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稅人的上年度年綜合收入不足6萬元,但平時繳納了個人所得稅;
2、上年度納稅人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納稅人的收入為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適用稅率的;
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有哪些以及扣除標準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按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年滿3歲的學前教育以及子女的小學、初中義務教育、高中、大學、碩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範圍,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可以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額扣除。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每人扣50%,也可以由壹方扣除100%,扣除方式在壹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2、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額扣除;學歷教育按照每年4800元定額扣除;非學歷繼續教育如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3、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配偶首套住房貸款利息,在償還貸款期間,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並且納稅人只能享受壹次扣除機會。
4、住房租金:住房租金根據納稅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夫妻在同壹地租房,只能由壹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都沒有住房的,可以分別扣除租金支出。需要註意的是納稅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時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房貸利息和房租只能扣除壹項。
5、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的贍養支出,可以進行扣除;其中分為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兩種情況。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可以分攤24000元的扣除額度,可以平均分攤或約定分攤,分攤方式在壹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需要註意的是每壹納稅人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年12000元。
6、大病醫療:納稅人在壹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個人所得稅退稅的方式
1、申請人自行申請退稅:可於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之間,通過稅務局網站、個人所得稅手機APP、郵寄申辦、或者直接前往辦稅服務大廳等方式進行辦理年度匯算,並結清應退稅款。
2、委托公司代繳個稅人員協助辦理退稅:納稅人可向任職所在公司提供上個納稅年度在本公司之外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信息以及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委托公司負責代繳個稅的工作人員協助進行納稅申報並辦理退稅。
3、委托涉稅專業服務單位或者個人代為退稅。
個稅APP退稅流程:
1、在應用商店下載個稅APP,註冊登錄,進入首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選擇2021年度(今年3月1日至3月15日期間,有辦稅需求的納稅人,可在3月15日之前每天6點至22點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根據頁面提示選擇未約滿的任意日期提前預約辦理,3月16日以後無需預約,直接登錄App即可辦理)
2、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確認;
3、計算稅款,系統將自動計算本年度綜合收入應補(退)稅款。
4、提交申報,確認結果後,點擊提交申報。
5、選擇銀行卡按提示操作進行到最後,如果退稅金額為零,則無需退稅。如果有錢可以退款,選擇相應的銀行卡退款,壹般壹周後退款。
以上便是我整理的個人所得稅的退稅方式以及退稅流程,如有錯誤或遺漏之處,請友友們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