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具體操作上,應根據違法建築的結構、面積、拆除難易程度確定合理的期限。責令違法當事人在15日內自行拆除,當事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自行拆除的,則行政機關將按以下程序處理,直至強制拆除:
1.立案:對經初步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違法行為,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2.調查:執法人員應當在7日內制作詢問筆錄,並收集其他相關證據。
3.審批:違法行為調查完畢後,執法人員提出處理意見,負責人對調查結果和執法人員提出的建議進行審核,再根據不同情況作出處理決定。
4.告知:擬給予處罰的,執法人員將認定的違法事實、處罰理由和具體處罰內容告知行政相對人,並有權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進行陳述和申辯,提請聽證機關審理。
5.聽證:在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3日內提出聽證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在3日內決定是否舉行聽證;行政機關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
6.處罰決定:行政執法主體對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送達:行政處罰及處理決定書應當送達行政相對人。
8.違法當事人在三個月行政訴訟期間屆滿當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或者行政機關可以中止或者停止啟動強制執行程序,待二審結束後(具體時間無法確定)再啟動強制拆遷程序。
9.提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依法進行提醒,應當自收到提醒之日起10日內履行。
10.拆遷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七條。如不服,可在收到決定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也可在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1.拆遷公告:自公告之日起15日內拆遷。逾期不拆除的,將依法強制拆除。
12.執行:當事人不履行的,由縣政府責令有關部門強制拆除違法建築。
所以依法強制拆除結構簡單的違法建築,最快也要7個月,萬壹訴訟,最快也要9個月。
擴展數據:
依法行政,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五證”齊全的項目成了違章建築,對項目合法性的爭議無非三種情況。
壹種可能是行政許可有誤,規劃部門出具的“五證”有誤,把壹級路當成二級路;壹種可能是行政處罰有誤,公路管理部門對違章建築的認定有誤,把二級公路當成了壹級公路;還有壹種可能是客觀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公路等級由原來的二級公路升級為壹級公路。
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應該讓企業和群眾來承擔損失,花十幾年的時間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我國《行政許可法》和《行政處罰法》,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請求賠償;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行政機關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銷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實現良法善治,需要很長的時間。每壹個行政審批、每壹個行政處罰都需要認真對待,讓人民群眾從每壹個具體的行政行為中感受到合法、合理、公正。
只有從個案中不斷積累公眾對法治政府建設的信心,才能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營商環境,才能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拆除違章建築的期限是多久?
人民網——“五證”齊全,為何成了違章建築(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