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經費行政撥款的特點
1,必填。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每月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交經費。未按規定繳納或者逾期繳納工會經費的,按日加收欠款0.5%的滯納金。
2.免費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行政部門應當向工會無償撥付經費。工會經費的撥付是國家支持工會履行社會職能的需要,不需要償還。
3.固定性。政府每月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撥給工會,這是法律規定的,具有長期法律效力。
工會經費的來源
1.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繳納會費是會員的義務,也是會員在工會組織內享有權利的物質基礎。會員繳納工會會費體現了會員的組織觀念,加強了會員與工會的關系,也有利於加強職工之間的互助團結。
2、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每月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撥給工會經費。根據《工會法》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應當按上月職工工資總額的2%撥入當月工會經費,工會按照有關規定逐級支付。
3.工會所屬企業、事業單位繳納的收入。工會可以利用自籌的各種資金,組織職工旅遊、職工消費合作社等經濟事業,為職工服務。
4、人民政府補貼。工會經費不足時,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同級工會經費補貼,作為工會經費的補充來源。它具有壹次性和專用性的特點。
5.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上級工會的補助、個人、社會團體、華僑、朋友的捐贈、工會出售財產的收入、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等等。
工會經費的支出範圍
1,會員活動費。組織會員開展集體活動的費用和特殊困難會員的會費補貼。比如組織會員活動日、郊遊、聚會、參觀展覽、電影、舞蹈、遊園等集體活動。
2.員工活動費用。職工教育、娛樂、體育、宣傳活動及其他活動的支出。
3.工會經費。履行工會職能、加強自身建設和開展業務工作的費用。
4.業務費用。文化、體育、教育、職工生活服務等附屬事業單位費用的非獨立核算,以及附屬事業單位補貼費用的獨立核算。
5.其他費用。用於工會組織的上述開支以外的活動。
6、上繳費用。按規定比例向上級工會繳納經費。
7.工會行政經費。縣級以上工會經費中的行政管理和後勤保障費用。
8、專項資金的使用。縣級以上工會機關應當按照主管工會批準的專項預算,將專項經費用於專項工程和專用設備的購置和維修等實際支出。
9.補貼下級工會的經費。縣級以上工會為解決下級工會經費不足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