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是指在兩種對立的政治力量之間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壹方,不參與戰爭並獲得合法地位的國家。中立國壹般分為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戰時中立國也叫“局外中立國”;永久中立國是指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都必須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中國宣布中立後,不僅要對交戰國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而且不能向任何交戰國提供任何與戰爭直接或間接有關的援助。記住:瑞士是唯壹被國際法承認的永久中立國。請參考各種國際法教材。比如關於瑞士永久中立的條約就是基於1815的維也納宣言,瑞士最早成為歐洲永久中立國。隨後,比利時和盧森堡分別根據1831號倫敦條約和1867號倫敦條約成為永久中立國。但兩國的永久中立在壹戰中被德國入侵破壞,並被1919的《凡爾賽條約》廢除。根據1955年通過的聯邦條例,奧地利宣布永久中立。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以瑞士的方式對奧地利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性作出承諾和保證。其他的,有雙邊條約和多邊條約規定的中立條款,如1902年英日第壹次同盟條約;1882《德奧意同盟條約》和1926《蘇德中立和互不侵犯條約》。永久中立國——瑞士新華瑞士聯邦面積465,438+0,284平方公裏,是中歐內陸國家。瑞士...1815,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848年,瑞士制定新憲法,成立聯邦委員會,成為統壹的聯邦國家。早在16世紀,瑞士在瑞法戰爭中戰敗,深刻認識到作為壹個山地小國無法稱霸歐洲,有著向內看、不幹涉別國事務的“中立”思想。17世紀中葉,瑞士正式宣布;愛好和平的瑞士人今後不會介入歐洲國家之間的任何政治和軍事沖突,保持永久中立。1815歐洲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上承認了瑞士的永久中立,使這個地處中歐是非之地的小國躲過了波及歐洲的戰亂,避免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從而經濟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壹。因此,瑞士珍惜並保持其中立性,拒絕輕易加入某個政治團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瑞士是壹個“永久中立國”。歐洲自古以來就是弱肉強食,戰亂不斷的地方。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都把大部分歐洲國家卷入其中,只有小小的瑞士可以安全地置身戰爭之外,充分享受“永久中立”帶來的好處。“永久中立”是瑞士的基本國策。這壹政策始於17世紀。從1618到1848,歐洲大陸爆發了壹場被稱為“三十年戰爭”的宗教改革。瑞士是歐洲宗教改革的重要場所,加爾文等歐洲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主要活躍在瑞士。盡管如此,瑞士還是能夠置身戰爭之外,充分享受戰爭,因為當時瑞士各州達成共識,瑞士不會介入戰爭,“中立”任何壹方,當然也不會反對任何壹方。戰爭持續了30年,只殺了歐洲壹派,瑞士卻太平無事。因此,歐洲的王公、貴族、富豪名流等等都紛紛逃到這裏來躲避戰爭的災難,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金錢、先進的文化和技術,這也印證了瑞士初嘗“中立”政策的滋味。這就是瑞士中立政策的由來。瑞士的選擇反映了壹個小國的無奈。試想壹下,如果瑞士這個弱國夾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幾個歐洲強國之間,我們要想用武力解決與其他國家的爭端,無異於向石頭扔雞蛋,壹不小心就有被吃掉的危險。所以瑞士必須以中立的態度,在列強的夾縫中,才能生存。當然,瑞士可以“中立”,歐洲列強,尤其是周邊的德、法、意、奧的默許應該是必要的前提。那麽,為什麽歐洲列強會默許壹個“中立”瑞士的存在呢?說到底,也是利益的需要。歷史上歐洲戰爭頻繁,但戰爭對任何人來說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再大的戰爭,總會結束。為了結束戰爭,我們需要談判。要談判,我們需要平臺和媒人...而這壹切真的需要壹個“中立”的第三方來承擔。瑞士地處歐洲中心,中立政策正好滿足了歐洲列強的需求。所以1815年,歐洲列強打敗了拿破侖,召開了維也納會議。會上,歐洲國家承認瑞士的“永久中立”地位,並承諾保證瑞士領土不受侵犯。對瑞士來說,“永久中立”的確是壹項高明的國策。壹方面讓自己遠離是非,避免戰爭。同時可以以其“世外桃源”的吸引力吸引歐洲的工匠和富商,促進瑞士經濟的發展。瑞士表、銀行等行業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另壹方面,“永久中立”的國策也讓瑞士這個不起眼的小國成為享譽世界、備受尊重的國家。瑞士國家小,人少,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絲毫不遜於大國。而且,它使用的武力既不是武力,也不是強權,而是和平與正義。雖然“中立”的國策是好的,但真正執行時需要瑞士人謹慎,這對瑞士政治家和外交官來說是壹種智慧的考驗。歐洲本來就是壹個多事之地,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這就要求瑞士從確立“中立國”地位的那壹天起,就置身於地球上的各種利益沖突和集團較量之外,避免卷入任何政治和軍事鬥爭。因為“中立”,瑞士在外交上必須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沒有其他選擇。同時,瑞士也把服務世界和平作為貫徹“中立”國策的重要手段。它願意向所有卷入戰爭和沖突的國家提供服務,包括提供談判場所、充當調解人和監督停火。“日內瓦談判”等越來越耳熟能詳的詞匯,讓瑞士成為了世界和平希望的代名詞。”中立”也讓很多國際組織願意把總部設在瑞士,從而使瑞士成為“世界之都”。走在瑞士的各個城市,經常可以看到各個世界組織總部的牌匾。目前,瑞士主要國際組織的總部有:日內瓦的聯合國歐洲總部、蘇黎世的國際紅十字會和洛桑的國際奧委會...看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將永遠對瑞士這個和平的國家心存感激和欽佩。瑞士的先輩們可能是出於無奈才選擇了“中立”,但現在他們給瑞士帶來了這麽多的好處和榮譽,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瑞士的永久中立國地位始於1815年維也納會議,壹戰後為1919年《凡爾賽條約》再次確認。回顧歷史,“中立”給瑞士人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這是瑞士長期和平並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富裕國家之壹的重要基礎。雖然是國際公認的中立國,但這不代表什麽,也不代表有權不參戰。比利時曾經是中立國,但是法西斯德國入侵的時候,還是中立國。壹位瑞士外交官對此評論說:“瑞士公民邁出右腳就是公民,邁出左腳就是軍人。如果要問為什麽近200年沒打仗,主要原因是我們時刻準備著打仗。“瑞士男人的服役期從20歲持續到50歲。瑞士平時只在國內保留3500名職業軍人,但如果有需要,可以在48小時內調動超過35萬名經過正式訓練的陸軍和空軍民兵部隊。
上一篇:怎麽寫評論?下一篇: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