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以舊換新被騙怎麽處理?

以舊換新被騙怎麽處理?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在開展經營活動時,不得欺騙、欺詐消費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應當予以賠償。那麽商家應該怎麽做,以舊充新來欺騙消費者呢?以下是邊肖給讀者的回答。希望以下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壹、商家以舊換新欺騙消費者怎麽辦?

如果商家以充新騙消費,消費者可以要求店家退壹賠三。如果經營者不賠償,消費者可以向消委會投訴。

二、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與經營者就消費者權益發生爭議,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壹)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要求增加賠償消費者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額外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是消費者而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身體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壹條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經營者賠償,並有權要求獲得兩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壹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二)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過期、變質的商品;

(四)偽造商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經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的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對銷售的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

(九)侵犯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者依法應當保護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權;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受到處罰的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之壹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並向社會公布。

以上知識是邊肖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如果商家以舊換新欺騙消費,消費者可以要求店家退壹賠三。如果經營者不賠償,消費者可以向消委會投訴。如果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繼續咨詢,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 上一篇:Bidi招標網合法嗎?
  • 下一篇:浙江醫保哪裏交?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