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刑事案件初犯和從犯能減輕多少?

第壹,刑事案件初犯和共犯能減輕多少?

初犯不壹定能減輕處罰,但從犯要減輕處罰,減輕處罰要在法定刑幅度以下選擇適當的刑作為判決刑。僅有單壹減輕處罰和量刑要素的被告人,壹般只能減少壹個法定刑,刑期不得低於基準刑的4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

在同壹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事案件初犯和從犯能減輕多少?

第壹,刑事案件初犯和共犯能減輕多少?

初犯不壹定能減輕處罰,但從犯要減輕處罰,減輕處罰要在法定刑幅度以下選擇適當的刑作為判決刑。僅有單壹減輕處罰和量刑要素的被告人,壹般只能減少壹個法定刑,刑期不得低於基準刑的4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

在同壹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事案件初犯和從犯能減輕多少?

第壹,刑事案件初犯和共犯能減輕多少?

初犯不壹定能減輕處罰,但從犯要減輕處罰,減輕處罰要在法定刑幅度以下選擇適當的刑作為判決刑。僅有單壹減輕處罰和量刑要素的被告人,壹般只能減少壹個法定刑,刑期不得低於基準刑的4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

在同壹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在什麽情況下可以或者應該減輕處罰?

(壹)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減輕處罰:

1,法定減輕情節。根據刑法規定,具有“應當減輕”作用的情形是:未成年犯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防衛過當;過度對沖;中止犯罪;配件;受脅迫的共犯;犯罪後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現。

2.減輕處罰的情節由法律確定。根據刑法的規定,具有“減輕處罰”功能的情形有:

(1)曾在境外犯罪,在境外受過刑事處罰;

(二)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三)聾啞人或者盲人罪犯;

(4)預備犯;

(5)犯罪未遂;

(6)被教唆者沒有實施被教唆犯罪的教唆犯;

(七)犯罪後自首的;

(八)犯罪分子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有立功表現,經查證屬實,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偵破其他案件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

(九)個人貪汙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壹萬元,犯罪後悔罪,積極退繳贓款贓物的;

(10)行賄人在被起訴前主動交代了受賄事實。

(11)介紹行賄人在被起訴前交付賄賂。

3.該案的情節應被視為減輕處罰的情節。刑法第63條沒有列舉減輕處罰的情節,只是說明案件特殊情況原則給司法實踐中的適用帶來了壹定的困難。根據司法實踐和刑法規定,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案件特殊情況”:

(1)主觀惡性不大,社會影響不大,社會危害不大,偶有作案;

(二)犯罪完成後、犯罪前,采取積極補救措施挽回損失、減少社會危害的;

(三)由於被害人的明顯過錯或者出於義憤,致使被害人受重傷,實施殺人犯罪的;

(四)犯罪後、犯罪前或者取保候審期間,有制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行為,或者有發明創造、重大技術革新的;或者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或者在抗禦自然災害、消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或者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5)其他特殊情況,群眾壹致認為合法的。

(2)減輕處罰情節的適用

法定刑以下的從輕處罰情節包括:

1,低於整個法定刑的最低刑,如搶劫罪,3-10年有期徒刑,最低刑為3年有期徒刑,減輕處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較輕的刑:逮捕、管制。有安排刑的,按最低刑計算。盜竊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最低刑為管制,減輕處罰後可以免除刑事處罰。

2.低於某壹最低量刑幅度的判決。比如對於搶劫罪,有兩個量刑幅度:3年以上不滿10年的有期徒刑和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如果刑期低於第壹個最低量刑幅度,則在整個法定刑以下量刑。如果刑期低於第二個最低量刑幅度,即有期徒刑10年,也將減刑。

在涉及多人的刑事案件中,會劃分主犯和從犯,根據不同的犯罪身份做出相應的處罰。從犯在案件中所起作用不大,危害程度較輕,將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但是對於初犯從輕處罰,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會根據其犯罪的情節確定相應的處罰。

  • 上一篇:民事再審條件中“有新的證據”如何規定?
  • 下一篇:擁有壹套以上的房子是合法的。什麽情況下壹房可以多房?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