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關系是中華人民***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關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壹,經常左右著中美關系的大局,主要涵蓋投資、貿易、匯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貿易逆差亦稱“貿易入超”。各國家或地區在壹定時期內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的現象。壹般表明壹國的對外貿易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
貿易逆差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2011年壹季度,中國六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凈出口為正值時,稱為貿易黑字、貿易順差、貿易盈余或出超。凈出口為負值時,稱為貿易赤字、貿易逆差或入超。
擴展資料
成因分析
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國國會貿易赤字調查委員會於2000年11月發表了壹個關於貿易逆差成因的調查報告。在他們看來,其成因主要在於美國與其它國家不平等的貿易關系,諸如:其他國家非關稅壁壘;外國商品對美國的傾銷;外國政府對本國公司的補貼。
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主席費爾德斯坦(Feldstein,1993)強調財政赤字對美國貿易逆差的決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孿生赤字假說”:在巨額財政赤字背景下,貨幣當局為了防止通貨膨脹,不會為財政赤字融資,因此財政赤字會導致利率升高、外資流入、美元升值,從而產生了貿易逆差。
這壹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很有說服力,小布什上臺以來,美國財政赤字又與貿易赤字壹樣逐年擴大,2003財年達3750億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億美元,而2005年預計將達到5210億美元的最高記錄。
但是,這難以完全解釋美國巨額逆差,因為1989—1992年財政赤字在大幅度擴大,但貿易赤字卻在縮小;1993-2000年財政赤字逐年縮小,1998年開始出現“扭虧為盈”,2000年更是出現2370億美元的高額盈余,但貿易赤字卻在逐年擴大。亦不能完全解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巨額逆差。
百度百科-貿易逆差
人民網-中美貿易逆差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