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在當代仍有現實意義,如依法治國;法與時移,法不貴等等。1.依法治國就是與法律決裂。法家重視法律在治國中的作用。法律作為壹種客觀尺度,有統壹的標準,功過都是用法律來衡量的。這體現了法律的評價功能:法律作為壹種行為標準,具有判斷和衡量他人行為合法性的判斷功能。2.法律應該與時俱進。韓非子主張“法時移”立法要適應社會發展趨勢和時代要求。雖然我們身處現代社會,與韓非子所處的時代背景有質的不同,但由於同樣的變化,作為立法的首要任務,法律應當及時制定、修改和廢止,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戰略方針。依法治國首先要有法律,法律具有最高權威,把立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升到民主建設的首要任務。3.法不貴,法全維護。韓非子提出,執法過程要公平公正,獎懲分明。這對我們的現代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維護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立法的目的在於實施。嚴格高效的執法有賴於司法機關的活動。只要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嚴格執法,依法辦事,法治的尊嚴和權威就能得到維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順利進行就能得到保障。
上一篇:寄宿阿姨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後,大學裏還有哪些“臥虎藏龍”?下一篇:提醒客戶簽發空頭支票的可能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