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現轉發給妳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4 12 12
(此作品公開發布)
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
財務和行政部
按照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為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全面、準確地反映各級政府總體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長期財務可行性,
壹,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的意義
我國現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實行以收付實現制政府會計為基礎的決算報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預算執行結果,對準確反映預算收支、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具有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無法科學、全面、準確地反映政府資產、負債和成本,不利於加強政府資產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和有效防範金融風險,難以滿足建立現代金融體系、促進金融長期可持續發展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全面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經營成本和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
二。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政府會計改革,逐步建立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為基礎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 以政府資產負債表、收支表的編制和報告為核心,提高政府財務管理水平,推進政府會計信息公開,促進國。
(2)總體目標。
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是基於政府會計準則的重大改革。總體目標是建立統壹、科學、規範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財務報告方法,適度分離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政府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全面清晰地反映政府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為政府信用評級提供支持,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完善政府績效監督考核,防範財政風險,提升政府財政管理水平。
(3)基本原則。
1.立足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在充分考慮我國政府財務管理特點的基礎上,積極借鑒我國企業會計改革的成功做法,吸收國際公共會計準則和相關國家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有益經驗,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2.堅持繼承發展,註重改革創新。積極吸收近年來完善現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取得的經驗,註重制度創新,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準確反映政府資產負債和運行成本,促進政府規範管理和有效監督。
3.堅持公開透明,便於社會監督。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規範公開的內容和程序,推進公開的常態化、規範化、法制化,滿足有關各方對政府財務信息的需求,進壹步增強政府透明度。
4.搞好統籌規劃,穩步有序推進。科學合理設計改革總體框架和目標,引導改革有序推進。充分考慮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先行試點,先易後難分步實施,積極穩妥推進改革。
三。主要任務
(1)建立和完善政府會計制度。推進財政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和相互銜接,在完善預算會計職能的基礎上強化政府財政會計職能,夯實政府財務報告的會計基礎,為中長期金融發展、宏觀調控和政府信用評級服務。
(2)建立和完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政府財務報告主要包括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政府部門編制部門財務報告,反映本部門的財務狀況和運作情況;財政部編寫政府的綜合財務報告,反映政府的總體財務狀況、運作和長期財務可持續性。
(3)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披露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部門財務報告應按規定進行審計。審計結束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應當報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並按照規定向社會公開。
(4)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分析應用體系。本文以政府財務報告中反映的信息為基礎,運用科學方法,系統分析政府的財務狀況、運行成本和財政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水平。充分利用政府財務報告反映的信息,識別和管理財政風險,更好地加強政府預算、資產和績效管理,將政府財政狀況作為評價政府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重要指標。
第四,具體內容
(壹)建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政府財務報告體系框架體系。
1.制定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基本準則用於規範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科目、政府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政府會計基礎,以及政府會計要素的定義、確認、計量原則和列報要求。基本準則指導具體準則的制定,為處理政府會計的實際問題提供原則。具體準則根據基本準則制定,用於規範政府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會計處理,詳細規定經濟業務或事項引起的會計要素變動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應用指南》是具體準則實際應用的操作性規定。
2.完善政府會計制度。政府會計科目的設置應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雙重功能。預算會計科目應當準確、完整地反映政府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等預算執行信息,財務會計科目應當全面、準確地反映政府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等財務信息。條件成熟時,應實行政府成本核算,規定政府運行成本的歸集和分攤方法,以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支出和事業單位運行成本等財務信息。
3.制定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方法和操作指南。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應當規定政府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編制要求、報送流程、數據質量審核和職責分工。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引應當規定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和財務信息分析的具體方法。
4.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披露制度。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應當規定審計的主體、對象、內容、權限、程序和法律責任。政府財務報告公開制度應當規定政府財務報告的主體、對象、內容、形式、程序、時間要求和法律責任。
(二)編制政府部門財務報告。
1.檢查和核實資產和負債。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統壹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儲備物資、公共基礎設施、企業國有資產、應收稅款等資產進行清查核實,明確產權歸屬,並按規定進行價值評估;分類核實本部門的責任。清查核實後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核算和反映。
2.準備政府部門的財務報告。各單位應當在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框架內,按時編制以資產負債表、收支表等財務報表為主要內容的財務報告。各部門要結合所屬單位的財務報表,編制部門財務報告。
3 .開展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部門財務報告應當保證報告信息的真實、完整、合規,並接受審計。
4.提交並公開政府部門的財務報告。部門財務報告及其審計報告應當報送本級政府財政部門,並按照規定向社會公開。
5.加強部門財務分析。各部門要充分利用財務報告反映的信息,加強對資產狀況、債務風險、成本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促進預算管理、資產負債管理和績效管理的有機銜接。
(三)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1.對財務直接管理的資產和負債進行清查核實。財政部門應當對代表政府持有的相關國際組織和企業的出資人權益進行核查;代發國債、地方政府債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其他政府債務和或有債務。清查核實後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核算和反映。
2.準備政府的綜合財務報告。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將納入合並範圍的各部門及其他主體的財務報表進行合並,編制以資產負債表、收支表等財務報表為主要內容的本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縣級以上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將本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下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合並匯總,編制本行政區域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3 .開展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審計。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應當保證所報信息的真實、完整、合規,並接受審計。
4.提交並公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及其審計報告應當依法報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並按規定向社會公開。
5.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信息的應用。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中的相關信息可以作為評估地方政府績效、分析政府財政狀況、制定地方政府信用評級、編制國家和地方資產負債表、制定中長期財政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
動詞 (verb的縮寫)支持措施
(壹)推動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推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為推進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2)修改完善相關財務制度。根據需要,進壹步完善相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以保證改革的順利實施。
(3)進壹步完善決算報告制度。進壹步完善決算報告制度,重點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與政府財務報告有機銜接。
(4)優化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構建覆蓋政府財政管理全過程的綜合信息系統,不斷提高政府財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五)加強對政府財務報告編制的內部控制。按規定建立和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設置足夠的財務會計管理崗位,加強對政府財務報告編制的內部控制,確保政府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合規。
不及物動詞實施步驟
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涉及面廣,技術性、政策性、敏感性強,應分步推進。在政府會計規則完全建立之前,在現行政府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和相關報告準則,編制反映壹級政府整體財務狀況的財務報告,為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開展政府信用評級提供信息支持。同時,加快政府會計改革,建立審計、披露機制和分析應用體系,落實相關配套措施,力爭在2020年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
(1)2014至2015工作。
1.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
2.修訂並發布財務總預算會計制度。
3.制定並發布政府會計基本準則。
4.研究起草與政府會計相關的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
5.制定並發布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指南。
6 .開展政府資產負債清查核實工作。
7.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8 .開展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整合。
(2)2016至2017工作。
1.制定和發布與政府會計相關的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
2 .開展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試點。
3.研究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分析指標體系。
(3)2065 438+08至2020年工作。
1.制定發布與政府會計相關的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基本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
2.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以及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
3 .評估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試點情況,適時修訂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方法和操作指南。
4.全面開展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工作。
5.研究和實施政府成本核算。
6.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分析應用體系。
7.制定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和公開制度。
七。組織保障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和責任分工,抓好落實,確保改革順利推進。財政部要抓緊制定政府會計準則、政府財務報告方法和操作指南等。,修訂完善相關財務會計制度,指導地方財政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工作;審計部門應按規定組織對政府財務報告的審計。各部門、各單位要做好部門財務報告的編制工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充分利用政府財務報告信息,做好相關監督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