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鐵打的重慶,流水的“力帆”

鐵打的重慶,流水的“力帆”

出品?|?博朗圖文族

文字?|?張麗娟

亂世,關於力帆的新聞大多是負面的。畢竟力帆很難妖嬈,老尹也很難幸福。

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註冊的那壹年,我剛剛出生。轉眼間,我在歲月中成長為壹個大姑娘,力帆在事業的沈浮中沈淪。

今年6月,我們還在琢磨,1995年出生的尹能不能幫爺爺尹明善打撈出危險的力帆號,但壹切都不盡如人意。當時力帆負債累累,船身都快入水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危險,他們可以像趙子龍壹樣表演傳奇。尤其是當我看到尹毫無經驗的樣子時,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力帆的擔心。

“汽車已經停了很久了,工廠也垮了。”這是去年底壹位力帆工人對央視記者說的話。

頹勢已定,我們都在等著看哪個強者能接手(收購)力帆。畢竟,壹個曾經在山城叱咤風雲的企業破產清算,很可惜。“接盤俠”吉利自然是最“可疑”的,也有不少消息稱吉利將會接手。相關分析有理有據,但吉利壹直沒有公布,媒體問其“不知情”。

這個“燙手山芋”並沒有放棄“走出泥潭”。今年8月,力帆實業發布破產重整公告,向市場公開招募重整投資者。股票簡稱也變更為“*ST力帆”(*ST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並被退市警示)。

雖然“破產”的謠言從去年就開始瘋傳,但這種“破產重整”和我們通俗理解的“破產清算”還是有區別的。壹是能起死回生,二是無能為力。

破產重整可以說是主動預防破產,是指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申請下,由法院主持,利益相關者參與,對可能或已有破產原因但具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進行業務重組和債務調整,以幫助債務人擺脫財務困境,實現企業價值的重建。通俗點,就是這個操作可以為力帆增加壹個重獲生機的機會。

不到壹個月,重組力帆的白衣騎士出現了: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江基金)和吉利麥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麥捷)作為財團支付了保證金,正式開始參與力帆的重組計劃。其中,有好運。

本來重組會是力帆最好的歸宿,但這就是命運。當它真的想拋棄妳的時候,它甚至沒有說再見的意思。當時“力帆摩托”轉型為“力帆汽車”,尹明善也從“首富”變成了“第壹輸家”。他曾被稱為商界“紅頂商人”,但晚年卻帶著妻兒被調查。

10、14 * ST力帆晚間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力帆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偉被中國證監會下發《調查通知書》立案調查。公告還稱,公司被法院裁定接受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壹旦宣告破產,公司將被清算,公司股票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壹家四口被集體調查的消息無疑給重組計劃蒙上了壹層陰影。力帆現在的債務風險和法律風險都很高,誰接手力帆都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的調查對*ST力帆破產重組的影響有限。“查處”不應對破產重整造成實質性阻礙,可以在重整的同時進行查處。

企業重組會成功嗎?重慶汽車產業的版圖會變嗎?吉利會介入多深?默默推動力帆重組的是誰的手?

只能說,短期內,力帆何去何從依然是個謎。重組投資人的招募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重慶作為力帆的大本營,已經不是以前的重慶了。

車輪上的城市變了。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家鄉很遠……”三毛的歌《橄欖樹》廣為傳唱,她的遠方故鄉並不遙遠,就在重慶,也是參觀三毛故居的開始。我曾經騎車去過這個城市。

無論妳叫它山城、巴渝州、禹州、武都、杜喬、江城,甚至妳想突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叫它首都都沒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如此“有特色”。位於四川盆地,群山環繞,長江和嘉陵江在此交匯。

近年來,在網絡和短視頻的渲染下,重慶這座網絡名人中的城市,揭開了“家家戶戶難分”、“出門處處攀”、“風雨吊腳”等迷霧面紗。就算沒去過,提起洪亞東、解放碑、火鍋、小面、穿樓而過的空中列車...妳會自動匹配這個錯落。

據統計,近年來,在國內遊旅遊城市的選擇上,重慶壹直占據榜首。可以說幾乎每兩個中國人就有壹個去過重慶。有人說在重慶看到了真實的街頭生活,有人說看到了3D的神奇,還有人說這是壹個很賽博朋克的城市。1000萬遊客,就有幾千萬的重慶面貌。據我所知,它是“千億汽車城”,曾經和長春爭奪“中國底特律”的稱號。

