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世界上有哪些資源再生項目?

世界上有哪些資源再生項目?

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在能源發展戰略上有不同的立足點。各國政府根據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能源狀況,分階段調整本國的發展戰略目標和能源政策。綜合分析表明,發達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代表了世界能源發展的新趨勢;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具有重視本國國情和積極跟蹤世界趨勢的特點。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在能源發展戰略上有不同的立足點。而且,各國政府都在根據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能源狀況,分階段調整本國的發展戰略目標和能源政策。綜合分析表明,發達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代表了世界能源發展的新趨勢;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具有重視本國國情、積極跟蹤世界趨勢的特點,可供我們借鑒,需要註意加強研究。1,當前世界能源戰略的主要特點。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的形勢下,在意識到不可再生資源終有壹天會枯竭的背景下,隨著石油資源短缺問題的突出,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各國對能源資源安全的關註度也普遍提高。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課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把確保能源安全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首要目標。

發達國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進口來補充國內能源資源的不足。因此,能源發展戰略不僅考慮國內的資源因素,而且非常重視與國外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國際因素的影響,甚至重視其他國家能源需求變化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和自身的影響。經過多年的石油危機,針對石油資源緊張的現狀,發達國家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加了戰略石油儲備。建立和加強戰略石油儲備是發達國家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而且,由於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對能源發展戰略的考慮不僅重視短期的能源供應安全,也重視長期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大多著眼於建立自己的能源安全供應體系。能源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已經意識到利用資源優勢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性,逐漸加大了國家對外國企業開采和資源出口的控制力度。菲律賓已經明確,國家能源和經濟安全的底線是“確保國家能源60%的自給自足”。巴基斯坦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強調提高本地能源比例和減少對外國進口依賴的重要性,並為實現目標制定了詳細的項目規劃。烏克蘭能源供應危機後,能源戰略更加強調節能降耗和提高獨立能源供應能力的必要性。墨西哥強調能源立法,同時要及時分析阻礙國家能源發展的主要障礙,調整能源戰略。

石油戰略儲備曾經是石油消費大國發達國家應對石油危機的最重要手段。作為確保石油供應安全的戰略措施,它逐漸被發展中國家所效仿。現在,為了降低供應風險,有壹定經濟實力的國家已經開始著手戰略石油儲備。石油戰略儲備已經超越了壹般商業周轉庫存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掌握主動,避免受制於人,有利於穩定國內經濟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各國能源戰略最突出的變化特征是以減少石油消耗和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為主要目標。在目前可再生能源還未能完全替代的情況下,節能是實現這壹目標最現實有效的措施。從歷史上看,發達國家通過減少石油消費贏得了更大的市場利益。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後的20年,油價被迫在甚至低於10美元/桶的低價運行。當前,更加強調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技術手段鼓勵節能,從開采、加工、運輸、利用和消費等環節挖掘節能潛力,發展節能產業。為了達到節能的目的,利用市場、企業和消費者來開發節能機械和汽車。取消石油價格管制,倡導市場機制調節能源供求關系,能源企業私有化,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加強勘探等措施。

各國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必將增加能源資源的消耗。如何減緩能源消耗的增長,只能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強節能來實現。各國不同程度地采取立法、經濟激勵、政府補貼、自願協議和廣泛宣傳等各種政策措施,相互借鑒有效措施,體現在各自的能源發展戰略中。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氣候災害頻發,與人類過度消耗化石能源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雖然能源給當代人的生活帶來了壹定的舒適和便利,但全球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僅是對世界能源供應的嚴峻挑戰,也給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帶來了巨大壓力。當人類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時,就很難逆轉。

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制定自己的能源戰略和政策時優先考慮環境因素。許多國家的能源戰略強調開發新能源以取代化石能源,並實現《京都議定書》的溫室氣體控制目標。在《京都議定書》確立的減少和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機制下,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排放空間凸顯為壹種稀缺的經濟資源,擁有這種資源就意味著擁有溫室氣體的排放權和經濟發展的空間。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可以出售。美國為了國內團體的利益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俄羅斯在2004年6月批準了京都議定書。

