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法學原理,稅務會計必須以現行稅法為準繩,稅收法規可能因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和需要而發生變化,即具有壹定的時效性,因此稅務會計必須堅持按現行稅法辦理的原則。
2.公平稅負原則公平稅負原則是指稅收應當公平合理地承擔。這就要求稅務會計必須真實計算企業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正確處理收入分配。任何有意或無意的偷稅漏稅和騙取減免稅的行為,都是違反公平性和壹致性的,也不符合稅務會計的社會效益原則。
3.修改權責發生制原則。權責發生制以權利和義務的發生來確定收入和費用的實際歸屬,能夠合理有效地確定企業在不同會計期間的收入和經營成果,體現公允性和合理性。因此,企業會計應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
4.營業收入和資本收入的劃分原則。營業收入和資本收入來源不同,承擔的納稅義務也不同。因此,為了正確計算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我們應該合理劃分這兩種收入。營業收入是指企業通過經常性的主營業務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兩部分,征稅標準壹般按正常稅率計算。資本收益是指收益(如投資收益、出售或交換證券的收益等。)出售或交換稅法規定的資本資產時取得,壹般包括除應收賬款、存貨、不動產和用於經營的折舊資產以外的納稅人資產、部分* * *債券、文學及其他藝術作品的著作權等。資本利得的征稅標準有許多不同於營業收入的特殊規定。
5.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將特定期間的收入與取得該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進行配比。
6.納稅能力原則不同於納稅能力原則。納稅能力是指納稅人要按照合理的標準確定自己的稅基。稅基相同的納稅人,應承擔相同稅種的相同稅額。因此,納稅能力體現了合理負稅原則。與企業的其他費用不同,納稅都對應著現金流出。所以在考慮納稅能力的同時,也要考慮納稅能力。稅務會計在確認、計量和記錄收入、收益、成本和費用時,應選擇保證納稅能力的會計方法。
2.稅務會計是壹門怎樣的課程?
稅務會計是現代新興學科。
即涉及會計中的稅務問題,稅收中的會計問題,國家稅收和稅法問題。研究領域包括經濟學、法學、會計學。
稅務會計是現代會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壹。稅務會計的本質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企業會計的壹個特殊領域,是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只對企業經濟活動所涉及的方面進行核算和監督的會計分支。
稅務會計是以納稅人為會計主體,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會計學科。它根據國家現行稅收法規,運用基本的會計理念和方法,對企業資金運動中的涉稅內容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計算和籌劃。目的是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使納稅人能夠及時準確地繳納稅款,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信息。稅務會計是為了滿足納稅人的需要,將基本的會計理論和方法與稅務活動相結合。
3.稅務會計實務考試大綱
稅務會計實務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稅務會計實務
課程類別:必修課
總學時:64理論學時:48實踐學時:16
學分:4
適用專業(含學制):稅務、會計、會計、審計等三年制高職專業。
第壹,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1.性質: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為準則,運用會計理論和方法,連續、系統、全面地形成、計算和納稅,即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企業涉稅事項的專業會計。稅務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後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它是介於稅收與會計之間的壹門新興邊緣學科,是集國家稅法與會計為壹體的特殊專業會計。
2.任務:使學生在了解相關稅法和稅種的基礎上,掌握企業稅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備從事企業會計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第二,先上課程
會計原理、財務會計和稅法
三,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
1.稅務會計概述(2小時)
(1)教學內容:
稅務會計的概念和特征。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比較。
稅務會計的具體工作內容。
稅務會計的科目設置。
(2)教學要求:
掌握:稅務會計的概念和特點,會計核算涉及的賬戶設置。
理解: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了解:稅務會計的工作內容。
2、稅務會計程序(4小時)
(1)教學內容:
稅務登記。
會計證的設置和管理。
納稅申報、納稅和減免稅。
稅務檢查。
(2)教學要求:
掌握:填寫各種稅務登記表,設置稅務會計賬簿,繳納稅款。
熟悉:稅務會計工作流程。
(3)實驗壹稅務登記(2小時)
目的:通過實驗掌握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的具體工作程序。
要求:學習如何填寫各種稅務登記表,繳納稅款。
主要內容:工商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停業復業登記、壹般納稅人認定和納稅申報程序。
3.增值稅及其會計處理(14課時)
(1)教學內容:
增值稅概述及計算。
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
增值稅納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增值稅銷項稅和進項稅的確定,應納稅額的計算,會計基本技能。熟練使用網上認證系統認證的發票和專用發票的日常管理。
理解:增值稅稅制和會計原理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3)實驗二增值稅及其會計處理(4學時)
目的:通過實驗掌握壹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和賬務處理。
要求:學習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增值稅的會計核算,增值稅申報表的填報流程。
主要內容:增值稅會計科目設置、壹般納稅人增值稅會計處理、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會計處理、納稅申報。
4、消費稅及其會計處理(8學時)
(1)教學內容:
消費稅概述。
應納稅額的計算。
消費稅的會計處理。
消費稅納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生產銷售應稅消費品的會計處理,自產自用消費品的會計處理,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會計處理,進口應稅消費品的會計處理,出口應稅消費品的會計處理。
理解:消費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了解:消費稅的基本概述。
(3)消費稅及其會計處理實驗三(2學時)
目的:熟悉企業稅務會計實務中消費稅的計算、申報、繳納及會計處理。
要求:掌握消費稅的計算。
消費稅申報表的填寫和申報。
消費稅的會計處理。
主要內容:消費稅的對象和範圍。
消費稅納稅申報表的編制。
消費稅的會計處理。
5.營業稅及其會計處理(6小時)
(1)教學內容:
