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價值導向的管控機制。能否把握文藝創作的生產價值取向,直接關系到我們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各級文藝主管部門要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履行好“把關人”和“守門人”的職責,在創作投稿、宣傳推廣、播出展播、出版銷售等不同環節進行嚴格的程序和科學的管理;同時要重視主題策劃,明確哪些紅線是不可逾越的,增強創意制作人的底線意識和責任意識。各文藝協會、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和行業監管職能,加強對創作和生產主體的規範引導。各廣播、展覽、出版、傳播平臺要強化陣地意識,守土有責,盡職盡責,不讓毒害人們心靈的文化垃圾進入文化消費領域。
(2)完善評價激勵示範機制。評價激勵示範機制是壹根指揮棒,它向公眾展示我們黨倡導什麽,人民需要什麽,什麽是真善美,什麽是優秀,從而影響和引導文藝創作生產者的立場和態度。要強化“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統壹評價標準,將“草根需求”、“精英訴求”、“市場需求”結合起來,科學合理地設定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票房收入等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標,努力改變“專家叫好”“市場叫座”的尷尬局面。要完善公開、公平、公正的評獎機制。適當延長部分文藝獎項的評審周期,盡可能充分接受時間和群眾的檢驗;進壹步完善創新型國家文學獎項評選方式,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的幹擾,提高獎項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要創新鼓勵和支持文藝創作生產的方式。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建設工程,設立專項引導扶持資金,加大對原創作品和現實作品的資金支持,資助各省區市創作代表國家水準、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原創優秀作品。
(3)強化大眾審美引導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學創作和生產中“隨心所欲”是壹種普遍現象,大眾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對文學產品創作和生產的反應更為直接和明顯。要從根本上提高文藝產品的整體質量,必須重視大眾審美導向。要加強美育的普及。通過公共音樂會、公共藝術講座、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等方式普及藝術知識,通過控制創意制作和營銷演出的成本、來自公眾的財政補貼、文化惠民工程等方式降低文化消費門檻。有必要改進媒體的文學宣傳。大力引導各級各類媒體宣傳優秀文藝作品,宣傳德才兼備的人才,凝聚崇善求美的強大輿論正能量。要加強通俗文學批評。改變“學界自說自話”的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讓文學批評更接地氣、更生動、更通俗,引導大眾在選擇文學產品的過程中分辨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改革學校藝術教育勢在必行。將藝術欣賞納入必修課,從娃娃抓起,從基礎做起,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改革藝術特長生入學考試加分政策,糾正藝術教育功利化傾向。
(四)完善推進改革創新的機制。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要通過改革創新進壹步解放和發展文藝生產力。要深化文藝創作生產單位改革。轉制為企業的文藝單位要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真正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暫時保留事業編制的文藝單位也要積極面向市場,深化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意生產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改革優化政府扶持方式,變“扶人”為“扶事”,“人頭資助”為“項目資助”;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和市場,跨地區、跨系統、跨行業聚合資源,拓展文藝創作生產的視野和空間。要積極推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融合。以技術含量提升文藝產品的藝術魅力,努力實現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增強文藝產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互聯網等新興傳播技術即時、快捷、廣覆蓋、互聯等特殊優勢,拓展傳播渠道,提高傳播效率,擴大優秀文藝產品的社會影響。
(5)完善法律規範保障機制。文藝創作生產領域諸多問題的壹個重要原因是法律規範滯後於文藝發展變化的需要。我們做什麽呢清理幹凈。梳理當前文學藝術領域的各種侵權行為,研究哪些需要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來約束,哪些需要通過完善政策制度來規範;系統清理與文藝創作生產相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研究哪些需要調整修訂,哪些需要細化完善。第二,抓立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文藝創作生產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文藝繁榮發展的現實需求和長期趨勢,分類推進文藝立法,把我們黨關於引導文藝創作生產的政策主張上升為法律規範。第三,抓落實。重點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執法監管,“掃黃打非”,文藝創作送審,文藝產品播出、展銷,依法依規凈化文化市場,懲治侵權行為,維護文化市場秩序,規範文藝創作生產活動,保護文藝生產者權益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