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組方案
新課程改革為思想教育開辟了壹個新的天地。這是壹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教育時代。第四年的新學期開始了。這學期,在學校教研室的直接領導下,全體教師銳意進取,銳意改革。每位教師都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科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目前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安排如下:
壹、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突出教學質量工作中心,切實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因此,本學期的重點工作仍然是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實施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從深入研究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評價意見入手,提高學校常態管理水平,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努力取得實效。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加大教研力度,深入開展教育敘事研究寫作活動。
3.堅持以課題促課改,以課題促課改的工作思路,以教學科研指導課改。
三、教研組工作目標和要求
本學期主要工作: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和新課程標準,探索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貫徹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深入學校調研,研究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將合作自主探究引入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組織教師討論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引導教師開展發展性活動研究;組織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的信息交流。
1.繼續學習相關課程理論:《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2.要根據教師的不同需求,采取參與、討論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3.思想品德教研組組長要在年初制定好學期工作計劃,平時定期檢查,期末寫總結;切實加強思品教研組建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組織教師討論課堂教學中的相關問題,努力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調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5.全體教師要加強師德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做學習筆記;積極參與項目研究;好好上壹堂專題觀察交流或演示課;寫出反映教師角色轉變和師生互動的好的教學案例;寫壹篇教育教學研究的實證論文;提前準備壹周的課計劃,在備課組交流;參加不少於18的課。
6.教師應關註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學習過程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勤奮努力的環境。
7.教案以電子備課的形式編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體現師生的合作交流、積極互動和教師角色的轉變,撰寫反思性教學後記。繼續收集教學設計的典型案例,積極發現、總結、推廣壹線教師的教學成果並組織教師撰寫論文。
第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組方案
壹、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推進基礎教學改革,進壹步發揮思品教研組在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發展。
二、工作思路:
堅持教研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方向,理解新課程標準理念,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加強思想品德教學的針對性。註重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開展教師專業培訓和教學質量評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三、教研要點:
1,認真學習相關教育文件,德育大綱,學習理解新課程標準。加強師德學習,關註教師言行,更新教學觀念,為新教材《品德與生活》備課,交流經驗,提高教師素質。
2.認真參加市級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新教材培訓,加強理論學習。搞好六年級舊教材,落實新理念,通過教學研究開展教育思想討論交流活動,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3.深入開展以理解、引導、提高教育信度和效度為主題的教學改革研究。探索和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對道德與生活、道德與社會課的良好情感,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做好課前調查,從學生實際出發,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在教育學生時,與心理咨詢相結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5.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合法有益的活動,關心重大事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健康的興趣。
第三條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組計劃
第壹,加強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組織教師進壹步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習課程改革的文件、課程標準及解讀、新教材及相關學科知識,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要註重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改革和反思總結的結合,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壹開始就做好五年級理科上冊的教材訓練。通過教材分析和各單元互動討論交流,進壹步明確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要求。
期中將分別在科學、道德、生活學科開展課堂觀摩和討論活動,探討新課程實踐的思路和相應的教學策略。
本學期將組織課改中心組成員對1 ~ 2學校進行校本培訓指導。
充分發揮學科基地學校的示範和輻射作用,積極探索和實踐課程改革,定期向兄弟學校觀摩開放活動。
學校應當加強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我們應該把培訓和教學研究的重點放在課堂上,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研究教學中的具體策略。大力提倡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加強案例分析,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三、積極做好中學課題研究,申報新壹輪課題研究。
橫林實驗小學、洛陽中心小學已推薦申報常州為中學候選實驗學校。中學項目實驗學校應積極參與本項目研究,並認真履行職責,每學期組織壹次區級觀摩開放活動,每學年確定壹次市級班級開放活動。該區將以中學課題研究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此外,區科等學科中心組計劃醞釀申報新壹輪研究項目,為青年骨幹教師搭建學習、討論、交流的合作平臺。
第四,加強學科常規管理,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壹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學科教研組,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第二,要規範課堂教學秩序。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要按要求認真聽課,切實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這學期,我將集中精力進行科學學科的常規研究,研究中將附帶壹所鄉村學校。
五、加強學科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科發展。
要加強科學、道德、生活(社會)的師資配置。中心小學至少要配備1 ~ 2名理科教師。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師也要相對穩定。
本學期將選派教師參加常州市科學學科青年教師課堂評價活動。
第六,學會工作
積極做好年會論文選題工作,舉辦小學科學專業委員會年會。
活動安排:
上壹頁1 2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