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錢激勵
金錢激勵是大多數企業激勵員工最常用的方式。邏輯簡單明了:通過加薪來刺激員工達到管理者希望達到的目標。
金錢確實能有效吸引、激勵和留住員工,培養高績效。當個人行為與預期結果之間存在直接而明確的因果關系,且預期結果易於衡量時,金錢激勵往往是最有效的。
這句話怎麽理解?比如小明賣小龍蝦,老板告訴他賣100斤賺100元,賣20斤賺300元。他的銷售行為與預期結果直接相關,很容易被衡量。在這種情況下,財政激勵是有效的。
2.非金錢激勵
非金錢激勵包括社會認可、績效反饋和具有內在吸引力的工作任務。心理學家認為,非金錢激勵至少和金錢激勵壹樣有效。此外,當貨幣激勵通常無效時,非貨幣激勵似乎非常有效。
劍橋大學的兩位教授比較了財務激勵和非財務激勵對美國快餐連鎖店員工的相對影響。這個實驗的情況對於研究金錢激勵的效果是理想的,因為員工的行為和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結果是可以衡量的。
在選定的快餐店中,兩位教授還引入了兩種形式的非貨幣激勵:社會認可和績效反饋,作為貨幣激勵的替代方案。社會認同是指對個人或群體的出色工作給予非正式的認可、關註和贊揚,以及真誠的贊賞。績效反饋是以特定的方式改變或保持績效,並提供有關過去績效的定量或定性信息。這些信息對員工做好工作很有幫助。
結果表明,貨幣激勵和非貨幣激勵都顯著提高了商店的利潤和顧客服務質量,同時降低了員工離職率。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證明,非貨幣激勵的效果非常強大。具體來說,非貨幣激勵幹預後,快餐店的平均利潤率從30%提高到36%;財務激勵使免下車用餐的響應時間加快了19%,而非財務激勵使免下車用餐的響應時間加快了25%。金錢激勵降低離職率13%,非金錢激勵降低離職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