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做好小學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小學德育工作

壹、堅持育人為本,堅守育人陣地,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教育方向和培養人的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清醒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加強中小學思想工作,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錯誤觀念、錯誤價值觀的影響和滲透,幫助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壹粒扣子。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貫徹中央辦公廳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融入各級各類教育各領域、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自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各中小學要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式和實踐載體,促進師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規範“升國旗、唱國歌、向國旗敬禮”的儀式教育。學校每周組織壹次升國旗、唱國歌活動,每月組織壹次國旗、黨旗、團(隊)講話教育活動。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第二,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美德,註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第三,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各中小學要大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弘揚,深入挖掘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愛、重民、守正、主持正義、尊和、求同等時代價值,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積極育人作用,讓師生學習其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了解其歷史淵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和獨特魅力。

4.著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充分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發揮其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推進中小學國學經典閱讀,在中小學營造“學經典、誦經典、愛經典”的良好氛圍。常態化、品牌化組織開展“品書讀經典”等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通過經典作品的滋養了解中華文明,增強民族意識,養成行為規範,提高文明素質。重視家風家訓教育,組織開展“講家訓、寫家信、傳家風”等主題實踐活動,培養中小學生在了解中華傳統優秀家風家訓中傳承傳統美德。開展多種形式的孝親友善教育活動,倡導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幫助同學,讓學生心中有愛、有責任,懂得友善,學會尊重。第三,加強法治教育,培育文明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法治素養和道德修養。5.加強中小學生法治教育。堅持規則教育、習慣養成和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推進中小學法治教育。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學校整體教育規劃,做到“教材、師資、課時、經費”落實。小學應註重法制啟蒙教育。初中生要學習憲法的基本知識,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在高中階段,學生應該形成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進壹步加強憲法宣傳教育,組織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中小學生普及活動,培養他們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行為。

6.培養中小學生的文明教育。加強中小學生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學生基本道德修養。加強中小學生行為習慣和文明舉止教育,教育學生講禮貌、行為得體、待人真誠、行事守信。指導學生上好課,完成每壹項作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學生節水、節電、節糧、環保宣傳教育,引導學生珍惜資源,形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盡可能組織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和體力勞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第四,完善招生機制,完善評價體系,著力改進教育模式。7.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各類高中招生要完善以升學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為重要參考的招生機制,完善多元評價、多元錄取的招生制度,用多把尺子衡量人才,促進學生全面、個性成長。義務教育階段要堅持公辦中小學免試就近入學機制,完善民辦中小學招生制度,嚴格控制中考難度,切實推進素質教育。

8.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在德育中的導向作用,構建科學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建立規範的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和程序,完善品德與習慣、體育與健康、審美與藝術、創新與實踐等素質評價。堅持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社會公告制度、中小學生藝術素養監測制度,推動學校和教師重視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五、立足全面發展,註重身心健康,努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9。加強體育和健康教育。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設體育與健康課,開展冬季長跑、校園足球等陽光體育活動,確保中小學生每天至少鍛煉1小時。促進學生體質的提高。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積極開展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預防教育,加強禁毒教育和艾滋病預防教育,提高學生“拒絕毒品、預防艾滋病”的意識和能力。努力開展學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普及應急救援的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增強自救自護能力。

10.提高藝術和科普教育。堅持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三位壹體,促進藝術教育發展。改進藝術學科教學,完善以藝術學科為主體、各學科相互滲透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審美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拓寬科普教育渠道,豐富科普實踐活動內容。堅持深化中小學生全市藝術節、科技節、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品牌活動,搭建提升素質平臺。加強唯物主義、無神論和反邪教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11.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和幹預體系,積極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檢測。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熱線運行機制,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平臺。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每月開設不少於2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壹步加強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幹預的能力。加強生命意識教育,加強“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對待挫折,珍惜生命。第六,改進課堂教學,優化教材教法,努力推進課程教育。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圍繞“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壹基本價值理念,立足於學生的全面和個性成長,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加強各類拓展課程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普通高中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推進選課走班和分層分類教學。中等職業學校要全面構建多元化的選修課程體系,完善“工學交替”的教學機制和“做中學”的學習機制。牢固樹立“主體德育”的理念,挖掘各門課程的德育內容,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教育功能,改進教學方法,註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落實。

