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因為移動支付的便利而拒絕人民幣,這樣做對嗎?

因為移動支付的便利而拒絕人民幣,這樣做對嗎?

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會受到懲罰。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人民幣拒絕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壹切公私債務。

2.根據《人民幣管理條例》,人民幣是國家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拒絕接受人民幣實際上是在挑戰法定貨幣的地位。移動支付和智能貨幣實際上是法幣的補充,並不能取代法幣,也不能減少其應用場景。如果商家恰好沒有零錢,那就另當別論了,但是商家在有條件承兌的情況下不接受紙幣,要求移動支付,違反了人民幣管理規定。

3.目前我國法律只規定了拒收人民幣的違法性質,但沒有具體的處罰措施,司法實踐中對此類行為的處罰也很少。只規定了損害、模仿等處罰,對拒絕、藐視等行為沒有具體的處罰。

“中央財經網報道:人民幣!不能拒絕使用,也不能亂用。”

1.允許非現金支付,但不能拒收人民幣。正確使用人民幣,要正確對待不同的支付方式。如今,移動支付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165438+10月12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65438+10月11日,聯網和銀聯* * *辦理網上支付業務1779萬筆,金額65438。平均下來相當於全國人均超過1單,人均線上消費超過1萬元。中國人的購買力又壹次創造了新紀錄。

出門帶錢包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很多在外工作的朋友說:“我的錢包早就退休了,手機支付應該是國內大多數人的首選。我現在身上沒有現金。”不過,小張也表示,手機支付雖然方便,但有時也會面臨沒有現金的尷尬。“比如有時候我去超市,想推壹個購物車,但是超市有些購物車需要壹元硬幣才能解鎖。每次遇到這樣的購物車,我都要用手機轉賬的方式和身邊的路人兌換現金。”小張無奈地說,“甚至有的超市還會在購物車儲物間設置負責換錢的工作人員。”

3.沒有現金有時會很尷尬,而壹些只能使用現金的人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家住太陽宮橋附近的李大爺是江蘇蘇州人。他和他的兒子在北京已經住了壹年多了。年過七旬的李大爺不會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老年人的手機只有打電話和發短信的功能。李大爺說,他有過在家附近的小菜市場用現金買菜被拒絕的經歷。“大概是去年年底,我去菜場買年貨。當時我帶了200元現金,攤主不收我的錢,說找不到了。”李大爺回憶說,“那時候攤位裏有很多前輩。攤主說手機支付方便,不用找零。後來身邊的年輕人幫我付錢。”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很多老年人都遇到了這樣的尷尬。

  • 上一篇:遺產分配不公,欺騙和否認怎麽解決?
  • 下一篇:營業執照超範圍經營如何處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