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識是人類長期實踐的結果,是人類在社會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培養的結果。它不僅是壹種特殊形式的社會意識,也是壹種文化。
現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直接影響著當前和未來中國的法制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不僅對全民法律素質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是當代大學生的立身之本。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主要路線
“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它包括人們對法律的本質和功能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理解,對某壹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對法律現象的認識和法律觀念。”公民的法律素養水平是衡量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壹。現代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將成為未來法治社會的主體。因此,他們自身的法律意識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的法制建設和社會發展。
1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
1.1法律知識整體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薄。
雖然我國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法律知識的匱乏導致了法律觀念的淡薄。我國高校雖然安排了相應的法學理論課程的學習,但是這門課程的學時有限,本科32學時,專科28學時。有限的學時裏學到的法律知識只是冰山壹角。對於公共課,學生更註重專業課的學習。所以很多大學生的重男輕女思想和特權觀念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是保持著壹定的地位。當代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的現象較為突出。
1.2法律認知偏差,缺乏主動法律意識
雖然我國開展了幾十年的法學教育,大學生對法律知識有壹定的了解,但僅僅是了解,很少有人能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再加上社會因素、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本就薄弱的法律意識進壹步弱化。大學生總是受這樣壹種觀念的影響,只要我不犯法。所以,當代大學生壹直處於被動的守法意識,沒有主動去學法律。因此,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們無法積極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是寧願忍氣吞聲,講和。有些人甚至采取激烈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增強了違法的可能性。
1.3現代大學生違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多。
近年來,大學生犯罪屢見不鮮,其中最典型的是馬加爵事件。為了報復那些傷害他人格尊嚴的人,馬加爵走上了壹條不歸路。還有復旦投毒事件,姚嘉欣事件等等。根據公安部對全國刑事案件的統計,大學生犯罪率呈上升趨勢,犯罪類型也在向智能化、多樣化發展。
2培養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主要途徑
2.1積極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
學校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精選課程內容,理論聯系實際,采用“案例法”、“體驗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組織學生在校園內參加知識競賽和辯論賽,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通過聽和聽得到啟發和教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庭審”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在法庭上的角色,深刻掌握我國的訴訟法,組織學生旁聽庭審,讓學生充分體會法律的神聖和威嚴。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學生學到了書本上的法律知識,也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從而增強了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2.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是大學生違法犯罪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現代大學大多是獨生子女,性格上存在壹些問題,比如占有欲強,自我意識強,對人或事有敵意或抵觸情緒。只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往往會導致壹些出格的事情,甚至是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因此,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基本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和技能,並具有堅強的意誌力和樂觀進取的精神,意義重大。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養過程,實際上就是積極提高法律意識的過程。
2.3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不僅是高校的責任,也是壹個值得社會各階層和全體成員關註的問題。各環節需要密切配合,構建高校、家庭、社會三位壹體的法治環境。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相關法律部門必須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司法機關要定期聯系學校宣傳學校的法制教育,大眾傳媒要利用先進事跡和模範人物宣傳法制,優化社會環境,淡化傳統觀念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負面影響,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早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社會各級和高校應擴大網絡教育的影響,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通過網絡傳播法律知識和制度,既快捷又方便,可以隨時了解最新情況。讓大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教育環境中學習法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具體和深刻。
2.4學生應積極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
當代大學生作為21世紀的新壹代,應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知法、懂法、用法,把法律意識上升到法律信仰的高度,貫穿我們的壹生,用法律武器武裝自己。
3結論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法律意識直接影響著未來法治國家的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當前的壹項緊迫任務,也是壹項長期計劃。他需要全社會和學校的參與和努力,來完成這個系統而復雜的教育工程。
參考資料:
邵偉。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研究[J].業務經理,2012(17)。
[2]佟娟。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J].劍南文學:經典教學模式(下),2013(2)。
[3]史丕盛。對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