13.在中小學開設德育課程。強化通識德育理念,明確各門課程的德育要求,開發各門課程的德育功能。嚴格音體美德育和班級管理,充分發揮音體美課程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整合德育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深入挖掘杭州豐富的人文、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教育資源,大力宣傳和弘揚當地的鄉村仙文化。鼓勵學校立足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深化課程改革,開發和開設有特色的德育選修課。

14.重視德育教材建設。優化教材教法,強化學科教材更新和課堂教學中的德育要求。切實加強德育教材建設,各地學校按要求用好國家級和省級德育教材。建立健全教材更新制度,做到各學科教材定期修訂更新、教師講義定期更新、學科教師教材重新開發,有效促進教材和講義跟上學科知識進步步伐、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中央、省、市委最新要求。七、堅持五美並舉,建設美麗學校,努力推進文化教育15。推進美麗學校(文明校園)建設。以“環境優雅、內涵豐富、師生和諧、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為建設目標,以引領學校內涵、特色、多元發展為重點,實施創建美麗學校(文明校園)、建設美麗教室、建設美麗班級、培養美麗教師、培養美麗學生五大工程。大力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把文明班級、文明宿舍等壹系列活動有機融入到以“美麗學校”建設為主要載體,促進校園環境外在美和學校質量內在美的有機結合,促進學校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和諧統壹。通過創建“美麗學校(文明校園)”,推進學校內涵建設,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提高辦學質量,使學校真正成為社會認可、人民滿意、學生喜愛的優秀教育集團,使“美麗學校(文明校園)”建設成為教育系統落實美麗杭州建設的生動實踐。

16.努力營造高質量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對育人的滲透和熏陶。遵循“趣”、“美”、“用”的原則,從學校的自然環境和條件出發,以學生喜歡的形式設計校園環境。積極培育學校核心價值觀和校風,科學提煉校訓、學風、教風、班風。要把學校的“軟文化”和“硬制度”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的規章制度內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組織校園藝術節、田徑運動會、科技節等活動,大力支持學生社團活動,根據學校制度組織校園文化節和社團文化節。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和俱樂部活動,學生和教師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責任和能力。

17.加強網絡環境下的教育工作。要不斷探索網絡環境下德育的有效途徑,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虛擬世界,合理使用網絡、手機、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文明上網,樹立網絡責任意識,增強辨別不良信息的能力,防止網絡沈迷或受到不良影響。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培養學生依法使用網絡的意識,自覺抵制非法網絡行為。加強網絡正面引導,推進德育信息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各類積極健康的網絡教育資源,團結師生,形成良好互動。八、改進時事教育,深化第二課堂,努力推進實踐教育18。改進和加強時事教育。以當前國內外形勢、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省委、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開展時事教育,促進廣大中小學生了解世情、國情、省情、市情,更加客觀、全面、深入地認識社會、認識世界。加強時事教育資源開發建設,建立健全學校教師時事學習制度,利用好國家、省、市三級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結合學校課程和當地學生實際情況開發時事教育資源,滿足開展時事教育的需要。加強時事宣傳陣地建設,利用好學校宣傳欄、校園網、新媒體、電子顯示屏等宣傳載體,加強時事宣傳。各中小學要設立時事宣傳欄,安排專人及時更新。

19.廣泛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以體驗式教育為基礎,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組織內容新鮮、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德育實踐活動。抓住關鍵節點和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重點開展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活動、六壹國際兒童節“學雷鋒做道德少年”活動、七壹建黨日“唱童心給黨聽”活動、國慶節“向國旗敬禮”活動。組織開展紅色旅遊、生態環保、公益誌願服務等富有思想道德內涵的假期學生活動。組織開展“三好學生”、“美德少年”、“優秀團員”、“優秀少先隊員”等樹選活動,為青少年樹立可親、可信、可敬、可學的榜樣。

