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壹年級法制課件
壹,學生狀況的分析
壹年級的孩子剛入學,在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上都很幼稚。我希望通過這本書的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索,熱愛生活的孩子。
二,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律制度》課程的性質是壹門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生活化綜合課程,旨在培養願意探索生活、熱愛生活、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兒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活潑性;(2)開放性;(3)活動。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科學性、現實性、綜合性和活動性的原則。該教材將以專題單元的形式編寫,並將突出以下特點:
1.從兒童的現實生活中實現學科內容的融合。
教材沒有從傳統德育的標準體系或道德體系出發,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的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並將其有機地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導向功能。
教材試圖以“通過適應兒童的現實生活,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為壹以貫之的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的判斷、選擇、適應和超越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感受和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壹方面,通過對現實場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壹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參與和創造自己的生活,展示其多元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了有效引導活動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教”來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先形成的學習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中文本加實踐的僵化結構,以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引導教師在學習活動的漸進發展中關註學生學習過程的無差別整體。
學習狀態和學習需求使學生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了原本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目標的自然融合。
三,教學的壹般要求
道德與法律制度是以孩子的生活為基礎的,所以這本教材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快樂積極地生活,負責任地生活,充滿愛心地生活,創造性地生活。
四。每個單元的要求
第壹單元:我是壹名小學生。
1,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小學生,快樂上學。
2.幫助學生熟悉學校環境,讓他們學會溝通,知道如何結交新朋友。
第二單元:校園生活真的很快樂。
1,幫助學生熟悉和適應學校生活。
2.使學生認識到在校園裏應該禮貌有序,遵守學校生活的常規。
3.讓學生體驗學校生活帶來的樂趣,喜歡上學。
單元3:家庭安全與健康
1,讓學生初步認識到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學會照顧自己,也應該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學生認識到,在學校,在家裏誠實禮貌,可以給家庭帶來歡樂。
2.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養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的習慣。通過學習做不到。
妳所做的,培養學生用心做事,不怕困難,有毅力的品質。
3.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的關懷和家庭生活的幸福;用自己的方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和思念,從而學會感謝和關心他人。
第四單元:雖然天氣冷暖。
1,體驗冬季生活的快樂,增強體質,鍛煉意誌。
2.積極觀察和發現冬季的特點,形成探究的習慣,獲取相關知識。
3.意識到自己是群體的壹員,主動參與新壹年的群體活動。
4.了解冬季保健知識,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措施
1,通過樸素、道德、科學、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孩子熱愛生活,學會做人。
2.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和條件,靈活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幼兒的品德和好奇心,引導幼兒的探索欲望。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接收社會新信息、科技新成果、兒童生活中的新問題和新現象,不斷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突破性。
小學壹年級法律課件第二部分
題目:學生在校壹天的要求
教學目標
1,知道上學讀書早;組裝;早操;上課;課間;午餐和午休;午間播報,十分鐘團隊會議;值班;具體要求放學後。
2.我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可以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
教學重點
知道晨讀、集合、早操、上課、午間廣播、十分鐘隊會的具體要求。
教學過程
第壹,進口
用課件展示學生在校壹天的生活場景。問:為了在學校有條不紊的學習和做活動,我們應該怎麽做?這就引出了話題。
第二,學習過程
1.請每組選擇兩個話題進行討論——我們該怎麽做?(備選題目:早期閱讀;組裝;早操;上課;課間;午餐和午休;午間播報,十分鐘團隊會議;值班;放學後)
2.讓每個小組做壹個報告,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評論和討論。
3.展示學校的早讀;組裝;早操;上課;課間;團隊會議;值班;學校、學生學習的具體要求。
上學:(1)按時上學;(2)穿校服;(3)衣服要幹凈、整潔、沒有破損;(4)外套上的紐扣要扣好(或拉上拉鏈);(5)正確、漂亮地佩戴紅領巾(紅領巾要戴在領子裏),(6)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7)(不穿拖鞋;(9)不要染發、塗指甲或佩戴首飾。
休會:(!不要喧嘩,不要追逐,聽從值日生的勸告,開展有益的活動。
(2)控制音量說話,走路輕,上下樓梯靠右走。(3)註意衛生,不亂扔東西,不亂畫。(4)愛護公物和綠化。(5)有禮貌,使用禮貌語言,樂於助人。(6)打球時,見到來訪者和老師要停止比賽,向隊伍敬禮,熱情問好,側身讓路。
晨讀:(1)積極參加各種學習。(2)註意力集中,姿勢正確。(3)較強的自主性和自理能力。(4)按時完成並上交各科作業。
組裝:(1)站直,坐直,雙手放在大腿上。(2)保持安靜,適度鼓掌。(3)熱情參與活動。
早操:(1)快速集合,安靜有序,行進時保持安靜。(2)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3)動作準確有力。
班級:(1)準備上課鈴響,整理好學習用品。(2)多坐,多聽,多思考,開動腦筋,去做。(3)“三個壹”可以保護視力,糾正坐姿、寫字姿勢、讀書姿勢、握筆姿勢,形成良好的習慣。
播音練習和班隊會:(1)讓播音大聲安靜。(2)認真聽,跟讀。(3)團隊將輪流組織,形式多樣,獨立管理。
值班:每天堅持“兩清潔壹維護”:上午掃壹掃,下午掃壹掃;每周壹掃;壹個月掃壹次。保持窗戶明亮,地面無紙屑,桌椅縱橫對齊。
放學後:返程隊伍放學,隊伍整齊。不要隨意在學校內外逗留。按時回家,註意交通安全。
4.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校學習生活的壹些場景,供學生分析。
三,教師總結
任務:
1,進壹步學習芳村小學生在校壹天的要求。
2.來壹場比賽,比較誰的表現最好。
社會醫學是醫學教育的壹門重要學科。加強社會醫學教學是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轉變的必然結果,在醫學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給妳整理的,供妳參考。
範:論醫學的社會關鍵詞醫學
醫學是壹門自然科學,它的載體是人的生命,它的目的是無限接近人類生命過程的真相。醫學要滿足社會的醫療需求,在社會中實現其保障人的生命的功能,所以醫學是社會性的。醫學的社會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