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告訴記者,近年來,淮安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堅持創新,突出惠民,做好傳承、保護、利用大運河文化遺產三篇文章,展現古城、水城、生態發展特色,凸顯淮安文脈,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取得了初步成效。
京杭大運河68公裏長的淮安段,有100多處文物古跡,充滿歷史感。“南航行,北登陸”的石碑,預示著昔日的繁華。皇家碼頭留下了兩位皇帝,康和甘,以及大運河上唯壹保存完好的古門...大運河於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淮安作為大運河申遺的重要節點,有兩個遺產區(青口樞紐和漕運總督舊址)、壹段河(淮揚運河淮安段)和壹段河。
文史專家荀說:“淮安是名副其實的運河之都吳王夫差從揚州郾城到淮安盡頭挖了壹條溝,成為大運河的開端。天下九督,淮安第二。漕運總督壹直駐淮安府,河道總督在康熙年間遷到淮安的清江浦。淮安是明清時期的漕運指揮中心、河道管理中心、漕運中心、船舶制造中心和鹽稅中心。淮安海關是全國最大的海關,繳納的關稅占當時全國的半壁江山。"
作為大運河的發源地之壹,淮安有責任推進運河文化帶建設,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壹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將淮安裏運河文化走廊打造成大運河文化帶的特色樣板,為把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成為全國先行區和示範帶做出貢獻。
提前計劃。淮安市李運河文化長廊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姜說,早在2013年,淮安就按照“文史壹脈相承、旅遊貫穿壹線、產業形成鏈條”的理念,啟動李運河文化長廊建設,通過治水、管城、聚人、興文四大戰略,將李運河文化長廊打造成集文化交流、高端論壇、生態旅遊、休閑養生、特色為壹體的文化長廊。
位於高處。李運河文化長廊聘請同濟大學副校長吳誌強帶領上海世博會規劃團隊。整體板塊分為“起步、傳承、轉折、和諧”四章,分別以清江浦景區、曹雲城景區、楊珊湖景區、何俠古鎮景區為重點。為了再現水運的輝煌,邀請中國旅遊“十二五”發展規劃專家組組長劉峰博士帶領的北京丁奉葉芝團隊完成了中國水運城的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