應納營業稅的計算。
營業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營業稅的會計處理。
營業稅納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企業營業稅的計算方法和會計分錄的編制,營業稅納稅申報表的填列方法和營業稅納稅申報的流程。
理解:營業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3)營業稅及其會計處理實驗四(2小時)
目的:通過實驗掌握營業稅的計算和賬務處理。
要求:學習營業稅通用會計。
主要內容:營業稅應納稅額計算的壹般規定、營業稅壹般核算、營業稅申報流程。
6、關稅與會計處理(2小時)
(1)教學內容:
關稅的計算。
關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關稅的會計處理。
關稅的納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應付關稅的計算,各種關稅的會計處理方法,納稅申報的方法。
理解:關稅核算科目的設置。
7、出口退稅及會計處理(8小時)
(1)教學內容
出口退稅概述。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核算。
企業出口退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不同企業、不同出口類型貨物免稅的核算,企業免稅的申報流程以及各種報關單的填寫。
理解:出口退稅的意義和退稅政策的具體運用。
了解:關於退稅的具體規定。
(3)實驗五出口退稅的計算與核算(2小時)
目的:通過實驗掌握出口退稅的計算和賬務處理。
要求:學習出口退稅通用會計。
主要內容: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出口貨物的免退稅方式、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和申報流程。
8.企業所得稅及其會計處理(12課時)
(1)教學內容
企業所得稅概述及計算。
企業所得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方法,重點學習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和核算方法,納稅申報和納稅。
理解:企業所得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了解:企業所得稅的基本規定和我國所得稅會計的應用。
(3)實驗6企業所得稅及其會計處理(2學時)
目的:通過實驗掌握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和會計處理。
要求:學習企業所得稅的壹般會計處理。
主要內容:應納稅額的計算、扣稅的計算、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差異、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會計處理和報告流程。
9、個人所得稅及其會計處理(4學時)
(1)教學內容:
個人所得稅概述及計算。
個人所得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個人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2)教學要求:
掌握:11種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稅方法,代扣代繳制度,申報個人所得稅。
理解:個人所得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了解: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基本規定。
10、其他小稅種及其會計處理(4小時)
(1)教學內容:
資源稅會計。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會計核算。
財產稅會計。
土地增值稅的核算。
旅行稅的會計。
印花稅會計。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核算。
契稅會計。
額外教育費用會計。
地方稅(費)稅綜合申報表及填表說明。
(2)教學要求:
掌握: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的會計處理。
理解: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契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了解: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契稅的概念,應納稅額的計算和賬務處理。
(3)實驗7地方稅會計(2課時)
目的:通過實驗掌握企業相關地方稅的計算、賬務處理和納稅申報。
要求:學習企業所有相關地稅的會計處理、賬簿設置與登記、納稅申報表填寫、網上報稅。
主要內容:地方應納稅額的計算、相關賬務處理、賬簿設置、憑證編制、賬簿登記、納稅申報表填寫、網上納稅申報。
四、教學內容學時分配:
知識點主要內容: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備註。
談到
承認現實
經驗
提問機器
小幅度移動
數數
稅務會計概覽2 2
稅務會計工作程序2 2 4
增值稅及其會計處理10 4 14
消費稅及其會計處理6 2 8
營業稅及其會計處理4 2 6
關稅及其會計處理2 2
出口退稅及其會計處理
企業所得稅及其會計處理10 2 12
個人所得稅及其會計處理4 6
其他小稅種及其會計處理2 2 4
總計48 16 64
動詞 (verb的縮寫)課程評估方法
本課程為必修課,期中(期末)考試采取閉卷考試和平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平時分數占40%,考試分數占60%。
不及物動詞推薦教材和參考書目
1,推薦教材
《稅務會計實務》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宣國平主編
2.文獻學
《稅務會計實務》張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稅收籌劃》張忠秀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國家稅收》,王成瑤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稅務會計,王碧秀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梁維揚主編稅務會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大綱編制說明:
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職業院校財經類教育計劃的有關規定,參照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和浙江省教委財經會計類高職院校教學計劃,制定本教學大綱。
4.稅務會計的概念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收籌劃、稅務核算和納稅申報的稅務從業人員。通常人們認為稅務會計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而這種自然延伸的前提是稅收法律法規的日益復雜。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企業的稅務會計並沒有真正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延伸出來,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稅務從業者。
稅務會計是相對於財務會計而言的,是以稅法法律制度為準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的原理和方法,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和繳納的管理活動。稅收與會計的結合是壹門交叉學科。
稅務會計應按照稅法的規定,正確計算和繳納稅款,做到準確無誤;確需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納稅的,做到及時納稅,不拖延,不占用。
