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律分析中本質是最好的。為此,有兩點需要註意:壹是要註意法理的邏輯性。說理應當以案件事實和法律適用為依據,充分論證和闡明法律規定與案件事實的內在聯系,做到事實與理由相互關聯,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客觀公正。二是註重法理學的規範化。法律分析的語言要準確、簡潔、嚴謹、簡潔,語法正確,結構嚴謹,不使用方言土語,不使用與案件無關、說理無奈的修飾語,不能含糊、拖沓、華而不實。[3]
第三,強化講法和說理的三個效果
檢察法律文書的完善必須加強法理解釋,重點是“三理”:理、法理、情理。其中,理性是前提,是在認清真相的基礎上明辨是非。否則,事實不清,是非不明,甚至歪曲事實,道理就會變成“謬誤”。法理是核心。在引用法律條文的基礎上,還要闡述和說明作出各種決定和提出檢察建議的理由,深入淺出地解釋決定、意見和建議所包含的法理。理性是歸宿,法律歸根到底是理性的體現。徹底解釋法律,就是揭開法理學的深刻面紗,揭示理性的真實面目。加強解釋和推理可以產生三種效果:
1.檢察機關的職能進壹步發揮。
檢察機關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建議,必須建立在社會理解、接受和認同的基礎上,否則,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這些決定和建議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無法取得實效。細節造就完美。檢察法律文書通過加強解釋和說理,可以成為普通公民可以學習的內容豐富的說理紙和法學教材。如果我們的法律文書說理透徹,分析精辟,語言準確,法情交融,使人產生如詩般樂觀的快樂感,那麽對於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化解矛盾,教育當事人,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壹定會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
2.檢察官的素質進壹步提高。
釋法說理是對檢察官素質的綜合考驗,旨在杜絕憑經驗和感覺草率決策的現象。充分講法講理的演示過程,有助於提高組織者的歸納能力、分析評價能力、認證裁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檢察機關的威信進壹步提高。
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法律監督職能。檢察機關自身執法質量是法律監督的重要前提。加強對法律的解釋和推理,可以使我們的每壹項決策都建立在充分論證和周密思考的基礎上,保證法律監督工作有充分的、正當的理由。從這個角度看,加強釋法說理,規範檢察法律文書,是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加強工作、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有效途徑。加強釋法說理,既能有效提高辦案質量,又能通過良好的執法效果取信於民,鞏固檢察機關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提升公信力。
第四,完善檢察法律文書的保障
檢察文書的完善和規範,不僅有利於規範承辦人員的個人行為,也有利於提高檢察機關的業務管理水平。
1.規範檢察法律文書的內容。
檢察法律文書中釋疑說理的內容不應隨意,而應遵循和規範。對於不同的法律文件,應該有相對統壹的要求,哪些法律文件應該明確給誰,在文件的哪個部分進行說明。關於不批準逮捕決定、批準逮捕決定、不起訴和起訴如何說理,是在文書內說理還是附上說理文書。這樣的問題應該通過規範來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形式上的要求,才能保證對疑點的解釋。
2.提高檢察人員的能力。
只有人的能力水平提高了,法律文書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壹個文書制作人應該具備全面概括事實、全面分析證據、適用法律、適用政策、表達文字的能力。通過專業訓練、刻苦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每壹個司法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承辦人不僅要深入學習法律,掌握法律條文,理解法律精神,而且要對社會狀況和人際關系心理有深入的了解。
3.完善文件質量評估機制。
為確保檢察法律文書質量,促進檢察官提升業務能力,有必要將檢察法律文書質量納入考核範圍,作為平時考核的基本內容,納入辦案人員業務檔案。在考核方式上,以事後考核為主,對已完成的案件文書不定期檢查;在考核內容上,可以重點考察文件的形式是否符合規範,文件的內容是否準確,文件的理論是否充分。以此引領檢察文書的正確發展方向,激勵承辦人員不斷提升內在素質。
參考資料:
[1][3]李青。論批捕意見審查的科學化。/web/infolist . aspx style:0106。
[2]劉星司法中的法律論證資源分析:壹個關於“充分性”的問題——基於壹個終審裁定的分析[J]法律與社會發展,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