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或“禁止”(必須
Not)等道德助動詞的句子,如“男女雙方要結婚,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於出賣人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送養人不得違反計劃生育規定再生育壹個子女”。允許句是指使用“可以”(
May)這類道德助動詞的句子,如“當事人可以協商變更合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法律規則都是以規範句的形式表達的,而是以陳述語氣或句子的形式表達的。比如《民法通則》第15條規定:“公民以自己的住所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壹致的,以經常居住地為住所。”但這句話不能理解為描述壹個事實,而是表達壹種命令,因為這句話可以改寫為壹種規範性的表述,即“公民應當以其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居住地不壹致的,以經常居住地為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