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遙感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壹是遙感衛星系統能力不足,過於依賴國外衛星服務。
目前,我國尚未建成高、中、低分辨率互補、高時間分辨率的綜合對地觀測系統,國內80%以上的高分辨率遙感應用依賴國外衛星。
二是遙感衛星應用和產業化滯後,難以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
我國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尚未形成較為完整的基於獨立信息源的遙感應用體系,數據連續性和保障程度較低,遙感綜合和定量應用能力相對較弱,衛星遙感應用模型和算法研究主要基於國外衛星數據,嚴重制約了我國自主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和遙感數據增值產品及服務的發展。
三是缺乏強有力的統壹管理機構和國家航天法律法規。
相關政策不完善,部門與軍民協調機制不健全。沒有建立統壹規範的全國衛星遙感元數據庫和分發機制,導致資源和數據嚴重不足。
目前,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航天遙感產業發展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他們的經驗可以為我國航天遙感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首先,商業衛星遙感的發展壹直由政府主導。從產業屬性來看,衛星遙感是高投入、高風險、回報周期長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美國政府仍然參與商業遙感公司的衛星開發,並提供圖像數據預付款等保護。在國家安全方面,政府的絕對控制權和優先權是衛星遙感商業化發展的前提。美歐以發射或運營許可的方式嚴格控制衛星商業遙感的服務範圍,防止先進的遙感技術和產品被敵方利用。
二是衛星商業遙感差異化服務不斷發展。目前,商業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的差異化服務正在不斷發展。不僅批量部署生產發射微納米光學成像衛星,而且可以提供不同於傳統商業衛星圖像服務的“點播”模式,提供的服務內容也從靜態圖像發展到動態視頻。
三是民間資本投資比例大幅提升,重點關註低成本小衛星星座。壹些風險投資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投資這壹商業遙感領域,壹些公司正在開發低成本的衛星星座。
隨著遙感與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衛星遙感數據的獲取成本大大降低,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可提供高清視頻、數據雲服務等新產品,在互聯網上實現從長期按需交付到在線快速交付的轉變,推動衛星遙感從服務群體用戶向個性化、定制化服務拓展。航天遙感產業的市場化、開放化、集成化發展是大勢所趨。目前,大多數國家已將空間遙感產業商業化,效益顯著。中國航天遙感產業的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支持民間資本開發相關增值產品、運營服務、推進產業化,開啟了商業資本進入航天領域的大門。要在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維護國家安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基礎上,有序推進空間遙感產業市場化發展,實現遙感產業由國家主導建設向國家引導支持轉變、由國家出資運營向市場化運營轉變,充分激發遙感產業發展活力,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促進空間遙感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