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車的定義
如果滿足其中任何壹條,就是事故車:
1,撞擊後,發動機艙和駕駛艙車輛受損。
2、車身後翼子板撞擊損傷超過車輛三分之壹。
3.縱梁具有焊接、切割、整形和變形的車輛。
4.減震器座有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
5.ABC專欄對車輛進行了焊接、切割、整形和變形。
6.氣囊因撞擊而彈出的車輛。
7.其他不可拆卸部件有嚴重焊接、切割、整形和變形的車輛。
8.車身被水浸泡大半個車身的車輛,或者有積水進入駕駛艙的車輛。
9、車身被火燒毀0.5平方米以上,經修復後,仍存在安全隱患。
鑒別事故車的四個小技巧
第壹招:問檢測中心。
主流車型無論在哪個城市維修保養過,都會記錄在廠家的數據庫裏。這些記錄可以在正規的4S商店找到。在買二手車之前,有必要去4S商店查看汽車的保養記錄。記者試圖聯系上海的幾家4S門店。只要能報告當前的車牌號和車主姓名,4S商店很樂意提供這些信息。
但是,這壹招並不完全有效。首先,大部分汽車只提供2年/6萬公裏的質保。之後,壹旦汽車被4S以外的修理廠更換,記錄將更難檢查。
第二招:查保險。
據了解,國內大大小小的保險公司都實現了信息共享。即使更換了保險公司,以前的事故記錄仍然存在。而且即使更換了更多的車主,只要車架號不變,車輛的事故記錄還會繼續。很多車主在買二手車的時候經常忽略?去保險公司重新備案?壹個項目。殊不知,這不僅讓保險在更換車主後形同虛設,也讓買家失去了壹個查詢車輛事故記錄的好機會。
第三招:看內飾。
內飾比外觀更能體現壹輛車的新舊。比如在日常轉動方向盤時,與手掌摩擦會留下痕跡;中央扶手換擋桿表面開始脫落,絕不是3萬到5萬公裏能達到的磨損程度。最重要的是車內的旋鈕和按鈕會因為長期使用而變得光滑有光澤。
另外,使用車內所有的配置功能,也可以幫助妳判斷這個是對的還是錯的。翻新車?。比如妳多次開關天窗,如果不是很得心應手,那麽這輛車很有可能發生翻車的大事故。因為翻車事故很容易導致天窗軌道損壞。
第四招:看外觀。
?棘手的車?我們表面功夫肯定是夠的。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壹些細微之處入手。舉個例子,雖然整車看起來很新,但是如果有些地方的油漆,比如車門內側門的把手拐角處,和其他地方有明顯的色差,那很可能就是壹輛真實年齡被隱瞞了的車。再比如,打開發動機罩,仔細檢查固定發動機的螺絲。如果在它們的頂端有壹個呢?刀疤?證明發動機可能是拆下來維修的。哪些?刀疤?拆的時候留下的。
如何識別事故車
首先要檢查的是前後大牌,因為大牌都是壓鑄的,壹旦磕碰變形就不可能修復的像以前壹樣好了。補漆的情況也是壹個征兆,因為敲完門還要補漆,所以也要註意。
因為大部分車禍都是撞車頭,所以壹開始就要檢查肇事車。也就是說,從機艙開始,從裏到外觀察發動機,對稱對比,才能得出壹個全面的結果。
打開機罩,首先要檢查的是出廠時貼在機罩下面的檢查貼。壹般車被撞了就需要重新上漆,所以這種貼紙要撕下來再上漆。除了檢驗貼,還有噪音控制檢驗標簽,還有標明規格的原廠貼。所以多關註這個問題,也有利於檢查是不是事故車。
通常發生事故後,第壹件事就是水箱架。如果有撞擊,汽車的水箱架是無法修復到原來的樣子的。即使重新噴漆,只要扭曲,撞擊後的痕跡也無法隱藏。
還有就是仔細檢查前減震器的上座,仔細檢查鈑金的左右兩邊,形狀是否對稱,這也是檢查是否有事故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參考。
車的橫梁壹直延伸到後備箱下面,但是前橫梁覺得會承受很大的沖擊力,所以前橫梁會比後橫梁厚很多,壹般遇到重大事故都會去橫梁。所以如果大梁扭曲或者焊接,就可以鑒別是不是事故車。因為無論小車怎麽拉,都不可能把大梁恢復原狀。所以是很重要的壹部分,不能錯過。
新車出廠時,會在車門背面、行李箱蓋等部位貼上貼紙。重新刷的話就撕掉,不然烤起來會很奇怪。所以也是比較容易查的地方。
還有壹招,從側面可以發現,原來鋼板接頭不是壹條直線,而是像梯子壹樣,成直線也可能有問題。
檢查車頭,然後檢查後備箱。除了外觀平整的要求,還需要檢查左右兩側輪拱的外觀,觀察輪拱線條的流暢度。如果在國外發生意外,會表現出壹些不自然的情緒。防水膠會塗在行李箱蓋的鉸鏈上。用手指或指甲按壓,看是不是原裝的硬質防水膠,矽膠貼會比較軟。我們可以查明是否發生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