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人性的暴力從來沒有贏過。

人性的暴力從來沒有贏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平臺無關。我在此聲明)

張小本

陜西漢中張扣扣殺人案二審判決於2009年4月2011日在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結果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陜西漢中男子張扣扣因犯故意殺人罪、故意毀壞他人財物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該案宣判,但由於其特殊性,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對於張扣扣的結局,普遍樂觀的少,感嘆的多。

此案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是因為它涉及22年前張氏和王氏家族之間的世仇。

22年前的1996,張和王因為鄰裏糾紛產生了隔閡。張扣扣的母親和(王小軍,王的父親)的妻子(王,王小軍的母親)壹直不和,他們經常為瑣事互相辱罵。當年8月的壹天,張穆在路上與王子欣迎面相遇,因意見不合,朝王子欣臉上吐了壹口唾沫。當時在場的(17歲)的三兒子王和他打了起來。在打鬥中,用扁鐵打了王的額頭。這時,的大兒子王在鄉政府當辦事員,也參加了戰鬥。在這個時候,王子欣沒有戰鬥。我不知道,就是因為這樣壹次因憤怒引發的言語暴力,直接給兩個家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災難。在父親的慫恿下,王撿起壹根棍子打在張母親的頭上,致使張母親因搶救無效死亡。肇事者王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但因未滿18周歲,免於死刑,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當年的扣扣。剛滿13歲。只是壹個未成年的孩子。他目睹了母親被殺害,目睹了法醫對母親屍體進行屍檢的血腥場面,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從此,他發誓要為母親報仇。

記得弗洛伊德說過,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是最難治愈的。

也許正因為如此,壹個13歲男孩心中埋下的仇恨種子,終於在22年後的2018年除夕爆發了!

據張供述,22年來,他壹直沒有忘記為母親報仇。總有壹天他會殺了王家。之所以選擇大年三十動手,張口口聲聲說只有這壹天王家才能聚在壹起。

於是張扣扣在王和王嬌君回家過年祭奠親人的路上將其殺死,又回到王家將年屆七十的殺死,發生了壹場大屠殺。隨後,張扣扣沒有選擇潛逃,而是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張不服判決,提起上訴。陜西省高院復核後,決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裏的案子似乎已經告壹段落了。

然而,該案應該引起的反響卻發人深省。我們不妨用幾個假設來證明其反響的原因。

如果王的父親屈服了,把他們拉開,而不是鼓勵兒子把人打死,22年前的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當然也就不會有今天為了報仇而殺三人的大屠殺。所以人性的暴力從來沒有贏過。

如果,在張的母親被打成昏迷後,張的父親能及時將病人送醫,而不是說:他家人打他,他給他看。這句話看似有道理,實則隱形冷漠,拋棄妻子。也許張扣扣的媽媽還能保命。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壹種冷暴力。因為對於當時還健在的寇寇媽媽來說,分秒必爭。也許不會讓壹個鮮活的生命在壹個只有13歲的孩子懷裏結束。也就是說,人性的暴戾積累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來自於各種外在因素。

再比如,為什麽法醫在進行屍檢時沒有做必要的隔離?但是在張扣扣家門前的馬路上,在公共場合?並且沒有阻止受害人13歲的兒子觀看?難道沒有人知道他看到的是她死去的母親的屍體被解剖,還有很多人在看嗎?這對壹個幼兒的心靈會造成多大的創傷?這也是壹種社會冷暴力!和...親手殺死張扣扣母親的兇手王,年齡在18歲以下。雖然按照1996的法律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但自古以來,中國的人,尤其是中國農村的人,總覺得同意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有點不公平。盡管我們毫不懷疑法律的公正性。

張扣扣案之所以引起社會反響,是因為法院駁回了張扣扣的辯護律師對張進行精神鑒定的請求。原因不明。

如果醫院接受律師的請求,將依法對張進行精神鑒定。如果張的精神是正常的,那麽法院就會作出這樣的判決,以真正體現法律的公平和正義。不會在社會上引起太多反響。

但無論如何,法律毫不留情。人們雖然同情本案當事人張扣扣,但絕不會鼓勵利用私人力量進行報復。壹切都要通過法律程序解決。中國是法治社會,依法治國是新時期中國的基本國策。只有對法律有敬畏之心,法律才不會形同虛設。殺死自己的母親是壹件可怕的事情。這是在中國,壹個古老的國家。千百年來,顛撲不破的樸素正義和認知,任何人都可以容忍。但是以暴制暴是法律不允許的。

  • 上一篇:雞西市雞冠區2023年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公告?
  • 下一篇:如何加強預算執行審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作用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