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電視劇《天道》的壹種思維方式,就是圍繞男主角丁元英強烈的文化屬性去思考。通過強烈的思考,妳能看到不同的東西,聽到不同的聲音,這就足夠了,能讓妳思考,能讓妳領悟...
第壹,天道專家丁元英在辦扶貧公司之初就告訴貧困村民,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救世主,改變命運的只有農民自己。轉變觀念的農民有條件去,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去!
“如果條件允許,即使不創造條件也要去”這句話,來源於鐵人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在修建中國第壹口油井時,喊出的把中國貧窮落後的帽子扔向太平洋的口號。石油工人用搟面杖和撬棍與寒風搏鬥了三天三夜,在荒地上架起了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這就是戰役史上著名的“拉肩鉆機”。
在實際營銷工作中,很多營銷人員苦於找不到合作方的負責人,約不到,見不到。壹個目前月入5萬+的朋友告訴我,沒有找不到的人!有條件找,沒條件創造條件找。方法就是太多了。只要心中有目標,就壹定能實現!想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
第二,在扶貧公司的法院訴訟塵埃落定,逐漸走上正軌的時候,丁元英給了劇中小人物劉兵壹個作品集,說裏面有可以推翻判決的關鍵原始證據,讓劉兵作為保住自己在公司工作的工具。臨走時,他告誡劉兵,只要妳能,妳就有機會。如果妳自己做不到,去哪裏都壹樣。
這句話是扶貧公司創業時,丁元英在股東大會上對股東們說的。當時幾個原始股東對貧困村生產的音箱和櫥櫃的營銷思路都不是很清楚。以後音箱和櫥櫃真的會有市場嗎?
丁元英說:“只要有音響廠商,音箱就有市場,妳的產品就有市場,除非妳不行。”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在現代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只要妳大產業的市場存在,依靠市場需求的產品就壹定有市場,除非妳不能!
不會開車,換車解決不了問題,不會遊泳,換了多少個遊泳池還是不會遊泳!只有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不斷適應市場,才是生存之道。自然界的優勝劣汰是壹種天道。
第三,市場上的生存競爭非常殘酷,勝負往往在壹毫米之內。兩敗俱傷,妳就是贏家。
丁元英營銷運作的神話是將貧困村民帶入大市場經濟。
在大潮中占有壹席之地,從而實現脫貧。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的股東擴大會議上,丁元英就對王渺村的股東和村民說了上述的話。
現實中,妳的小區附近壹定有各種各樣的商業形態,比如便利店、藥店、餐廳、健身、保健、美容美發、理發店等。競爭同樣殘酷,業務的轉移每天都在發生。
據我所見,早餐攤已經擺到淩晨三四點了,小超市晚上壹兩點還沒關門...他們都試圖比其他人呼吸更多。營銷也是如此。別人壹天面試三個客戶,妳要面試五六個,甚至更多。現實中時間有限,妳得想盡辦法發展網絡營銷來拓展客戶,實現睡眠後的收入。
當然不是讓妳睡覺,但是妳休息了之後,網絡裏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客戶和收入滾滾而來!不要相信。現在80後,90後,甚至00後,通過網絡營銷月入上萬,到處都可以找到上萬的人。他們比別人更有“氣場”!
很多人都在問?
實現的途徑是什麽?我該怎麽辦?
想想丁元英同誌說的強文化思維!
強勢文化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是依賴強者道德期望的文化,也是期待救世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俠中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因為易學、易懂、易用而成為大眾化的品種。
強勢文化就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成長,克服自己的弱點和缺陷。簡單的問題可以自己解決。有些問題靜下心來多思考就能解決。其他的可以在網上查資料解決,然後妳就沒法向同行業的優秀人士學習了。如果真的沒人問,妳可以多關註壹下那些優秀的人在網上做什麽,說什麽,看什麽,發什麽。
別人給的答案不壹定適合妳,別人意識到的也不是妳的。只有妳意識到了,去做了,得到的才是妳自己的。
多實驗,多實踐,多嘗試。當妳學會有條件的去做,創造條件去無條件的做,當妳比別人多了壹口氣,妳壹定會迎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