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發揮人民調解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獨特優勢?

如何發揮人民調解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獨特優勢?

(壹)、深化輿論宣傳,提高調解的法律效果和社會公信力。

人民調解是減輕司法審判壓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壹項重要法律制度。因此,要提高調解工作的水平和力度,就必須動員群眾的普遍參與,提高他們理解、支持和幫助調解的自覺性。要進壹步加強輿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通過發布公開信、懸掛橫幅、廣播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大力宣傳《xx省人民調解條例》和新時期人民調解的地位、作用、法律效力,使人民調解獲得依靠、深入人心,成為群眾解決糾紛的優先選擇。同時,加強對人民調解目的和意義、人民調解員典型事跡和調解案例的宣傳,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人民調解工作的了解和認識,逐步形成“人民群眾有矛盾糾紛,不找鎮政府,先找調解委員會”的局面。

(二)納入綜治“壹票否決”,首先從人民調解工作問責開始。

各級領導要把人民調解工作作為新時期的壹項重要政治任務列入議事日程,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壹起部署,壹起落實,壹起檢查;納入村(居)委會工作考核目標,做到人民調解工作組織領導到位、工作到位、經費到位。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壹票否決”從人民調解工作問責開始,以督促各級領導重視和指導人民調解工作,認真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政策措施、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對工作突出的及時表彰獎勵和宣傳。

(3)優化調解員隊伍,不斷提高整體素質。

提高人民調解隊伍的素質是關系到人民調解工作質量的重要環節。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壹是選派壹些文化素質高、懂政策、懂法律、責任心強、熱愛人民調解工作的人員擔任調解員,完善隊伍素質結構,努力造就壹批熟悉人民調解制度、掌握調解民間糾紛和社會矛盾糾紛相關法律政策、正確運用人民調解程序和方法、熱心人民調解工作的村民加入調解隊伍;二是加強知識培訓。加強人民調解隊伍文化專業知識和調解業務培訓。xx縣鄉兩級培訓制度,xx縣每年要輪訓壹次人民調解員,鄉鎮每月召開壹次村(居)委會主任例會,每年培訓兩期以上人民調解員。提高調解隊伍的整體素質,按照“三懂三會”的標準:即懂政治,做群眾工作;了解政策,會運用政策處理民事糾紛;懂法律,就能運用法律法規化解矛盾糾紛,處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通過培訓班、旁聽庭審代替開會等方式,加強對調解員的培訓,提高調解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四)、規範調解程序,提高人民調解工作的公信力。

依法調解是調解工作的生命。要讓人民對人民調解有公信力,就要實現調解糾紛程序的規範化。首先是規範制度。堅持“防消結合”的原則,進壹步完善學習、定期調研、重大糾紛討論、回訪等工作制度。二是規範調解。嚴格按照調解程序進行調解,受理糾紛時進行糾紛登記。調查必須公正,證據必須合法、客觀、真實,材料必須掌握充分,才能查清爭議,確定爭議的性質和是非曲直。調解時,應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兼顧公平、合理,因事、因人制宜的原則,促使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調解協議。對在當地有壹定影響的較為復雜的糾紛,應邀請相關人員和當事人親友參與調解。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案件進行回訪,監督當事人的履行情況。三是規範調解文書。調解書是合法、公平、公正調解的證據,合法的調解協議是司法保護的基礎。在具體制作中,要把握針對性、邏輯性和嚴密性,遵循判斷推理的原則,達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5)建立“聯合調解”,完善民調組織體系。

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各部門需要加強協調配合,狠抓* * *。積極改革調解組織,形成橫向網絡和縱向網絡,構建橫向擴展、縱向延伸、縱橫交錯、融合壹體的大調解格局。借鑒和推廣喬峰、潁上等國外經驗,真正把人民調解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實行鄉鎮綜治辦和司法所聯合辦公。壹方面,鄉鎮要建立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由綜治站、信訪、民政、司法、公安、法院、財政等部門組成。並成立專門的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落實黨政班子成員、村幹部、村委會工作機制,形成各單位密切配合、相互聯動的調解工作新格局。另壹方面,針對民間糾紛的新情況、新特點,在流動人口較多的社區積極穩妥地建立人民調解組織,努力探索依托工會在企事業單位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在行業和區域交界處建立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那些跨單位、跨區域的民間糾紛和重大疑難糾紛。xx縣形成了以村(居)、鄉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主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進而由鎮聯合調解中心、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村民小組、調解員組成四級垂直調解網絡,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依托基層、多方參與的“大調解”組織體系。真的“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人民調解組織;哪裏有糾紛,就做人民調解工作。"

(六)要進壹步加強領導,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Xx縣委、縣政府每年召開人民調解工作總結表彰大會,集中培訓協調委員會主任;Xx縣人大每年視察壹次人民調解的開展情況,xx縣人大常委會作人民調解工作報告;CPPCC每年都會對人民調解工作進行壹次調查。全面實施人民調解工作領導重視、狠抓的“五個壹”工程。鄉鎮黨委、人大、政府要從“保壹方平安、促經濟發展”的高度,把人民調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實措施,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幫助人民調解組織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司法行政部門作為民調機構的主管部門,要進壹步加強對民調工作的管理,強化責任,嚴格考核。同時,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他們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民調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工作中還註重善於總結和發現基層民調組織中的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推廣,以點帶面開展xx縣人民調解工作。

(七)、落實人民調解工作經費和報酬。嚴格按照《財政部、司法部關於進壹步加強人民調解經費保障的意見》(財行〔2007〕179號)文件精神,將人民調解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落實人民調解指導經費、人民調解委員會經費和人民調解員經費。確保人民調解工作宣傳、培訓、表彰獎勵、辦公用品、生活補助等經費落實到位。建立統壹規範的調解工作業務規章制度,抓好人民調解硬件建設,努力使所有調解委員會都有獨立的工作場所、配備齊全的辦公椅和業務參考書,設立獨立規範的調解室,開展正常業務。盡快實現委標、標誌、印章、程序、制度、文件“六統壹”。設立人民調解專項獎勵基金,將極大地調動人民調解員的積極性,促進人民調解工作的正常開展,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獨特作用,促進人民調解工作健康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 上一篇:如何加強我國的法制建設,給出壹些建議。
  • 下一篇:山東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