。

3.17

2002年,輕傷案件刑事和解比例為(0,265,438+0)。

2.2005年,未成年人與大學生刑事和解比例為(0.076)。

3.國家機關腐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麽(退賠能力)?

4.刑事和解制度可能因為貧富不平等導致刑罰適用不平等,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右√)。

5.有罪必有罰。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對√)PS:錯1。

4.1

1.哪個合同條款是不必要的(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法)

2.訂單之爭是指(采購訂單和確認書上的違約責任往往與爭議解決條款不壹致)

3.商人之間的交易和合同是壹回事(錯×)

4.合同有主要條款和次要條款(勾選√)。

4.2

1.下列說法是錯誤的(商人之間的承諾不可信,不被尊重)

2.在商業交易過程中,合同被(協議)所取代。

3.在下列選項中,商人最不重視的是(a合作)。

4.大量交易是在沒有合同或合同有瑕疵的情況下進行的(對√)。

大多數合同糾紛將由律師解決。(×)我想我錯了。

4.3

1.哪壹項不是合同對交易的障礙(可以指定交易的時間和地點)?

2.在中國白酒行業,交易訂單意向能實現的比例是多少(0.1)?

3.那種合同不需要嚴格按照合同法和爭議解決(買賣合同(訂單意向))來履行。

4.合同是交易的障礙(正確√)

5.企業的不同部門對合同的重要性看法壹致(錯×)

4.4

1.“契約分為個體契約和關系契約”是(麥康奈爾的觀點)

2.什麽樣的契約是“由習慣、內部規則、社會變化和對未來的期望交織而成的契約”?(關系契約)

3.英美現代合同法理論吸收了關系合同的因素。

4.由於誠信的介入,合同責任和違約責任的界限變得模糊(右√)。

5.“當事人之間除簡單的貨物交換外沒有任何關系”的合同指的是關系型合同(錯×)

5.1

1.中國勞動合同法於2007年頒布。

中國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犧牲勞動者權益)。

3.《勞動合同法》頒布後,近三分之壹的受訪用人單位人力資源認為自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員工辭退成本增加,選人壓力大)。

4.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錯×)

5.從宏觀上看,中國工人處於弱勢地位(右√)

5.2

1.07 2007年,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為逃避勞動法,以個人名義要求80名老員工辭職。

2.屬於“玻璃鞋”的隱性裁員模式,是通過調崗降薪的方式迫使員工辭職。

3.深圳勞動行政部門對華為“勸退”時間保持沈默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法律上的困難,沒有處理辭職的規定。

4.壹次性或批量裁員是指用人單位以裁員模式規避勞動法(右√)。

5.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和崗位津貼的模式屬於“金蟬”模式(錯×)

5.3

5.4

1.用人單位通過相應甚至優厚的補償與員工達成協議“哪種因素屬於員工向用人單位妥協?(利息因素)

2.現行勞動合同制度處於社會法時代。

3.對於《勞動合同法》頒布引發的糾紛,采取“防水養魚”態度的是(法院)

4.勞動合同法在書本上的規定是有利於勞動者的。(錯誤×)

5.由於我國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勞動者權利的門檻相對較高。(右√)

5.5得了40分。

5.6

1.哪壹個不是政府積極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表現?(我覺得修改勞動合同法有問題)

2.我國政府對《勞動合同法》的態度是(堅定不移、兢兢業業)。

3.《勞動合同法》頒布前後,哪壹個不是在經濟危機下做出的壹些修改?(當地政府嚴格執法,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企業不開綠燈。)

我國政府堅決維護勞動合同法,認為不存在修改的問題,只有認真執行的問題。(右√)

5.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我國政府對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做了壹些改變。(錯誤×)

5.7

1.促使行動中的勞動合同法向書本中的勞動合同法靠近的原因不包括(勞動者維權意識不高)。

2.立法在自由裁量行為和交易中的作用描述不正確(無效)。

3.關於勞動合同和物權法的說法是錯誤的(勞動合同法和物權法都產生了壹定的關系)。

4.當事人進行交易,執法者進行裁量,法律沒有約束力。(錯誤×)

6.1

1.以下不是解決糾紛的正式方式(輿論)

2.以下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有(辱罵和毆打)

3.「第三方自主決定」是指什麽樣的爭議解決方式?(獨裁)

4.“笑、批評、表揚”是解決爭端的正式方式。(錯誤×)

5.是否有壹致性要求是指雙方是否需要同意(勾選√)

6.2

1.美國糾紛解決現狀的錯誤之處在於(訴訟爆炸)

2.面對訴訟爆炸,什麽是“削減成本”就是(增加訴訟成本,限制審判次數)

3.美國解決糾紛最重要的方式是(簡易程序)。估計錯了。

4.日本選擇了“大司法制度設計”,擴大法院規模。(錯誤×)

5.美國面對訴訟爆炸壓力采取的措施:攔截和開源。(右√)

6.3

1.很多法院不受理的案件實際上是怎麽解決的?(行政)

2.下列關於我國糾紛解決現狀的說法是錯誤的(信訪與法制社會相悖)

3.信訪的主要比例是(涉訴涉法信訪)

4.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民事調解、法院調解還是仲裁調解都在日益弱化。(右√)