20.加強社會實踐教育。完善中小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制度,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誌願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加強勞動教育,教育學生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每學期至少組織學生參加壹次農業生產體驗勞動。逐步完善中小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體制和機制。普通高中應當按照規定開設社會實踐選修課。義務教育階段,要保證三、四年級不少於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五至九年級不少於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納入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21.深化第二課堂工作的品牌。進壹步完善杭州市第二課堂管理辦法,完善舉報考核機制,實行淘汰制,實行動態管理。重點是加強第二課堂場地教育資源與新課改的有機銜接。推進第二課堂教育資源的課程化、系統化,推進“壹館壹課”建設進壹步加強城鄉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青少年俱樂部等青少年活動專用場所的建設和管理。堅持面向和服務學生的宗旨,加強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中小學法制教育基地、中小學質量強市教育基地等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將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強經費保障,規範有序管理。九、規範辦學行為,加強師德建設,努力促進管理和教育22。進壹步規範辦學行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辦學,依規開辦各類課程。為了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科學地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減輕中小學過重的課業負擔。小學實行零起點教學,小學低年級取消書面作業和統壹測試,禁止按學習成績給學生排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分快慢班和實驗班。中小學不得在節假日期間違規組織學生補課。進壹步完善督學機制,加強督學責任區工作,建立健全專項督導與隨機督導檢查相結合的長效督導機制,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2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要樹立育人理念,堅持依法治國,恪守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熱愛學生,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堅持典型引導和底線規範相結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開展“爭做四有教師,踐行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大力宣傳“教育最美人物——感動杭城教師”先進事跡。推行新教師宣誓制度和師德承諾制度,建立教師個人師德檔案,完善學校、家長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

24.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全員育人,明確學校每壹位教職工和各項工作的德育責任,努力做到全員育人、全員育人、全員育人的深入。中小學校長要擔負起育人的首要責任,把思想和行動集中到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上來。加強德育骨幹隊伍建設,培養壹批理念先進、作風務實的骨幹隊伍,整體提升我市德育水平。每年開展杭州市教育工作先進典型宣傳活動,對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個人進行通報。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及其工作,推進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研究制定班主任工作長效激勵機制,切實提高班主任待遇。從2016起,每兩年對15周歲及以上的現任班主任進行壹次考核,對做出重要貢獻的班主任進行通報。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網絡,努力推進育人合力25。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完善黨委政府領導、婦聯教育部門協同負責、相關部門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加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站建設。開展“百萬家長進家校”行動,充分發揮“杭州家庭教育熱線”、“名師公開課”等家庭教育咨詢服務和教育平臺的作用,加大對各年齡段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普及力度,積極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進壹步強化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第壹監護人的責任。更加重視和完善家訪。班主任每學年至少走訪學生家庭壹次,鼓勵其他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家訪,通過有效的家校溝通,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

26.加大正面宣傳。各級宣傳部門和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單位要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樹立積極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為全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新聞報道要強化未成年人保護意識,嚴格依法報道,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有效凈化網絡空間,鞭撻各種醜惡現象,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27.有效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綜治、公安、文化等部門要與教育部門建立校內外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公安(派出所)與學校(中小學)協商制度,重點整治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營造有利於學校教學和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28.積極實施對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司法行政部門要拓寬青少年法律援助渠道,選派具有法制教育經驗、思想品德優秀的專業骨幹充實法制副校長隊伍,組織開展“模擬審判”、“少年法庭”、“我是交通警察”等適合青少年的法律實踐活動,幫助學校開展法制教育。

29.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各級文明辦要牽頭統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把青少年道德教育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全市城市文明指數評價體系,加大指導和監督力度。各級公安、司法、文化部門要與教育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加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預警機制,關註特殊學生群體。各級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要發揮獨特優勢,把握青少年特點,更好地組織青少年,更好地團結教育青少年。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對每壹名留守兒童進行登記。博物館、科技館等文化場館應當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支持和培育社會組織參與教育服務,拓展教育公共產品供給渠道。

30.切實加強德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把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積極研究和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形成黨委統壹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群眾團體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加強育人保障,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督導檢查,將其納入教育綜合督導的重要內容和責任區督學的工作範圍,使之制度化、規範化。各級教育督導部門的督導評估結果應當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要重視地方黨委、政府和市直有關單位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支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教育系統應當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評價,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校長考核、學校發展評價和各類評價的重要依據。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德育評價,更好地發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導向作用。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要根據各自的職責任務,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實,勇於開拓創新,註重實效,切實把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 上一篇:如何完善法律監督體系
  • 下一篇:行政拘留和監禁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