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講堂 - 印度的可耕地面積

印度的可耕地面積

約為1.6億公頃。其中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占25%,高原占1/3。這些山脈和高原的海拔大多不超過65,438+0,000米。在熱帶季風氣候和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熱帶黑土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用於農業,其農作物可常年生長。因此,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約為1.6億公頃。其中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占25%,高原占1/3。這些山脈和高原的海拔大多不超過65,438+0,000米。在熱帶季風氣候和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熱帶黑土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用於農業,其農作物可常年生長。因此,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誕生於公元前2500年。大約在1500年前,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壹些奴隸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吠陀也開始向婆羅門教發展。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壹印度,開始推廣佛教,並傳播到國外。約公元前188年,孔雀帝國崩潰後,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入侵莫臥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後,逐漸成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計劃,實施印度分治。同年8月15日,印第安自治領成立。10月26日,1950,65438+宣布中華民國成立,成為英聯邦成員。

  • 上一篇:如何計算疫情期間的滿勤?
  • 下一篇:永久中立的利與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