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六字方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新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從深層意義上說
舊十六字方針:“有法可依”是從引導國家進入依靠法制實現管理秩序的規範的角度。“守法”強調的是對法律的遵守,重點是對執法過程的要求。“違法必究”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新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的目的是通過立法構築制度和權力的籠子,不僅有法可依,更註重立法的質量。“嚴格執法”既突出執法守法,又強化法律實施。“公正司法”既體現了執法的嚴格性,又強調了執法的公正性,更能體現執法為民與執法公正的統壹,符合法治為司法服務的價值本質。“全民守法”既體現了平等,又明確了全民是守法的主體。
擴展數據
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1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制經濟。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規規範、引導和約束人們的經濟行為,才能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依法治理社會秩序,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從根本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4.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條件。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5.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壹項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環節)、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實現這四個方面的統壹,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制的作用,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依法治國的目的: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的主體:廣大人民群眾;
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依法行政:
依法治國的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
依法治國的關鍵:嚴格執法;
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長治久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