可見,能源的戰略選擇不僅是能源本身的問題,也是經濟利益、環境保護和人類生存的問題。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能源發展越來越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能源的戰略目標是從單純強調能源供應向3E(能源、經濟、環境)方向發展,即能源、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各國的國家能源戰略都強調,確保能源安全需要全方位的措施,不能過分依賴單壹的能源形式,減少經濟發展對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依賴。該戰略的核心是安全、環境和效率。各國的能源戰略都出現了“多元化”,其含義非常深刻:壹是能源資源的多元化可以帶來能源工業的繁榮,促進能源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二是以保障石油安全為核心,積極探索新的石油供應基地,實現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各國都有意識地避免主要從中東地區進口,而將多元化進口瞄準其他具有壹定油氣出口能力的拉美、非洲或東歐地區。三是關註全球資源形勢,將資源開發的重點從國內轉向海外。毫無疑問,這種策略的廣泛采用必然會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雖然這是能源資源出口國發展本國經濟的好機會,但也會帶來壹些爭端,比如國內資源保護主義者的激烈反對,或者貿易國之間的各種資源戰爭,這些都可能導致壹種新的不穩定局面。

由於油價暴漲,發達國家的能源結構逐漸改變。堅定不移地推行能源多元化戰略,積極尋求替代石油資源,發展核能、氫能等新能源,甚至適度發展國內煤炭工業,減少對進口石油的過度依賴。重新認識煤炭加快潔凈煤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為了保證能源供應的自主性和能源發展的可持續性,自21世紀以來,全球形成了改造以石油為基礎的能源經濟和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新高潮。不同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措施各有側重。有的國家積極發展風電,有的國家積極發展核電,但都是以逐步替代油氣資源為中心的壹系列研究方案。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清潔能源技術的創新將成為未來世界能源發展的制高點,世界能源市場將從目前的資源型向未來的技術型轉變,這是更具競爭力的挑戰。

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分析,歐盟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國家集團,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戰略是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突出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液體燃料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措施有:制定具體目標、實施經濟政策、建立R&D團隊、培育產業基礎、營造市場氛圍和鼓勵企業競爭。目前,歐洲已經成為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技術和市場開發的中心。

印度和巴西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典範。印度註重根據自身條件尋找突破口。采取的策略有:風力發電以市場換技術,市場規模和產業技術同步發展;適度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主要是解決農村能源;投資氫能研發,緊跟國際潮流。巴西堅持能源多元化、多渠道、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源的能源發展戰略:依托水電和生物液體燃料資源優勢,減少石油進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2004年生物液體燃料產量達到15萬噸,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甚至出口生物質能促進經濟發展。

不僅壹個國家的不可再生能源資源是有限的,全球的不可再生能源資源也是有限的。資源的有限性和能源戰略區域向海外轉移的特點,意味著國際間對能源資源的競爭正在加劇。與以往不同的是,各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不能再用殖民手段掠奪資源。資源和市場的國際化使各國政府意識到有必要加強與能源生產國的外交交流,以確保能源供應的來源;同時,要加強能源消費國之間的能源合作,結成聯盟,增強話語權,抵制能源價格上漲。資源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的外交關系,資源進口國之間戰略聯盟(如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合作以及資源進口國之間戰略聯盟(如IEA)的競爭與合作更為微妙。在國際石油問題上表現突出,關註中東。20世紀以來,為了確保能源安全,能源外交成為能源消費國的外交重點。各國加強能源戰略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比如韓國對內制定了正確的能源政策;開展有效的對外能源外交,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積極倡導區域能源合作,加強與產油國的談判。非洲國家強調要進壹步加強團結合作,協調國家能源政策,明確能源發展戰略。無論是產油國還是消費國,都非常有必要積極推動國際合作。油氣出口是印尼的經濟支柱,鞏固與周邊國家的互補合作機制已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的主要目標。