妳這麽想,那麽多復雜的高架橋,陡峭的山路,不發展汽車工業是說不過去的。但言歸正傳,汽車產業壹直是重慶的支柱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優越的產業基礎。重慶是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壹。機械工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解放後,重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軍事城市和重要的工業基地,可謂當時工業的“頂流”。

壹般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的萌芽始於桑塔納,但實際上,重慶汽車工業的成長幾乎與此同時。1985年,重慶汽車廠與日本五十鈴合資成立重慶第壹家中外合資企業慶鈴,隨後長安鈴木問世。其生產的第壹代中國小巴奧拓曾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從65438年到0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兩年後,長安開始接觸通用、福特等國際知名車企,尋求合資合作機會。2001年4月,長安與福特“聯姻”,成立長安福特。後來,長安福特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相繼成立。至此,重慶汽車產業版圖中的龍頭大哥長安汽車幾乎穩固了合資版圖。

可惜,跟不上市場變化的人,最終會被市場拋棄。過去的輝煌只留在過去的記憶裏。

近年來,在行業周期下行壓力下,汽車行業產值不斷下滑。曾幾何時,力帆與東風小康、北汽印相、華晨鑫源等本土企業壹起,撐起了重慶摩托車和汽車產業的半邊天。如今,以浪漫風格為傲的重慶“摩邦”已經風雨無聲,力帆破產重組,鈴木退市,印相、眾泰停產,東風小康、柴蔚英致等重慶車企也風雨飄搖。

唯壹“出淤泥而不染”的,是從今年疫情中走出來的長安汽車。雖然長安汽車這幾年經歷了不小的波動,合資部門鈴木走了,福特腰斬了,自主產品也處於換代期。

但令人欣慰的是,盡管困難重重,長安也在擺脫“路徑依賴”,將目光從山城壹隅轉向“五國九地”,堅持自主研發,不遺余力地撕掉低端標簽。UNI-T在長安引力的火爆讓我們打破了壹些刻板印象。

回顧過去,汽車城重慶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動蕩變化中發生了變化。力帆只是壹個縮影。

全國禁摩,註定了重慶摩幫的末日;四輪車壹般從低端市場起步;消費升級大潮下,重慶整個汽車產業危在旦夕。吉利的入局能否幫助重慶工業重回正軌?而吉利,作為接管界的神話,其劇情如何?

吉利入局的意圖是什麽?

盡管6月和8月吉利官方兩次否認,但我們終於在力帆的資產重組公告中看到了吉利的身影。

如果重組完成,很可能就是吉利的接管,更不用說其優秀的接管傳統了。力帆的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和資質、金融牌照等資源都是吉利的夢想。

現在不承認是吉利自己的考慮。畢竟還沒有達成最終協議。最近幾個月,力帆的股價終於因為參與重組名單的公布而飆升了很久,這可能會給吉利最終的出價帶來壹定的壓力。況且債務問題還在調查中,壹些利益的博弈和權衡會讓這場資本博弈更加復雜。

力帆翻車只是時間問題,但吉利的加入讓這壹切變得有趣起來。如果吉利成功重組力帆,進軍西南地區,順利投產,那麽重慶的汽車版圖可能會被改寫。

從現在掌握的信息來看,這樣的猜測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從今年吉利與重慶政府的密集合作中,可以看出端倪。今年7月1,重慶兩江新區與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簽約,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吉利工業互聯網總部及數字化工廠項目落戶兩江新區。

知情人士透露,吉利在重慶的高端新能源項目可能是北極星,不僅是CMA架構,吉利的海闊天空架構工廠也有望落地重慶,推動當地制造業轉型升級。

9月,重慶市政府與吉利科技集團兩次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 * *將推動吉利科技集團新能源換電模式在重慶的應用,並開展換電網絡建設。據了解,目前吉利的R&D中心已經落戶重慶,相關招聘信息可以在網絡上看到。

這麽重要的合作,卻接二連三地砸在某外企頭上。看來吉利通過重組重慶力帆在西南設立第壹家工廠的計劃也接近了。更何況,早在2018,李書福就公開表示,正在尋找機會積極準備項目落地重慶。現在,壹系列事實不正是吉利加緊在重慶和西南地區布局的真實寫照嗎?

