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改善長江航道應該采取哪些重要措施?

改善長江航道應該采取哪些重要措施?

(壹)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是推進生態文明航道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和形式,切實加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教育,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廣泛開展環保日、節能宣傳周、能源短缺體驗日等活動,倡導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員工樹立保護長江航道生態、人人有責的意識,將生態文明理念內化為員工的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要大力開展生態文明航道宣傳活動。利用內外媒體,大力宣傳長江航道的生態優勢,我局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決策部署、經驗和工作成果,以及長江航道湧現出的熱愛和保護生態的先進典型,不斷向社會宣傳和展示長江生態文明航道的良好形象。要加強“綠色航道、暢通服務”文化品牌的打造,突出品牌的生態優勢,推出壹系列服務措施,加強品牌的營銷,突出長江航道文化的綠色特色,努力打響長江生態文明航道品牌。

(二)優化航道建設規劃

長江航道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長江航運的基礎和前提。實施航道建設開發,首先要珍惜每壹寸航道資源,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壹的原則,控制開發規模和強度,調整規劃布局,促進航道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給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復空間,給子孫後代留下壹條河水清澈、兩岸青山、鳥語花香、魚蝦遍布的美麗母親河。我們必須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的方針,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充分把握和利用長江航道自然演變規律,將航道規劃、建設和管理與河勢控制相結合,與生態平衡相結合,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加快航道系統管理。壹是積極開展航道通過能力、生態航道建設等重大問題研究,統籌考慮航道建設、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既要考慮沿江經濟發展需要,又要考慮長江航道生態承載能力,科學確定航道可開發程度和各河段航道最優建設標準,據此調整“十二五”規劃實施,制定“十三五”規劃。二是在充分考慮生態保護的前提下,以中遊荊江河段治理為重點,繼續加快航道系統治理,提高建設速度,擴大建設規模,確保到2015提前實現2020年規劃建設目標,進壹步提升長江航道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競爭力,充分發揮綠色、高效、 長江航道節能環保,使其服務能力更好地適應長江航道和沿江經濟社會。

(3)加快航道改造升級。

轉變發展方式是實現長江航道科學發展的主線,也是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關鍵。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要求,切實加強科技創新,推動航道轉型升級,努力推動長江航道由勞動密集型向創新驅動型、技術管理服務型轉變。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在於數字航道和智能航道的建設,這也是建設長江生態文明航道的最大亮點。通過智能航道的建設,壹是可以盡可能減少航道整治工程,同時提高航道通過能力,避免工程建設對長江生態的影響。二是可以使船舶科學配載,合理選擇航線,降低單位貨運量油耗,有效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三是可以提高長江航道服務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降低管理消耗和成本,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單位建設。因此,必須進壹步加快長江數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建設,積極開發應用3.0版電子航道圖,確保到2015年全面建成數字航道,初步建成智能航道,為建設生態文明航道奠定堅實基礎。

(四)建設生態綠色工程

目前,長江航道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發展不足,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加快建設,提高航道通過能力。長江上建設項目的實施,必然會對長江生態產生壹定的影響。因此:

首先,要嚴格做好航道工程建設的環評和防洪論證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航道工程建設對長江生態的影響。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預算應當保證生態恢復的必要費用,並保證其有效使用。

其次,要加快生態建設的技術創新。要加強生態工程理論研究,積極采用節能環保、合理節約材料和資源的新技術,使航道整治工程既滿足強度、穩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又充分考慮對生物和環境的影響,實現整治工程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實施環保建設。積極采用有利於資源節約、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積極推廣生態護坡等新技術,實現工程防護、景觀塑造和環境保護的統壹,避免或減少對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最大限度地保護工程周邊環境,減少工程建設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創造“人水和諧”的局面。(五)全面推進資源節約

壹是實施低碳節約。要加快航道養護管理轉型,運用現代技術和設備,最大限度減少長江航道建設、養護和管理等各項活動對生態的影響。要加強航標新能源、新材料、新結構的研究,加大太陽能綜合航標燈的推廣應用。大力開展環保疏浚技術和環保節能船舶的研究、推廣和應用,重點做好航道養護和工程疏浚船舶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減少航道疏浚施工的生態影響。

二是狠抓節能減排。加強節能管理,做好能耗統計分析,制定合理的能耗指標和定額,簽訂節能合同,大力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創新船艇節能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穩步降低航道生產能耗,完成上級下達的節能指標。做好節能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積極申報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我們應該大力減少船舶的汙染排放。嚴格執行船舶排放標準,組織開展船舶汙染物排放普查,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技術改造和檢驗維修,控制和減少船舶汙染排放,杜絕超標排放。加強老舊船舶報廢處置,及時淘汰落後生產工具和設備。建設船舶垃圾收集等配套設施,逐步杜絕船舶直接傾倒排放生活垃圾。

三是推進辦公節約。嚴格執行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精簡會議、改進會風、減少會議經費、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改進文風,精簡文件簡報,凡是沒有實質性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和簡報壹律不發。積極倡導低碳辦公和綠色辦公,政府采購應優先考慮綠色節能產品;提高員工的節約意識,教育員工從小事做起,節約每壹張紙、每壹度電、每壹滴水,嚴格管理辦公用品的采購、領取和使用,逐年降低各級機關人均綜合能耗。

(六)加強航道生態環境保護。

保護航道生態安全是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必要底線。建設生態文明航道,必須有效防範航道生態安全風險,及時妥善處置航道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維護航道生態環境安全穩定,避免航道發生重大生態危機。壹是提高航道管理和保護能力。要建立健全航道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積極推進航道立法,推動《航道法》早日出臺,用法律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依法保護航道生態安全。要依法有效管理涉水工程、采砂、船舶和海岸線,嚴格涉水、涉航建築物技術審查,督促涉水、涉航建築物科學合理選址,盡可能避開水生生物孳生地和航道生態脆弱或敏感區域,減少工程建設對河勢穩定和航道演變規律的不利影響。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懲治非法采砂、過度吃水等破壞航道生態環境的行為,切實保護航道和岸線資源。二是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要科學制定預案,有效應對超低水位、特大洪水、極端天氣、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及時恢復航道條件。三是提高航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要加強航道應急打撈能力建設,建設壹批應急打撈船舶和設備,及時打撈長江幹線沈船沈物特別是危化品,有效防範水上交通事故引發的重大生態災難和社會影響。

(7)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保護長江航道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和生態效益納入長江航道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開展航道生態監測,加強長江航道生態保護,應盡快將節能、環保、生態等指標納入長江航道文明施工和資產管理責任制考核體系,加大考核獎勵力度,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機制。生態文明航道建設涉及眾多涉水部門,必須加強與環保、漁政、水利、海事等管理部門的聯系,就長江整體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綜合利用進行密切溝通、精誠合作,努力使長江的開發利用兼顧防洪、發電、環保、水資源保護和航運等利益,真正使長江成為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最佳示範河。為此,我們帶頭行動,帶頭示範。在各項工作中,特別是航道建設和維護管理中,要嚴格執行防洪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主動考慮其他部門的關切和顧慮,展現長江航道負責任的行業形象。同時,要加強溝通,明確長江航道的利益和立場,爭取其他部門對生態文明航道建設的理解和支持。

  • 上一篇:網友買了有毒的藍環章魚嗎?薩姆緊急反應。
  • 下一篇: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聯系與區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