由於能源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源的市場性質已經從壹般商品轉變為重要的戰略商品,能源問題呈現出日益全球化和政治化的趨勢。能源資源從壹國自主開發擴展到海外資源,是各國能源需求數量和種類的要求。為了避免各國對世界上有限的能源資源進行惡性競爭,有必要積極開展能源外交,把能源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戰略因素,強調主要能源生產國和主要能源消費國之間的對話機制,發展多國間的能源國際合作。而且,它將進壹步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歐盟的能源戰略突出了上述國際能源戰略的特點。歐盟的能源戰略著眼於確保“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生命安全”,提出了“確保能源供應、保護環境和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基本原則。在保證國內能源供應方面,節約能源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是主要的戰略措施,能源建設得到加強。

歐盟各國的能源戰略雖然各有特點,但總體上是壹致的。如德國的能源戰略鎖定長遠目標,從能源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出發,有效控制國內有限的能源資源開發;持續節能;積極發展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占領新能源技術制高點,實現傳統能源替代。能源進口的多樣化和石油儲備的合法化保證了安全供應。面對國內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減少的趨勢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英國的新能源戰略以低碳為基礎。它強調在市場框架和政策的影響下,培養市場競爭力、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和促進能源多樣化的戰略。能源技術的研發不局限於國內能源資源,而是著眼於世界主要能源應用技術,實現未來能源技術輸出為能源資源進口的發展戰略。法國立足國情,因地制宜發展能源多元化,積極發展核電,提高能源供應的獨立性,實現安全供應。比利時能源戰略的長期目標是使用更加環保的能源,並逐步過渡到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在長期能源戰略的目標下,波蘭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突出了轉型期能源戰略的重點。根據國家能源法,明確規定了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國家財政不會直接參與能源項目投資,只是在法律和稅收政策、貸款擔保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持。美國能源戰略的核心是提高能源供應的自主性,其突出特點是長期性和綜合性的國家戰略。戰略目標明確,輔以相應的詳細政策、對策、目標和措施,便於操作和監督。事實上,美國能源戰略中極其重要的壹部分就是充分開發利用全球油氣資源。觀察美國國家外交的戰略圈,石油等戰略資源豐富的國家幾乎都埋在地下,尤其是中東。在不斷努力鞏固海外油源的同時,逐漸明確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開發新技術,包括燃料替代技術和設備更新技術。

能源戰略和政策壹直是日本政府關註的焦點,能源戰略的穩定性促進了能源政策的有效實施。雖然日本能源資源貧乏,目前日本壹次性能源自給率不足20%,但政府致力於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節能,建立“節能中心”,完善能源管理體系,指導市民和企業節能和節能技術的研發,積極開發太陽能等新能源;著眼於全球能源資源的利用,堅持以保障能源安全為重點的外交戰略和國內企業聯合起來參與國際競爭的做法,不斷提高開發國外石油資源的份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日本不斷完善以能源構成多元化、進口多元化和石油儲備多元化為基礎的能源戰略,從政治、外交、經濟、科技等各個方面考慮能源戰略的發展,確保其能源的長期安全供應,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使日本成為世界上能源效率最高的國家。俄羅斯的能源發展戰略經歷了很長時間。能源的戰略目標是明確的,涉及的對象也是清晰的。能源資源的區域開發具有區域資源的特點,相應的能源政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石油、天然氣、煤炭、電能(包括核能、熱能)和能源輸送等各種能源的發展預測,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和實現改革應創造的必要條件。同時指出了能源工業與其他工業部門的關系,以及技術和創新在能源工業中的意義。並明確了能源戰略的實施體系,包括:聯邦政府行動計劃、實施國家能源政策的指標體系、對原有相關計劃的修訂、利用國家信息資源建立的能源戰略實施的監控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話題,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更具特殊性和挑戰性。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迎接能源長遠發展中遇到的嚴峻挑戰,中國采取正確的能源戰略具有決定性意義。只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才能在“能源消耗最小、環境汙染最小”的基礎上,保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中國必須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根據本國具體國情借鑒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不斷提高能源效率,加強環境保護。

  • 上一篇:沈陽市出租汽車交通秩序管理辦法
  • 下一篇:有五個關於數學家的故事和五個關於數學的有趣問題。我趕時間。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