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完善家庭教育功能,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教育。那麽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重視。據有關資料顯示,青少年犯罪絕大多數是由於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我們要采取正確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青少年養成互助互愛、關心他人、艱苦奮鬥、獨立生活、積極向上的良好品格,增強他們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加強與青少年的溝通和交流。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的各種情況,通過與孩子的溝通,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把不良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也就是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可貴。現在很多父母因為很多原因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因為工作忙而缺乏耐心,有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有的家長幹脆說孩子知道自己要吃什麽喝什麽,根本不在乎孩子的真實想法。然而事實是,精神比物質更重要,只有真正了解他們的思想和想法,才能為更好的教育做足功課。
(3)立足學校做好各方面工作。學校要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把德育放在首位,德智體全面發展,解決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生作業繁重的問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武裝青少年的頭腦。
對於中小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能采取停課、推向社會等不負責任的措施,堅決停止以罰代教。學生之間的重大問題,比如對人的傷害,必須通過法制和學生家長來解決,絕不允許學生找錢解決這種失職。堅持學校為主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形成“三位壹體”的教育合力,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榮辱觀,使學生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始終處於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熱愛道德、遵守紀律的氛圍中。同時建議重視素質教育,在學校增加壹些有實質性內容的心理咨詢課程或輔導,幫助青年學生解答因身體成熟而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引導青年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時客觀、真實、公正地評價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壹個適合青少年成長的健康的教育環境。
(四)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互動的預防體系。青少年的人生始於家庭,知識立足於學校,健康成長於社會。真正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動員家庭、學校、社會和國家的力量,幫助青少年樹立法制觀念,走好人生道路。要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互動的預防體系,構築“三道”防線,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的聯動互動,確保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的關愛,在學校、社會得到關心和愛護,始終處於家庭、學校、社會的全方位監控之下。完善法制,築牢社會防線。我國現有的專門法律法規,如《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在壹定程度上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了法律保障。我覺得現在很多專家和社會組織倡導的“三項工程”是壹個很好的建議。面對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新特點,家庭、學校和社會應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實施“三項工程”來消除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發生和蔓延。壹是實施“家庭細胞”工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制青少年犯罪,首先要從家庭做起。有關部門可以與青少年家庭簽訂預防犯罪責任書,明確家庭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鞏固家庭的堡壘。二是實施校園“育苗”工程。學校要在加強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加強法制教育,讓青少年在穩定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是實施社會“防護林”工程。社會各界應自覺參與創造適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生活環境。要嚴格管理文化娛樂場所,開展健康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要深入學校進行面對面的法制宣傳,讓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同時,要加強社會教育,積極開展社區教育活動,充分發揮綜治辦、民政、團委、婦聯等部門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心理道德教育、行為規範教育和科學知識教育。有效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讓他們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結束語
青少年是母親體內最年輕、最新鮮的細胞,直接關系到母親的健康發育。從長遠來看,他們好不好對祖國未來的發展有著實實在在的影響,而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做得還不夠。我想,這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努力青少年,才能做好這項工作,讓青少年更好地服務社會,成為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