吉利會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但也會承擔力帆的壹部分債務,產業轉型升級,就業,稅收任務等等。對於當地政府來說,既解決了“力帆”的爛攤子,又迎來了壹個千億集團,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當然,不可忽視的是,吉利的到來勢必會威脅到長安這個本土巨頭車企。長安作為央企,在重慶壹家獨大,在西南市場有很強的話語權和自主權。吉利雖然是獨立巨頭,但與長安的競爭並不占優,未來誰勝誰負也不壹定。

不知道重慶政府和吉利的合作是否也有制衡長安的想法,但允許這種近距離的對抗,肯定有利於激發本土汽車市場的活力。

而且參與重組的吉利少校是吉利科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壹家技術創新型企業。顯然,吉利重組力帆的重點不是傳統的汽車產業,而是更多與出行技術相關的可能空間。未來,吉利的出行生態會逐漸浮出水面。

當然這部分猜測是建立在吉利成功重組力帆的基礎上的。如今,雖然力帆官方宣布了吉利的註資,但是吉利目前並沒有官方的說法,也就是說外界還不知道吉利在力帆的介入有多深。

力帆重組之路依然充滿模糊,但吉利始終處於搶眼的位置。所有的猜測、分析和判斷都圍繞著它,甚至用它來看重慶汽車版圖的整個變化,但拉著力帆的另壹只手也不容忽視。

不要忽視背後的手

力帆大廈即將倒塌,重慶政府正在積極救助。其中提到,參與重組方案的兩江基金屬於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

從吉利和重慶政府的合作來看,吉利收購力帆十有八九也是在重慶後方進行的。換句話說,這壹次也是由重慶市政府主導完成力帆的重組。

雖然力帆這幾年的財報和銷售數字都極其尷尬,但政府並沒有放棄。早在去年10月,重慶市政府就召集當地金融辦和相關銀行機構的債權人組成了債務委員會,壹直在協助公司處理債務問題,也要求各部門不要放貸,不要壓貸,要保持放貸。當地銀保監局也背書了。“債權人壹致認為力帆是壹個可以救助的企業。”

這種偏愛也是無奈之舉。即使看到了力帆近年來無力應對的局面,預料到力帆會退出舞臺,我們還是應該幫助力帆,讓深陷泥潭的力帆在債務的陰影下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因為對於政府來說,力帆不僅僅是壹個自負盈虧的民營企業。

長安集團、長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等很多車企都在重慶,而汽車產業是重慶的第壹支柱,對當地稅收和就業的發展非常重要。作為穩定大局的壹方,政府也明白汽車工業的質量問題會導致什麽出現?所有的榮耀,所有的損失”?形勢。如果力帆的旗幟倒了,會引發上下遊企業和就業問題的連鎖反應。

如果力帆破產,受“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那些經營狀況不佳的車企,如馮春小康、柴蔚英致、雙速汽車,是否也會破產?而重慶這些車企的背後,是近2000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和上萬個就業崗位。如果不及時做,重慶的汽車產業將瀕臨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我想,重慶之所以能成為汽車名城,首先在於國家的前期規劃和布局,其次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持續支持。作為創新變革的主體,誠然是企業和企業家,但汽車產業是產城融合的大事業。重慶汽車工業要想重回軌道,少不了重慶市政府的苦心經營,找準方向,盡量不讓更多的“力帆”出現。

對於力帆來說,地方政府與其說是利益,不如說是責任。提升汽車產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享受化、輕量化水平,實現產業發展動能轉換,發展城市經濟是責任。

為了改變現狀,重慶政府並沒有停止前進。去年6月,投資5.5億元的汽車風洞(汽車環境風洞和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揭牌並開始試運行。這是中國中西部第壹個汽車風洞。去年6月5438+2月,中汽研究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正式建成,這是西部地區首個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評估基地,能夠滿足未來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的測試規範和場地需求。

目前來看,2020年重慶汽車產業將呈現低開高走的態勢。預計年產量654.38+0.38萬輛,與去年同期持平。預計實現產值3390億元,同比增長5%。

切·譚俊觀察到。

在中國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力帆卻跟不上發展的步伐,成了落伍者,引發了壹系列的蝴蝶效應,導致企業千瘡百孔,前途尚不明朗。

力帆斷了桅桿,沒必要太過哀嘆。但無論如何,吉利重組力帆也拉開了中國品牌兼並重組的序幕,給後人以經驗。

還有吉利VS長安的同城對決,這也是未來中國車市不可避免的重要壹步。強者會吞並弱者,然後與之對抗,這也是中國汽車走向強大的重要路徑。

當然,優勝劣汰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常態,但力帆事件也讓我們看到政府的作為和智慧是多麽重要。可謂鐵打的重慶政府,流動的“力帆”。

這壹定是力帆、吉利和重慶政府完成的壹盤棋。得失很快就清楚了。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唐的皇後是誰?
  • 下一篇:藥房承諾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