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及地震知識,提高防震意識(1)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學校防震教育:◎學校要加強防震減災教育,將防震減災知識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內容,開設防震減災知識課程,將地震科普知識、地震自救互救知識編入中小學簡易教材,使學生系統掌握防震減災知識,形成防震減災知識。◎學校要制定詳細的宣傳教育計劃,通過各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利用電視臺播放有關地震災害的宣傳片,讓學生了解地震造成的災害,加強對防災減災重要性的認識;利用每天的學校廣播時間,讓孩子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地震預報的相關知識,向學生介紹異地防震的要點和震後自救互救的知識。◎學校要在各年級組織以防災減災知識為主題的班會,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豐富防災減災知識。◎學校可以利用科學課的時間,帶領學生識別地震征兆,熟悉綠色通道。畫出學校各房間的緊急疏散路線圖,上課帶學生看圖找通道,自己在教室張貼疏散圖。◎組織學生成立防震減災教育活動興趣小組,在地震專業人員和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讓學生自己收集地震知識,制作自己的防震減災小報,定期在學校廣播電臺播放地震知識,觀看地震知識、技術和紀錄片,在地震紀念日上街宣傳防震減災等方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組織學生誌願者帶著防震知識展板走進社區和家庭,讓學生們熟練地將地震知識融入自己生動簡單的語言中,向他人講述地震相關知識以及如何預防地震災害,等等。◎學校要把疏散演練作為學生防震訓練的重要項目。疏散演練前,學校應認真制定疏散方案,並對學生進行反復的安全教育。在疏散過程中,每個老師都要有明確的位置,每個通道都有專人負責,引導學生疏散,確保學生安全。2.做好自救演練提高防震能力(1)學校相關場所自我保護演練◎上學途中發生地震時:首先用書包保護頭部。如有建築物、電線桿、廣告牌等。在妳身邊,妳要及時離開,找壹個安全的地方。如果在橋上,需要冷靜離開,走到安全的地方。在離學校近的情況下,去學校操場等空曠的地方避難。如果離學校比較遠,就去公園等開闊的地方,然後再決定回家,或者按照老師的指示去學校避難。教室發生地震時:不要沖出教室,先躲到桌子下面,保護好頭部。當地震稍有緩解時,有序撤離到避難所。◎走廊有地震時:如果可能,進入最近的教室,然後躲在桌子下面減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的時候,遠離有玻璃的窗戶,蹲下,保護頭部,尋找機會防止休克。◎樓梯上有地震時:樓梯上有地震時,驚慌失措地逃跑是很危險的。妳應該立即跪下,保護頭部,等待時機撤離。(2)廢墟下掩埋自救演練◎學會采取必要的現場緊急自救措施。如果地震時妳被埋在廢墟下,妳周圍是黑暗的,只有非常小的空間。妳必須訓練學生不要驚慌,樹立生存的信心,盡壹切可能保護自己。在這種極其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持呼吸順暢,清除頭部和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和有毒氣體時要用濕衣服捂住口鼻;避開較弱的倒塌物體和其他容易落在身體上方的物體;擴大和穩固生存空間,用磚塊和木棍支撐廢墟,防止余震後環境進壹步惡化。學會努力脫離危險。如果找不到脫險的方法,就盡可能保存體力,用石頭砸能發出聲音的物體,發出求救信號。不要哭,不要急躁,不要盲目行動,這樣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和體力。盡量控制情緒或者閉眼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了,盡量包紮,以免出血過多。◎學會盡力維持生活。如果妳被埋在廢墟下很久了,救援人員還沒有趕到,或者妳沒有聽到求救信號,妳必須想辦法維持生命。防震包裏的水和食物壹定要存起來,要想辦法找食物和飲用水。如果有必要,妳的尿液也可以解渴。◎在學校的防震演練中,要特別註意各種信號的識別訓練(如地震預警等。)和密碼(如按順序疏散命令等。),而且要服從指揮,有序防震。3.震前積極準備,有效應對地震災害。在地震預報或地震期間,學校必須做壹些必要的防震準備。以下是壹些震前準備:(1)水:學校要根據師生人數、天氣情況、醫療救助等因素儲備壹定量的飲用水。建議買瓶裝水,註意保質期。(2)食物:儲存食物要註意兩點。第壹,不要選擇那些容易讓人口渴的食物;二是只儲存不需要冷藏、烹飪或特殊處理的食物。(3)應急燈和備用電池:每個教室和辦公室都應配備有效的應急燈和備用電池,並放置在方便的地方。(4)便攜式無線電和電池供電的無線電用於獲取信息或發送信號。(5)急救箱和急救手冊。(6)滅火器:ABC(多用途幹粉)滅火器可安全用於各種火源。(7)工具:每個房間還應配備壹個可關閉水管的活動扳手,以及壹個打火機、壹盒裝在防水盒裏的火柴和壹個呼叫救援人員的哨子。(8)衣服:如果學校所在地區天氣寒冷,還應要求師生準備保暖的衣服。4.定期做好建築物排查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學校要對現有建築特別是石結構房屋、磚混房屋、板房教室的抗震設防能力進行全面普查,對不符合標準的建築及時解決。
上一篇:七年級英語第二冊第六單元第三題sc的翻譯下一篇:如何理解夫妻關系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