分類:由於稅收可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財產稅和行為稅,稅務會計也可分為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和財產稅會計。
5.誰能告訴我稅務會計的課程是什麽,和稅法的課程有什麽不同?謝謝妳。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收籌劃、稅務核算和納稅申報的會計制度。通常人們認為稅務會計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而這種自然延伸的前提是稅收法律法規的日益復雜。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企業的稅務會計並沒有真正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延伸出來,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會計體系。
相對於財務會計,它是運用會計的原理和方法,以稅法法律制度為準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和繳納的管理活動。稅收與會計的結合是壹門交叉學科。
稅務會計應按照稅法的規定,正確計算和繳納稅款,做到準確無誤;確需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納稅的,做到及時納稅,不拖延,不占用。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和繳納。稅務會計應記錄、計算和匯總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並編制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應控制和檢查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糾正和制裁違法行為。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以納稅人的身份在企業中進行,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實施。
稅務會計的內容
主要包括營業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稅金的計算、稅金的繳納、罰款的繳納和減免稅的會計處理。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取得的各種收入,而成本是企業為了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的成本,兩者的差額就是經營成果。稅務會計在收入確認和成本計算上與財務會計不同(見“永久差異”和“暫時性差異”)。
雖然稅務會計不同於財務會計
雖然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差異:
(1)目的。稅務會計以稅收法律制度為準則,為國家稅收征管服務。財務會計是為了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以及有關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本的需要。
(2)依據。稅務會計以稅收法規為基礎,財務會計的數據需要調整,而財務會計以會計準則為基礎。
(3)範圍。根據稅法要求,稅務會計選擇性地對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反映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總體情況。財務會計要記錄每壹筆經濟業務,反映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流向。
因為稅收可以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財產稅和行為稅,所以稅務會計也可以分為所得稅、流轉稅和行為稅,稅務會計也可以分為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和財產稅會計。其中所得稅會計和流轉稅會計的處理詳見“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財產稅”。
6.稅務會計專業對選修科目的要求
學完稅務會計,對妳以後從事會計、財務、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有幫助。這個回答是打基礎的。即使妳平時在企業工作,這門課也會給妳壹些驚喜,那就是計稅。不好的是要帶的東西多了。
具體來說,妳也可以查看下面這個文檔《稅務會計專業考試文檔》,可能會對妳有所幫助。
7.稅務會計的目標是什麽?
稅務會計作為會計的壹個分支,既要以國家稅法為準繩,督促企業認真履行納稅義務,也要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追求企業納稅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其主要目標包括以下內容:
1.依法納稅,履行納稅人義務。
稅務會計應正確進行與稅收形成、計算、申報、繳納相關的會計處理和調整計算,及時準確填報相關納稅報表,及時足額繳納各類稅款,認真執行稅務機關的審核意見。
2.正確處理稅務會計,協調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稅務會計應以國家現行稅法為依據,按照會計法規進行處理,並在財務報告中正確披露相關稅務會計信息。信息技術和財務會計是相輔相成、相互服務、相互依存的。它們作為企業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相互配合、協調,才能實現各自的特定目標,服務於企業的相同目標。
3.納稅方案的合理選擇與科學的稅收籌劃。
與財務會計壹樣,稅務會計也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和經營者服務,但同時稅務會計也要服從和服務於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總體目標。因此,稅務會計要合理選擇稅負較輕的納稅方案,在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提前計算稅負,做出稅負最輕的決策,事後分析稅負。這是稅務會計的主要目標,也是納稅人權利的具體體現。
8.什麽是稅務會計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收籌劃、稅務核算和納稅申報的會計制度。壹般認為,稅務協會的專業化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而這種自然延伸的前提是稅收法律法規的日益復雜。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企業的稅務會計並沒有真正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延伸出來,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會計體系。
(8)稅務會計課程標準延伸閱讀。
主要特征
1,稅務會計的特點
包括合法性、普遍性、統壹性和獨立性。法律上的表現是稅務會計要按照稅收法律和會計法規的規定,嚴格檢查和監督稅款的形成和繳納;廣泛性表現為稅務會計適用於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統壹性表現在不同的納稅人執行相同的稅務會計;獨立性表現在其會計處理方法不同於財務會計,如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視同銷售收入的確定等。
2、稅務會計的目標
即納稅人希望通過稅務會計達到的目的。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求準確及時的稅務信息,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企業資產的所有者和債權人需要關於稅收資金運作的信息,以便使資金的時間價值最大化;稅務管理部門需要了解納稅人的納稅情況,以便進行監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