5.95年後,經濟合同仲裁屬於行政仲裁。(錯誤×)

6.4

1.下列哪壹項不是行政管理?(經濟糾紛仲裁)

2.哪個不是簡單關系的特點?(復雜用途)

3.下列說法是錯誤的(簡單關系、密切關系、不適用法律)

4.勞動仲裁和經濟糾紛仲裁性質相同,都屬於民事仲裁。(錯誤×)

人在復雜的關系中,更適合用法律手段解決糾紛。(錯誤×)

6.5

1.更願意采用調解的是(邊緣關系)關系。

2.以下說法是真的(像個孩子。不可替代的東西,比如珠寶,更容易成為核心關系)。

3.「日本四大汙染案」說明了壹種怎樣的爭端解決理論模式?(利益最大化)

4.東方人討厭起訴,西方人喜歡起訴。(右√)

如果糾紛之間存在親密關系,壹般不願意選擇訴訟方式。(錯誤×)錯誤的問題

7.1

1.馬克斯·韋伯是德國人。

2.法律體系之外的標準是(實體法律體系)

3.壹個案件所遵循的標準是由壹個案件決定的,壹個沒有普遍性和普遍性的法律制度就是壹個(不合理的法律制度)。

4.所謂正式法律制度,是指使用法律制度的內部標準,用來衡量法律制度的自治程度。(右√)

5.韋伯認為形式法律制度落後,實質法律制度先進。(錯誤×)

6.韋伯提出了法律思想類型學的四個範疇:形式非理性、實質非理性、形式理性和實質理性。(右√)

7.2

1.韋伯把合法性的權威分為三種,不包括(合理統治)。

2.什麽樣的權威的人會服從酋長的命令?(傳統)

3.韋伯解釋“法律權威與合理的法律制度之間的聯系”的目的是為了解釋為什麽資本主義只來自歐洲。

4.實質上不合理的法律制度適用於可觀察的標準,但它是基於特定的道德和特殊情況的實際考慮。(右√)

只要他是領導,他就有權威。(錯誤×)

8.1

1.傳統社會的社會結構和法律類型是(機械聯動和壓制性法律)。

2.以下是壓制性法律(刑法)

3.在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中,(調解員)首先出現。

4.杜爾科認為,社會分工是區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主要標誌。(右√)

5.從調解員到警察再到辯護人的順序意味著刑法最早出現在人類社會。(錯誤×)

9.1

1.集體農場出現在(以色列)

2.以下關於基布茲的說法是錯誤的(這種生產方式完全適合資本主義私有化)。

3.庫迪薩對基布茲生活的描述有錯誤的地方是,成立了壹個處理糾紛的司法委員會。

4.Kibbutz的生活是目前最接近* * *產品主義的。(右√)

5.莫沙武是集體生產居住。(錯誤×)

10.1

1.禁酒是憲法規定的(美國)。

2.中亞伊斯蘭婦女解放運動後哪種情況不好?(壹些女性成為妓女)

3.美國康涅狄格州的限速法律規定,高速行駛不得超過(55英裏/小時)。

4.法律可以定義人的行為。(錯誤×)

“中亞伊斯蘭婦女解放運動”事件就是法律不能改變習俗的例子。(右√)

10.2

1.哪個國家領導人提出要向集中的地方開槍?(李鵬)

2.哪壹個不屬於我國已經頒布的禁令?(禁止)

3.禁止賣淫、吸毒和賭博的法律是什麽時候重新出現的?(改革開放後)

北京的限放令壹開始就被封殺了。(錯誤×)

5.對於壹些不能禁止的行為,只有合法化才能規範。(右√)

10.3

1.哪個禁令不是說明法律不能改變人的行為的例子?不確定性(票務系統)

2.哪壹個不是孟德斯鳩否定法律改變人的行為的觀點?法律具有能動作用,法律是人類改變自己的工具。

3.(所有的宗教體系都是人類精心設計的)不是進化理論家。

人們對通過法律手段改變習俗持否定態度。(右√)

5.薩維尼認為,法律隨著壹個民族的成長而成長,隨著壹個民族的滅亡而消亡。(√)PS:60分

11.1

1.不守法就要受罰是什麽理論?(威懾理論)

2.下列說法是錯誤的(有兩種犯罪行為有兩條相同的法律曲線)。

3.人們遵守法律是因為自身利益的平衡。如果守法的利益很大,他們就會選擇守法。是什麽樣的理論?(興趣理論)

4.“遵守法律對我來說是壹種習慣”是壹種習慣理論(右√)

5.只要威懾力量不斷增強,違規數量就會相應減少。(錯誤×)

11.2

1.麥格理例子中的女教授每天遵守規則和法律的原因是(壹種習慣)。

2.遵守法律的理由的答案是(道德和習慣論)。

3.在對芝加哥和NPC所做的違法行為的調查中,唯壹相同的是(從商店裏偷小東西)。

法律和道德是高度壹致的,所以人們遵守法律是為了遵守道德。(右√)

道德對作弊可以起到壹定的作用,但起決定作用的是懲罰。(右√)

  • 上一篇:論企業資本的法律意義。
  • 下一篇:商務服務公司名稱商務公司名稱推薦?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