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稅收違法行為舉報管理辦法

稅收違法行為舉報管理辦法

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保障單位和個人舉報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行為(以下簡稱稅收違法行為)的權利,規範稅收違法行為管理(以下簡稱舉報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稅收違法行為舉報,是指單位和個人通過信函、網絡、傳真、電話、走訪等方式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稅收違法行為線索的行為。

以前款所列形式舉報稅收違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稱為舉報人;被指控的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被稱為被告。

舉報人在營業執照、身份證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身份證件上使用相同姓名和名稱的,屬於實名檢舉;否則就是匿名舉報。第三條控告管理應當堅持依法行政、統壹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和嚴格保密的原則。第四條市(地)以上稅務機關稽查局設立稅收違法舉報中心(以下簡稱舉報中心),其工作人員由當地根據工作需要配備;未設立舉報中心的縣(區)稅務機關稽查局應當指定專門部門負責稅收違法行為舉報管理工作,並可懸掛舉報中心的牌子。舉報中心的主要職責是:

(壹)受理、處理和管理舉報材料;

(二)移送、交辦、督促舉報案件;

(3)跟蹤、了解和掌握舉報案件的查處情況;

(四)報告和通報舉報中心的工作和對舉報事項的調查情況;

(五)管理報表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六)對下級稅務機關舉報中心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七)負責獎金的發放和對檢舉人的答復。第五條稅務機關應當公布舉報中心的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設立舉報箱和舉報接待室,並以適當方式公布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辦理舉報事項的程序。第六條稅務機關應加強與公安、信訪、紀檢監察等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加強稅務系統內部的溝通協調,做好舉報管理工作。第七條舉報稅收違法行為是單位和個人的自願行為。單位和個人因舉報產生的費用由其承擔。第八條舉報事項經查證屬實,為國家挽回或減少損失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對實名舉報人給予獎勵。第二章舉報事項的受理第九條舉報中心受理的舉報事項範圍為:涉嫌偷稅、逃稅、騙稅、虛開、偽造、非法提供和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收違法行為。第十條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均可受理。舉報人不願提供姓名、身份、單位、住址和聯系方式,或者不願公開舉報其行為的,稅務機關應當尊重並為其保密。

檢舉人至少應當提供被檢舉人的姓名、住址、稅收違法線索等信息。

舉報人舉報稅收違法行為應當實事求是,對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負責,不得誣陷或者捏造事實。

舉報中心受理實名舉報時,應當應檢舉人要求出具書面回執。第十壹條接受舉報的稅務人員應當禮貌、耐心、細致、正確、負責。

鼓勵舉報人盡可能提供書面信息。

接受口頭報告時,應當準確記錄報告事項,提交檢察官閱讀或者向檢察官宣讀,經確認後簽名或者蓋章。舉報人不願意簽名或者蓋章的,由受理舉報的稅務人員記錄在案。

接受電話舉報時,要認真接聽,詢問清楚,記錄準確。

接受電話或口頭舉報,經舉報人同意,可以錄音或錄像。第十二條對不屬於舉報中心受理範圍的事項,舉報中心應當告知舉報人向有權處理的單位舉報,或者登記後按照分類處理的規定處理。第十三條舉報涉及兩個以上稅務機關的,由涉及的稅務機關協商受理;如有爭議,由上壹級稅務機關決定受理機關。第三章告知事項的處理第十四條舉報事項登記後,舉報中心應當按照以下方式處理:

(壹)舉報詳細,稅收違法線索清楚,案情重大,涉及面廣。作為重大舉報案件,經同級稅務機關稽查局或同級稅務機關負責人批準,由同級稅務機關稽查局直接查處或移送下級稅務機關稽查局查處、督辦。必要時,可以向上壹級稅務機關稽查局申請監督。

上級稅務機關已責成督辦並指定查辦單位辦理的案件,原則上不得移交下壹級辦理。

(二)舉報內容提供壹定線索,可能存在稅收違法行為。壹般情況下,經同級稅務機關稽查局負責人批準,由同級稅務機關稽查局直接查處或移送下級稅務機關稽查局查處。

(三)對舉報事項不全或內容不清、線索不明的,經本級稅務機關稽查局負責人批準,可暫予扣留調查,待舉報人補充資料齊全後再行處理。

(四)不屬於稽查局職責範圍的事項,經同級稅務機關稽查局負責人批準,可以移交有權處理的單位或部門處理。

  • 上一篇: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原因是什麽?
  • 下一篇:太原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