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還沒有打破地域界限和部門壟斷,還處於傳統倉儲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型的過程中,還沒有真正從全局的角度看待物流管理。那麽,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物流創新分析。歡迎閱讀瀏覽。
(壹)物流服務理念的創新
樹立新的物流服務理念,就是要樹立顧客需求第壹的理念。這就要求企業改變過去以規模經濟獲得經濟效益的主要思路,建立適應需求多樣化甚至定制化的新型物流服務。
1.引入先進的物流服務理念。物流作為生產與再生產、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需要強有力的服務。國外對物流業的定義屬於服務業。所以,物流的核心理念是服務理念。學習先進的物流運作方法,首先要掌握先進的物流理念,即客戶服務(cs)或客戶價值(CV)的概念。確定物流水平的基本方法是通過客戶訪談、客戶需求調查和第三方調查,尋求客戶最強烈的需求欲望。其次,以全面提升客戶價值為目標的物流服務。通過分析是否為供應鏈中的客戶創造價值,是否提高客戶的經濟效益,是否實現了客戶服務相對於競爭企業的差異化,以較少的成本擴大附加值。
2.物流服務內容的創新。由於客戶對服務和價值的期望越來越高,物流管理必須以客戶為導向,重新定義和設計物流定制服務的內容,在運輸、倉儲、配送等功能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服務內容,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第壹,從基礎物流服務到增值服務。現代物流服務應根據客戶需求不斷發展綜合服務和包裝服務,包括配送加工、個性化包裝、產品回收等業務。在此基礎上,應加強增值服務,以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展現與市場競爭對手的差異。以客戶增值體驗為服務宗旨,以服務質量創造效益。
二是從物流功能服務延伸到管理服務。物流服務不是在客戶的管理下完成多個物流功能,而是通過參與客戶的物流管理,將所有物流功能有機連接起來,實現高效的物流系統運作。因此,企業在開發物流服務項目時,要在物流管理的服務內容上做文章,包括客戶物流系統優化、物流業務流程再造、訂單管理、供應商協調、客戶服務等。,從而為客戶提供壹體化物流解決方案,實現客戶滿意。壹站?服務。
第三,從實物服務到信息流、資金流服務。物流管理的基礎是信息,是用信息流控制真實的物流,所以物流服務既要提供信息流服務,也要提供真實的服務。企業是物流職能承擔者,而不是物流管理者。為了與客戶形成戰略夥伴關系,企業必須參與客戶的供應鏈管理,實現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協同運作[6]。比如為客戶提供收款、提前付款等現金流服務。
3.物流服務模式的創新。企業應自始至終參與客戶的物流管理運作,通過與客戶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改變與客戶的傳統關系。壹個結?選擇交易模式是壹種與客戶壹起制定物流解決方案的現代服務模式。目前,很多物流企業都與雙方客戶的物流人員建立了聯合辦公制度,或者成立由雙方物流人員組成的運營團隊,及時處理日常運營中的問題,體現了與客戶共同工作的特點。
(二)企業物流組織創新
由於物流活動的分散性和通常跨行業運作,可以說沒有絕對對錯的組織結構,也沒有適合任何企業的物流組織設計方法,因為企業本身的環境和特點不同。因此,管理者在組織模式的發展決策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創新。然而,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開展物流組織創新有壹些普遍的原則和模式。
1.物流組織從智能化向集成化轉變。壹體化物流組織打破了基於分工和職能專業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將采購、儲運、配送、物資管理等物流活動組合成壹個壹體化的組織單元,在企業內部形成壹體化的物流組織框架。
2.建立以流程為導向的橫向組織結構。鑒於傳統企業物流活動固有的效率損失,現代企業物流組織必須從過去的職能型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導向型,將組織內部的非增值活動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提高企業管理的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同時,要壓縮企業組織的中層管理,縮短信息溝通渠道,消除機構臃腫、反應遲緩的現象,實現物流組織由垂直向扁平的轉變。
3.物流組織的虛擬化。虛擬組織是現有的任務型企業和資源型企業網絡組織的有機結合,使其具有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強的組織柔性和易於分散物流風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依靠其物流運作的核心能力,通過電子網絡連接和整合上下遊供應鏈成員,共同完成物流活動。因此,跨組織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是虛擬組織順利運行的關鍵。
4.締結物流戰略聯盟,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競爭。價值鏈的形成和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也改變了行業之間的關系和結構,產生了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組織。物流戰略聯盟也是壹種有效利用組織和市場雙重優勢的組織創新。通過合作,成為核心企業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外競爭,提高中國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同時實現互利共贏。
(三)物流管理技術創新
物流管理創新作為企業新的利潤來源,應依托網絡和電子商務,通過集約化、現代化管理,實現廠家零庫存、少庫存,縮短產品運作周期,滿足企業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技術創新的途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高科技物流設施和設備,提高物流管理技術。中國企業應抓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改造我們的物流設施和設備,包括訂貨、采購、維修、服務、貿易、儲存和運輸。這將有助於打破企業只關註眼前既得利益,只關註本部門低水平擴張和壟斷保護的落後觀念,從而縮小我國物流業與現代物流的差距。
2.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中國企業物流管理的創新應依托網絡和電子商務,通過集約化和現代化管理改造傳統物流業務流程,利用ERP、BTB、BTC、CRM和WEB技術,形成面向上下遊企業的動態、虛擬、全球網絡化供應鏈網絡。從產品設計、需求預測、對外談判和外包、制造、分銷、儲運、客戶服務的每壹個流程,實現最合理的增值。
3.以物流管理信息化推進物流管理現代化。現代物流管理主要體現在物流信息化的開發和應用上。因此,企業應加大投入,建立計算機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統。此外,多媒體技術在物流活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了貨物存儲的可視化功能,還為客戶提供了貨物交付的實時查詢。
(四)物流管理制度創新
要建立健全新的物流管理體系,輔以合理的運行機制,從企業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職能貫穿於物流服務建設、規劃、組織、協調的各個環節。比如成立物流領導小組,成立物流部等物流管理部門,行使交貨前、交貨中、交貨後的物流管理職能,實施供應鏈的具體規劃、設計和組織管理。妳也能建嗎?後勤協調會?制度,由核心企業牽頭,每月或不定期召開壹次。也可邀請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參加,研究企業物流發展,推進重大項目,落實物流政策。
(五)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
物流企業要實現管理創新,必須依靠具有綜合素質的物流專業人才,企業發展物流必須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為此,企業必須大力培養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強與管理咨詢公司的合作,積極參加咨詢公司舉辦的高水平物流培訓班,培養壹批高級物流技術人才;建立物流運營示範區,培養技術骨幹,努力建立物流方向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機制;加強理論與實際工作者的廣泛交流,加強對發達國家物流管理先進經驗的學習和借鑒,形成壹批創新型物流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