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山西省綜改試驗區山西省國家級綜改試驗區的調研報告

山西省綜改試驗區山西省國家級綜改試驗區的調研報告

壹、山西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背景  山西是傳統能源大省,曾因煤而興,也曾壹度為煤所困。壹是過去由於煤炭企業規模化程度和產業素質較低,致使資源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目前,因采煤形成的采空面積達5000平方公裏,絕大多數河道日漸幹涸,環境經濟損失達萬億元以上。二是由於產業升級轉換乏力,使區域經濟結構陷入單壹化、初級化和剛性化困境。三是由於資源初級開發與科技投入在短期效益上的巨大反差,使資源型經濟對非資源型經濟及其創新活動形成較強“擠出”效應,科技創新機制難以形成。四是由於對煤炭的過度開發、過度依賴,以資源為主的單壹產業結構易受外部市場環境影響,使全省經濟大起大落。為解決資源型經濟弊端,推進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2010年12月1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我國設立的第九個綜改試驗區,也是我國第壹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改試驗區。

二、山西省綜改試驗區的主要內容

山西省開展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總體要求是圍繞資源型經濟轉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著力處理好轉型和發展改革的關系,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為全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走出壹條新路子。

——主要目標。以“謀長遠、抓當前”為思路,通過30年奮鬥,形成結構合理、新型多元、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資源型經濟全面轉型,經濟綜合競爭力、人民生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達到全國上遊水平,呈現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的嶄新面貌。

——主要任務。圍繞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大任務,重點推進十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壹是完善產業轉型促進機制;二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三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四是健全科技創新體制;五是加強金融創新和改革;六是完善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機制;七是改革創新城鄉統籌機制體制;八是加快社會體制改革;九是推進行政管理和投資體制改革;十是加大外開放力度。

三、目前綜改試驗區的實施效果

第壹,目前,在《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待審批的情況下,山西省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以四大任務為重點,在全省11個市部署啟動先行試點工作,確定了省屬11個大型國有企業為先行試點企業,並從政策、資金、土地、財稅等方面給予扶持。

第二,按照影響大、見效快、示範性明顯的原則,加快標桿項目、標桿工程建設。通過標桿項目建設,有效促進煤炭產業全方位升級,同時也使非煤產業獲得廣闊發展空間。壹是以煤炭資源整合為突破口,推動煤炭工業進入集約、高效的大礦開發。目前,已形成4個年產能億噸級和3個5000萬噸級以上的煤炭企業,單井平均生產規模達120萬噸以上,資源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二是加快推進以煤為基的多條循環產業鏈的建設,潞安集團已形成了垂直壹體化全產業鏈條、晉煤集團的煤—氣—化、煤—焦—化、煤—氣—電三條循環產業鏈效益明顯,非煤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的74%。目前,全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初具規模。三是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等非煤產業。目前,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拉動山西工業經濟增長的第三大動力。新能源汽車、雲計算等標誌性轉型項目也開始相繼實施,服務業重點項目80%以上已投產達效。煤與非煤產業的相互融合,有效推動全省經濟轉型發展。

第三,加快機制體制創新,保證轉型工作順利開展。國務院批復同意山西省征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規定在山西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煤炭開采的所有企業,均按不同煤種和礦井核定產能規模征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目前已提取160億元。基金主要用於三個方面,壹是用於企業無法解決的跨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包括煤炭開采造成的水系破壞、水資源損失、水體汙染;大氣汙染和矸石汙染;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生態退化;土地破壞和沈陷引起的地質災害等。二是用於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和重點接替產業發展。主要包括重要基礎設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煤化工業、裝備制造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特色農業發展等。三是解決因采煤引起的其它社會性問題,主要包括分離企業辦社會;棚戶區改造等。

第四,建立健全省部合作機制,推動綜改試驗區相關的土地、財稅、金融等重大政策早日落實,爭取國家各部委在山西先行布局各類政策試點。目前已有國土資源部、人社部等分別與山西省政府鑒定了合作協議、合作備忘錄。

第五,制定支持先行試點的政策措施。在《總體方案》批復之前,山西省針對方案中提出的涉及財稅、金融、土地、資源、價格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及政策訴求。及早會同相關部門從土地優惠、聯合審批、資金扶持、信貸支持、價格優惠、上市優先等方面進行研究,抓緊制定支持先行試點具體政策措施。

四、對我區的主要啟示及借鑒

根據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壹年多以來的探索實踐,結合國內外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的諸多思路和做法,對於我區提升發展水平,做強綜合實力,推進科學發展,以及資源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及借鑒。

(壹)思想轉型是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國內外經驗表明,只有思想轉型才能增強資源型地區自主發展、自主改革的緊迫感,才能形成積極探索發展路徑、大膽創新機制體制的敢闖敢幹敢承當的建設氛圍,從而推動資源型經濟順利轉型。

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重要的是三個方面的思想觀念需要轉變。壹是資源觀問題。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地區不具備礦產資源優勢,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由此可見,礦產資源的多寡並非絕對重要,只要從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綜合考慮資源問題,轉型思路才能豁然開朗。二是發展觀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取了梯度推移戰略。進入新世紀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至今發展重心仍在東南沿海,我們不能被動等待,而要通過引進先進技術,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超常規發展。三是環境觀問題。從交通條件、市場規模、融資環境等方面看,我區比不上發達地區。但發達地區也存在土地價格飆升、勞動力成本高昂、市場進入門檻漸高、能源供給短缺等諸多瓶頸。因此,只要我們認清自己的比較優勢,並能針對發達地區的“軟肋”進行招商引資,就能通過高效優質的服務來彌補先天環境的不足。

  • 上一篇:沙盤模擬與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結合
  • 下一篇:上海個人征信查詢哪裏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